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清太子今天作死了嗎 第131章 三更四更(霸王票加更)

《清太子今天作死了嗎》 第131章 三更四更(霸王票加更)

 胤礽終究知道了這件事。

 他最近太忙了, 忙到了西方貴族們過圣誕節,才有機會回到大清軍隊駐扎的莊園, 和胤禔好好聚聚。

 現在港口已經被租借給大清,大清已經開始建造基地和新城。

 好大一塊地,荷蘭人真慷慨。

 古代中國的大臣中很多都是全才。他們在地方為的時候,修建修繕城池也是必須要做的工作,也會親自設計自己居住的莊園,所以大部分有地方為經驗的人都點了建筑設計師天賦。

 圣誕節期間,就算是戰爭都要停火。西方貴族們自然也不想再商量正事。

 大清眾臣沒有去參加不習慣的宴會。他們回到了莊園待著, 反正無聊, 就都著袖子去幫忙設計規劃大清在海外第一座新城了。

 連儒學大師們都提著袍子湊了上去。古代的建筑設計都要符合禮制,還有比儒學大師更懂禮制的人嗎?!

 反正錢是荷蘭給,人是荷蘭出,我們不往完修, 對得起大清海軍的付出嗎!

 后來, 他們給出的報價讓荷蘭人熱淚盈眶,說大清果然是荷蘭人的朋友,讓大清使臣大為震撼, 這是后話。

 大家都回來后,胤礽拿到了包括胤禔在的大清所有使臣的這段時間的工作總結報告。

 其他人就罷了,胤礽看到胤禔的工作總結,學著他皇父康熙的姿勢,雙手握撐著下,沉思了許久后, 才幽幽道:“大哥, 你立過字據。”

 胤禔一拍腦袋:“啊, 喝醉酒忘記了。也沒什麼關系吧?我又沒做什麼, 就是和詹姆斯瞎扯。詹姆斯只是一個富貴閑人,和他瞎扯能出什麼事?”

 胤礽抓狂。大哥,你本不知道,這個詹姆斯馬上就要當英國國王了啊啊啊啊啊!

Advertisement

 如果歷史不出錯,應該就是兩三個月之后的事啊!

 胤礽讓胤禔去接現在還不是詹姆斯二世的詹姆斯,就是趁著詹姆斯二世如今失意,與詹姆斯二世好關系。等詹姆斯二世一登基,他立刻就帶著大清使團去英國,搜羅英國的科研人才。

 人才越充沛的地方,失意的埋沒的人才就越多,胤礽就越容易撿。挖不到牛頓,牛頓的徒子徒孫我總能挖幾個把?

 查理二世雖然為詹姆斯二世解散了國會,但目前英國的局勢,反天主教反到瘋魔,就算查理二世想讓詹姆斯二世繼承皇位,所有人都不看好詹姆斯二世。

 詹姆斯二世自己也是這麼認為。

 他和胤禔天天喝酒打獵罵圣公會,就是已經破罐子破摔的頹廢表現。

 但現實向來比小說無邏輯,什麼事都可能發生。誰能想到,如此排斥詹姆斯二世的國會,對詹姆斯二世繼承英國皇位表現得十分乖巧呢?

 在詹姆斯二世頒布信仰自由法案、接待羅馬教皇的使者之前,英國國會都是詹姆斯二世的“忠臣”。

 所以詹姆斯二世只要不公開反對英國國教,說不準真的能在英國皇位上安度晚年。

 不不不,應該不會。

 胤礽使勁挼腦袋,抱著腦袋做出可達鴨歪頭姿勢并靜止。

 他想了起來,路易十四曾經評價詹姆斯二世是一個固執的宗教瘋子,“為了一臺彌散拋棄了三個王國的傻瓜”。即使有大哥發酒瘋出謀劃策,詹姆斯二世應該也會走上同樣的道路。

 應該。

 胤礽想通之后,結束了可達鴨抱頭,開始訓斥其他的事:“大哥!你怎麼能酗酒?!我一個不注意,你居然每日和人喝酒!”

 胤禔攤手:“酒?那什麼酒,不就是果,還蠻甜的果。”

Advertisement

 胤礽:“……我不信。”

 胤禔道:“我問詹姆斯要了一個酒莊,你要不要喝喝試試?”

