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東宮福妾(清穿) 第80章 民生

《東宮福妾(清穿)》 第80章 民生

第80章 民生

冬日的天黑得早, 紅日西墜,像是火團落水中,慢慢地熄滅了。

江上漁火如星子, 吊腳樓裏, 大柱子正跑上跑下地收拾屋子——就是那個背柴的男孩兒,他是家中長子。太子爺已經說了,在他家住, 也給半吊錢一日,他高興得臉通紅,領著弟弟妹妹將本就幹淨的屋子重新洗刷了一遍, 然後小心翼翼地換上了德柱從通州買回來的新被褥。

德柱沒攔住太子住這茅屋,悶悶不樂地安排著事,正屋太子爺和側福晉住,邊上的稍間給宮碧桃,再遠一點,讓石家兄弟跟程老二去。

程婉蘊與太子則坐在樓下火塘邊烤火, 側耳傾聽,樓梯還在噔噔噔地響, 大柱子背了小山一般高的幾床破被褥往下走, 他三個妹妹嚷著“慢點慢點要掉了”在後頭替他扶著, 最小的弟弟兩歲多,拖著張爛席子像尾般搖搖晃地走在最末。

太子爺使了個眼,德柱認命地過去替這幾個孩子搬, 問了句:“搬哪兒去?”

大柱子說:“我們領著娘睡漁船。”他爹給他們留了艘破漁船, 只是他年紀還小, 他娘不肯讓他出去打漁,就把漁船租出去了, 但晚上是沒人用的,可以睡覺。

程婉蘊聽到他說娘,視線便不由自主往一樓角落裏那小小的暗間瞥去,大柱子帶著他們回來的時候,那邊就索著牆走出來個瘦骨嶙峋的婦人,眼睛蒙著一層白翳,後來大柱子說明了他們的來意,這婦人便流著淚跪下來給他們磕頭。

被扶起來以後,把家裏唯一完好的兩把椅子拿了出來——一把是平日裏紡線時坐著的,拿出來給程婉蘊坐以後,就一直在那間屋子裏跪著紡線,因為眼睛看不見,作很慢,要一點一點著線做活,手上全是被線勒出來的傷痕。

Advertisement

不敢停下來,家裏還有那麽多張要吃飯。

胤礽自打進了這村子、這人家,就沉默了許多,通州的繁華如今在他眼中好似夢一般了。

在大柱子搬好褥子裳,他又拿了帕子流給幾個弟妹手,隨後又去屋子裏攙老娘,他要先將婦人好好地安頓到船上,再回來接幾個弟妹。

等大柱子出了門,幾個小孩兒沒了主心骨,都坐在門邊等著。

德柱已經從外頭買來米面糧油,還跟魚販子買了條四五條三斤的鱸魚,天知道這家那麽多人平日都是吃什麽的,二樓的竈房裏米缸空得老鼠都不來,什麽鐵鍋油鹽醬醋也是沒有的。他只得臨時掏銀子買,偏偏太子爺還吩咐多買一些。

他們頂多在這兒盤桓一兩日,買這麽多還不是留給這家人吃用了?

德柱憂心地很,太子爺出門將銀票托給他管,他換了一兜子銅錢、兩百兩碎銀,在兜了個暗袋裝剩下的銀票,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他以前也是大手大腳的,如今管起賬來才知道摳門,心裏想:照太子爺這樣接濟花費下去,一百多萬兩也用不到揚州啊!

不是他小氣,而是這樣的人家實在多得接濟不過來,還有更慘的呢!

領著親兵將東西大包小裹地扛進來,把門口的孩子嚇得呆若木,幾個孩子相顧無言,不約而同地咽了口唾沫——他們甚至還看到了一塊瘦相間的五花

都不用煮是看那油汪汪的生,他們都想沖上去一口嘗嘗是什麽味兒!

但他們不敢,哥哥說了,這些都是大老爺,比高地主還要厲害的大老爺!于是便在門邊上時不時回一眼。就見那坐在火塘邊的子挽著袖子站了起來,笑地問:“二爺今兒想吃什麽?我給您做個蒜香烤魚怎麽樣?再來個桂花陳皮紅燒,往紅燒裏再悶些鵪鶉蛋,用砂鍋煲熱騰騰的筒骨冬筍湯,主食咱就簡單點,蒸個餑餑怎麽樣?”

