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你裝紈绔,我裝瞎,看誰能演 第1卷 101-下賤人

《你裝紈绔,我裝瞎,看誰能演》 第1卷 101-下賤人

信國公微微抬眼看著龍椅上的人,他想起曾經和帝后一起要飯的日子。

那時候他只是五城兵馬司一個普通的七品武,孤一人在京城,因為機緣巧合認識了帝后,后來被皇帝忽悠的辭去流浪。

那時候兄弟二人關系多好啊,皇帝有一個饅頭會分他一半,他搶到一塊也會先塞進太子里。

從陛下登上皇位開始,君臣有了區別。

大家都過上了好日子,只有陛下一個人還在過苦日子。除了皇后和兩個皇子的生活好點,陛下的日子仿佛苦行僧一樣。

信國公一直看不懂自己這位連襟,他比皇帝還大兩歲,偶爾還會夜宿年輕小妾的屋里,可陛下竟然不需要人。

整個后宮,現在沒有一個嬪妃。

陛下說自己痿,信國公一點不信,這家伙年輕時有多猛他比誰都清楚,那時候皇后天躲著皇帝。

別人做皇帝,恨不得保證自己子孫萬代都福,陛下卻剝奪了一些皇孫封爵的資格。

想起自己的第四個兒子,信國公覺心里有些悶悶地疼。從他決定送這個兒子上戰場那一天起,他就知道這個兒子活不了。

信國公夫人哭了好久,但信國公義無反顧送兒子上了戰場。

這個兒子是他快四十歲才生的,那時候他已經是陛下大將,前途明。

這個孩子的名字還是陛下取的,現在被陛下送去了戰場。

信國公今天也沒心說話。

夏元帝看了一眼旁邊的孫子。

太孫的表比較沉痛,捧著名單的手都有些微微發抖。

那上面有他的親二舅啊!

二舅只比母妃小一歲,現在死在戰場上,母妃知道了該有多難過!

夏元帝簡單說幾句就退了早朝,帶著孫子返回上書房。

當然,老百姓是高興的,邊關大捷的消息讓他們又歡樂起來,可以放心地繼續唱歌繼續舞。

Advertisement

在他們心里,陛下是不可戰勝的,陛下發明的新火銃據說威力巨大,北戎那些子嚇得屁滾尿流!

傷心的只有那些匿田產、稅的權貴富商罷了。

夏元帝并不在意,這些連糧稅都不愿意的貪婪之輩,只要有新的利益出現,他們會立刻忘記傷痛,投新的爭奪之中。

早朝一結束,消息立刻傳到了各家各戶。

侯侯府,楊氏哭得止不住聲:“我的榮兒啊!”

謝榮離家五年,在邊關守了五年,楊氏本以為兒子再干幾年就能回京,誰知道了永別。

沈氏母兩個陪在一邊哭。

“太太節哀,三弟的靈柩還在西北,說是要跟大軍一起回來,家里該預備的要預備上,三弟妹也帶著幾個孩子回來了。”

楊氏把牙齒咬的咯咯響:“害死我兒,我與君勢不兩立!”

沈氏的哭聲一頓,實在是無法理解婆婆的腦瓜子,老三是在戰場上死的,這也能賴到大房丫頭上去?

當然,不會為了謝君跟婆婆杠。

楊氏又哭了起來:“你舅舅家的老二也沒了啊!”

楊老二死不死,沈氏一點不在意,楊家又沒給,關屁事。

楊氏一直哭一直哭,哭的中途還派陪嫁嬤嬤去娘家安楊太太。

楊太太哭完后在心里暗自發誓,等將來太孫登基,定要把瑞王那個小崽子撕八瓣!

還有謝家那個小賤人,若不是挑事兒,瑞王怎麼會多管閑事!

哼,你以為上了瑞王你就有出路了?

別做夢!

聽聞小姑子派人來安自己,楊太太沒好氣道:“告訴姑太太,是掌家太太,家里的事該管的都管起來。

自古尊卑有度,那些不敬長輩的東西,該打打該罰罰,一時心,早晚釀大禍!”

Advertisement

也沒安小姑子的喪子之痛,在心里,謝榮如何能比得上兒子金貴!

兒子都死了,謝榮死不死有什麼打的。

楊氏的陪房嬤嬤回去后心里有些打鼓,要是說楊太太沒有一句安太太的話,太太怕是要罵不會傳話。

楊氏始終覺得娘家人是看重自己的,娘家嫂子肯定會心疼兒子沒了。

誰知楊太太一句安的話都沒有。

陪房嬤嬤想了好久去找沈氏。

沈氏不想沾這事兒,婆婆可不會覺得楊家人沒把當回事,只會找人撒氣,然后繼續去討好楊家。

沈氏果斷拒絕。

嬤嬤沒辦法,只能自己瞎編兩句話給楊氏:“舅太太說,請姑太太節哀,外甥為國捐軀,也是謝家的榮耀。姑太太定要保重,外甥家里幾個孩子還指姑太太照看呢。”

楊氏聽完后哭著道:“侄兒沒了,嫂子自己難過,還要擔心榮兒的孩子。偏侯爺糊涂,總說我娘家藏了心。”

陪房嬤嬤哪里還敢再說,只不停地安

沈氏知道嬤嬤在騙婆婆,也不揭穿,就讓婆婆繼續糊里糊涂的過吧,早晚有一天會看清楊家的臉。

你討好人家,人家不管你死活,平白讓你自己變得下賤。

當天,謝謙聽到戰報容后,立即將謝謹和董聿修一起送到月牙胡同董家小院去。

他每天回家遲,誰知道后娘會發什麼瘋。兩個孩子還小呢,防人之心不可無,送去董家避一避。

董家的小廝都是他挑的,靠得住。

謹這次沒有犟,乖乖地跟表哥去月牙胡同。為了給姐姐提醒,他立刻讓星辰去山上送消息。

當謝君聽到三叔陣亡時,沉默了好久沒開口。

如月小聲喊道:“姑娘。”

君擺擺手:“讓你弟弟先回去,告訴謹,三叔靈柩回來之前,不要往太太跟前湊,太太肯定要發瘋。”

Advertisement

如月點頭:“姑娘節哀。”

君心里非常難過:“三叔離京多年,在外守邊關,沒想到這次為國捐軀。”

如月安道:“朝廷一定會安孤的。”

君點頭:“三嬸和弟弟妹妹們肯定要進京了。”

主仆兩個說了一陣子話,謝君開始做功課。當天,整整多敲了一個時辰的木魚,一直念經,為所有陣亡將士超度。

當天中午沒有吃飯,而是將那碗飯供奉在佛像面前,又跪著念了半個時辰的經,單獨給三叔超度。

將將過了晌午,外頭來了客人。

如月歡喜來報:“姑娘,姑娘,瑞王爺來了!”

君忙起:“請王爺到院中。”

院中有石頭桌椅,這會子太好,坐院子里正正好。

六皇子不是一個人來的,還帶來了他的小跟班愉郡王。

君。”

“請瑞王爺安,請愉郡王安。”

“謝大姑娘,叨擾了。”

六皇子好久沒上山,將仔仔細細打量一遍:“你最近可好?”

君今日笑不出來:“尚好,就是聽聞三叔陣亡,我心里有些難過。”

愉郡王微微側目,謝大姑娘現在都能跟六叔說這種知心話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