 胤礽疑:“詹姆斯在荷蘭怎麼會有酒莊?”

 胤禔道:“當然是在英國啊。走,這里也沒趣了,等天氣暖和一點,咱們就去英國。”

 胤礽深呼吸。

 可惡啊!他那麼討好路易十四和威廉二世,他們都沒有送給自己酒莊!

 說好的親如子侄和忘年呢?!

 其實胤礽知道,這兩人不送給自己土地,是因為自己的份代表大清,貿然送東西不太好,胤礽也用不上,不如多送能帶走的東西。

   ;路易十四和威廉三世送了胤礽大量金銀珠寶、珍貴藝品,折算起來價值絕對不會比一個葡萄酒莊低。

 但胤礽還是有點酸。

 畢竟作為一個中國人,怎麼能拒絕大莊子?

 啊啊啊啊啊,我的大莊子!

 胤礽酸溜溜道:“分我一半。”

 胤禔笑了。他就知道弟弟會羨慕,弟弟小時候就天天念著要帶溫泉的莊子。

 胤禔道:“我的就是你的。哥以后會在世界各地都置辦莊子,如果你不想待在大清了,想住哪個莊子就住哪個莊子。”

 胤礽想起遠在大清的老父親,道:“皇父、皇父現在應該不會再趕我走了吧?”

 這輩子的皇帝老爹還是蠻好的。

 胤禔道:“他不趕你走,你也可以走。當太子有什麼好?你看你離開大清之后多快活。”

 胤礽嘆氣:“快活……是很快活。我有機會一定跑路。我大概有機會?”

 胤禔道:“就算還在當太子也可以跑路。大清有皇父撐著,趁著皇父能干活,你不多往外面跑跑,以后當了皇帝,你就沒法跑了。”

 胤礽使勁點頭:“這個倒是。”

Advertisement

 兄弟倆達一致意見,以后一定再找機會出來玩。

 鄂倫岱和噶禮得知此事之后,都十分無語。

 他們擔心了許久,結果大阿哥三言兩語就把這件事糊弄過去了,真是……

 唉,太子殿下雖然英明,但他們怎麼覺得大阿哥才是太子殿下的克星?

 “他們是彼此的克星。”曹寅說了一句大實話。

 鄂倫岱和噶禮連連點頭。

 但這事并沒有就此了結。

 胤礽認為,大哥喝酒喝忘記了字據上的事,明顯是閑的。所以,他不顧胤禔的抗議,把胤禔拉自己的經濟理論整理大軍中。

 胤禔經過康熙的填鴨式教育,這些理論都看得懂。但看得懂不代表他看。

 他有氣無力道:“有那麼多大臣,為什麼非要我陪著你?”

 胤礽道:“現在天寒地凍,別跑。我們草藥有限,得了風寒怎麼辦?乖乖待在家里幫我。”

 胤禔道:“待在家里也不用我陪你……哎喲,我陪,我陪,別踹了。”

 胤禔乖乖拿起凌的手稿:“份制?國債?有意思,但這得百姓信任國家才行。”

 胤礽點頭:“國債就是用國家信用換錢。”

 胤禔道:“能打勝仗,就能得到錢。不過也得把勝仗轉化金錢才行。嘖嘖,怪不得他們的百姓狂熱地支持國家對外擴張,有利可圖啊。這個我們能學?”

 胤礽道:“能學一點,不能學太多。我們的文化傳統和國外不一樣,國土面積也不一樣。先安,再說對外的事。”

 大清畢竟文化和西方大不一樣,若不帶著和善無爭的面,很可能會被西方聯合起來群起攻之。所以還是蔽的新式民更適合大清。

 對大清國而言,新式民這種不占領別人領土、不直接傷害對方國民的行為,也更能被士族階層接

Advertisement

 中國把別的國家的人也當人,“殺俘不祥”,不管有沒有用,殺多了其他國家的人都會被彈劾的傳統,胤礽希能保持。

 胤礽甚至懷疑,以傳統東方文化骨子里去不掉的“仁德”二字,新式民地說不定會變西方地獄中的伊甸園。畢竟這個時代的西方普通民眾過的實在是太苦了。

 “財帛人心。君子財取之有道。否則就會變前明投靠我們那群商人。”胤禔心中了然,“商人重利輕義,必須提防。”