Advertisement

只不過是這樣的一番話,就已經將幾個孩子饞得口水滴滴答答。他們原本都在看程婉蘊被火塘映得好似雨後杏花般的臉,之後就被白花花的稻米、完全轉移了注意力。

胤礽哪有不依的,笑著打趣道:“二做什麽我吃什麽。”

程婉蘊早已瞥見門口孩子們的靜,微笑道:“二爺,我多做些。”

胤礽點點頭,他心裏頭早就像了快石頭似的憋得慌,又不想說出來,便起來吩咐正抹汗的德柱:“他們都進來烤火,等會大柱子回來也他別走了,都留下來吃飯,和你們一塊兒吃。”說完也跟著程婉蘊挽袖子:“出門在外不計較這些,我給你打下手。”

德柱應了一句,出去把幾個小孩兒都領進來,碧桃、程懷靖和石家兄弟早乖覺地跟著太子爺進了竈房,幫著燒火燒水切菜削皮,什麽都搶著做——鬧呢?讓兩個主子進廚房給他們做飯,這腦袋還想不想要了?

于是太子爺轉了一圈下來,竟然不上手,懵然站在中間,最後還是程婉蘊看他實在呆得可,便給他分配了個洗菜的活計,刀快如影,剛將五花均勻大塊,又利落地剁下魚頭,剖開魚肚……胤礽被拿圍裹了腰,正在那兒笨拙地洗切好的冬筍片。

見程婉蘊殺魚的手腳之快,他都有些恍惚了。

原來出來南巡,一路有些無所適從的唯有他一個啊。胤礽忽然意識到這件事,一路上不管是坐什麽車、穿什麽裳,阿婉都沒抱怨過一句,見了愁苦的鄉民,雖然也會之心,卻也比他淡然萬分。在宮裏,像是離開他便活不下去的籠中鳥,可出了宮,卻好似游魚了海,天闊任鳥飛,踩在這塵土漫天的土地上,卻好似從這土壤裏汲取了生命力,一言一行都比他更堅強有力。

Advertisement

完全不用他擔心。

這時候胤礽才微妙地察覺到了兩人底的不同,阿婉一直以來都將自己當做“民”,而他一直都在學怎麽做“君”,所以他見了百姓慘狀如鯁在、心如針刺,是因為這一切都背離了皇阿瑪和朝臣教給他的那些話,天下大治、康熙盛世……

而阿婉一直都沒有看見過所謂的盛世,所以便沒有這懸崖落地般的落差。

因為沒有如他一般被蒙蔽過。

胤礽忽然明白,自己這趟出來該換另一雙眼睛去看這世道了,不是為太子、儲君,而是如阿婉一般,把自己當做這九州華夏的一個渺小的子民。

“滋啦”一聲,阿婉倒了冰糖下去炒糖,剛在清水裏焯過的五花下了鍋,染上了棕紅,隨即阿婉倒了八角香片桂皮等大料,香便在翻炒中被徹底激發,加了清水與醬油,便連帶湯倒砂鍋中燜煮,再加上煮剝殼的鵪鶉蛋,兩刻鐘以後掀開鍋蓋,便是香甜松墩墩、油汪汪又口不膩的鵪鶉蛋紅燒了。

另一旁,程懷靖已經利索地用石塊搭起了一個臨時小竈,將德柱買來的大陶甕架在了上頭,不用程婉蘊吩咐便練地倒下焯過水的筒骨、太子爺親手洗的筍片,開始倒上井水煲湯。蓋起來蓋以後還邊手邊問:“大姐,咱用文火還是猛火?”

“猛火燒開,就轉中火,燉個半個時辰就好,現在天晚了,可沒空用文火慢慢燉湯了。”程婉蘊已經在腌魚了,頭也不回地說。

胤礽瞧著一愣愣的,程家的男人也會下廚?

要不是出宮來,胤礽不願阿婉一個人在裏頭忙活,照著以往讀過的那些聖賢書,他也是不能進夥房的,畢竟“君子遠庖廚”麽?可程懷靖一看就是手……

Advertisement

或許是他的眼神太明顯,程懷靖蹲在那柴火,仰臉笑道:“二爺,奴才是個不學無的,書沒念幾本,那些大道理奴才也不明白,奴才和大姐自小臭味相投,就個口腹之,背著阿瑪額娘嚯嚯竈房也是家常便飯了,這才學了一門手藝。”

程懷靖一點也沒有包袱:他又不是君子,遠什麽庖廚?他這近水樓臺先得月,誰不知道大姐手藝好,在夥房幫大姐打下手,還能吃上第一口呢!