 歷史太長有個“好”,什麼事都可以從歷史書中找到“前輩”。

 買辦階級和帶路黨也是。

 從漢朝起,商人們為了巨額利益就充當匈奴的走狗。向匈奴販賣鹽鐵,幫匈奴打探漢軍報。

 到了明朝末期,這樣的帶路黨也很多。努爾哈赤發家靠的就是晉商。

 政治投機也是投資投機的一種,商人搞這個沒病。

 荷蘭現在雖然連連吃敗仗,海上馬車夫的聲勢還在。

 當威廉三世為英國國王之后,英荷名義上一,荷蘭投資者大買英國國債,在英國投資實業,一手將并不算特別強大的英國軍隊捧 起來,幫助英國一腳踏碎荷蘭馬車夫的馬車,荷蘭從此雖富不強,在世界舞臺上再無聲勢。

 這就是太吹捧自由經濟和商業行為的后果。

 經濟手段必須以合適的思想為枷鎖,就像是駿馬必須有馬龍頭、韁繩和合格的騎手一樣。

 胤礽碎碎念的時候,許多大清的大臣也聽著。

 兩個年皇子整理這麼龐大的經濟理論顯然不可能,懂經濟的大清大臣都來幫忙,不懂的也能貢獻一下翻譯或者搶了侍添茶送水的活。

 好不容易能和太子、直親王一起出使,不刷刷存在怎麼行?

 他們聽到胤礽的言論,連連點頭。

 現在歐洲在全世界搶錢,大清不加,他們富一分,就等于大清弱一分。

 但若讓大清像這些人一樣瘋狂追逐金錢,即使這群大臣大部分都貪污,心里也覺得怪怪的。

 大清的貪也要披一層偽裝。像西方這樣肆無忌憚的表現貪,他們真的很不習慣。

 還是太子說得對。君子財取之有道,咱們在其他地方賺錢,也要扯虎皮做大旗,討論一個合適的理由才

 太子果然是道德楷模!

 胤禔笑道:“他們這麼放得開?那我們是不是也能持有其他國家的國債?”

 胤礽笑嘻嘻道:“還用你說?”

 國債只是小打小鬧,“期貨”才是國際經濟投資的大頭。

 胤礽已經把腦海中這段時間的歷史課本和影視小說中得到的信息“摳”出來了。有些可以人為改變的事可能會改變,但因客觀況導致的大事件絕對不可能改變。

 比如歐洲過幾年會到來的大寒害。

 大寒害進一步削弱了法國和荷蘭,現在還是神圣羅馬帝國名下的德意志諸國靠著高價賣糧食迅速崛起。

 我大清,嘿嘿嘿。

 這些關于未來的事,胤礽無法和別人分喜悅,他只能自己著樂。

 胤礽讓常泰收購糧食有非常正當的借口。

 第一,中國向來有“民以食為天”的認知。再多的金銀財寶,也抵不過糧食重要。

 康熙目前還是一個有雄才大略的帝王,生活比起歷史中其他皇帝不算太奢侈。金銀雖好,夠用就行,不如全換糧食。

 康熙期盼著把各地糧倉都堆滿。這樣還不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第二,胤礽導康熙研究世界局勢,他們判定,這些西方國家停戰是暫時的,為了海外民地,他們一定會持續戰

 戰爭最重要的是什麼?糧草、武和人。

 有個軍事家說,打仗就是打后勤。糧草是重中之重。

 他們大量收購西方糧食,反手一賣就能翻好幾倍,甚至能左右戰局。

 這些國家知道糧食的重要嗎?肯定知道。但他們無法阻止國資本家向大清販賣糧食。

 糧食是所有國家都有的東西,正常時期本賣不出高價。用糧食換取大清獨有的綢瓷和其他富有東方神彩的品,對資本家而言劃算極了。

 大清即使開國出海了,這些好東西也是有價無市。隨可見的糧食就能換,還不劃算嗎?

 這個時代的資本主義小苗苗都屬于自由資本主義,他們還沒吃虧,不知道自由資本主義會給他們帶來多大的損失。只有吃夠了苦頭,自由資本主義才會委委屈屈改變國家資本主義。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