弄完湯,他又去替程婉蘊面蒸饅頭了。

程婉蘊聽得直笑,一邊拿筷子下油鍋炸鱸魚,一邊讓程懷靖切辣椒、黃瓜、蘿蔔、土豆、又把剝蒜的活給太子爺:“二爺,勞您給剝個蒜唄?”

胤礽有了程懷靖在竈房裏那如魚得水的榜樣,也乖乖地接過了蒜,像治學做功課一般認認真真地低頭剝了起來,程婉蘊側頭瞧了眼,沒忍住笑了出來。

後世那混社會的大哥,喜歡吃燒烤,邊總有個小妹幫著蒜。

有太子爺幫著蒜,如今也算人生贏家了吧?

石家兩兄弟在家也沒進過廚房的,但他們在外頭行軍打仗過,在野外生火做飯是常事,所以手腳也很麻利,程婉蘊沒敢使喚他倆,但這倆人也沒世家子弟的架子,眼裏有活,一會兒幫忙遞盤子遞碗,一會兒又幫著拿醬、切姜。烤魚主要是底料複雜,那剛剛五花炸出來的豬油做底,加了花雕酒、蔥姜蒜花椒辣椒胡椒,還有各大料,豆醬等等。

石家兩兄弟在的指揮下,幫著把醬調好了,這魚也炸好了,程婉蘊撈出來鋪在大陶盆裏,再加上那些醬料,豆腐、土豆片等素菜鋪底,用爐子再烤一會兒,就能裝出來吃了。

烤魚的香氣在食那麽富的後世都讓人無法抵擋,遑論是大清朝,程婉蘊今兒的東西做得極多,外頭德柱也擺了三桌,大柱子已經回來了,正局促地領著弟弟妹妹坐在最外頭那桌。

他娘死活不肯過來,說是寡婦,本就不是吉祥人,不敢和貴人同屋而食。程婉蘊知道以後,便讓人先給盛出來一份,再個侍衛送到漁船給

一桌給德柱他們吃,一桌給大柱子一家兄弟姊妹,程婉蘊與太子、懷靖、石家兄弟一桌。本來他們也不敢坐,但太子說:“今兒只行家禮,不論旁的。”

這才小心翼翼地坐了個邊。

大柱子被這香味俱全的葷菜香得幾乎要昏過去,他的弟妹也一樣,等太子爺發話說:“都別拘束,筷吧。”他們那一桌就只剩下了瘋狂吞咽咀嚼的聲音。

吃到後面,那烤魚、紅燒盤子上沾著的湯他們拿饅頭蘸得幹幹淨淨,筒骨湯裏的筒骨也都他們一點點啃得幹淨,骨髓也吸出來吃了。

吃完以後,五個孩子躺在桌子底下,已經撐得站不起來了。

程婉蘊見了就暗道糟糕,哪裏知道他們得連辣椒都能嚼了吃了啊!連忙請德柱去問問那裏正村子裏有沒有大夫:“他們肚子裏沒油水,又過慣了有上頓沒下頓的日子,突然吃得那麽飽,又吃多了,只怕會上吐下瀉,趕開些消食的藥來。”

德柱早有準備:“咱們路上就備著各種藥材呢,二寬心,奴才這就去取。”

太子爺出門,怎麽能不跟兩個大夫、備各種藥丸?

這可是太子爺頭一回離京去南邊,要是水土不服怎麽辦?出門前就備好了各式各樣的藥膏、藥丸、藥方子了,德柱這些東西不敢給別人,都是自己隨攜帶,他有個塔鏈,裏頭裝滿了各瓷瓶,不知道的人見了,還以為他是燒符水的道士呢!

誠如所料,這些孩子後來果然沒一會兒就開始鬧肚子不舒服了,幸好德柱藥材齊全,每人兩顆藥丸下去,就止了瀉,他們這樣子也不好再到船上睡,大柱子又寧死也不肯上樓上屋子裏睡,他生怕掙不到那半吊錢了,于是太子爺只好讓這些孩子都睡在火塘邊上,蓋著德柱多買來的被子。

五個孩子一個抱一個,相互一團,他們這輩子都沒蓋過這樣松的被子,幾乎是一沾上就睡著了。大柱子是了最久的,他迷迷糊糊還聽見那仙一般的二說:“人拿個木板擋著些,小孩兒睡覺不老實,可別滾到火塘裏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