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被劉備趕走,我截胡孫尚香》 第026章:再見當年故人,周公瑾!(為支持我的哥哥們再加更!)
第026章:再見當年故人,周公瑾!
“曹早晚要再度南下,重奪西陵,我們的實力和曹相比還是太弱,江東便是我們最後一條路。”
“孫尚香乃江東孫氏郡主,陸遜是江東世族陸氏嫡脈,有這二人在,萬一我們擋不住曹大軍,便可帶著這兩人順流而下,直抵江東以避曹鋒芒。”
說到這里,劉武的聲音低沉起來:“彼時,我以江東孫氏之婿的份,再有陸遜為我與江東世族涉,讓江東改孫為劉……未嘗沒有機會。”
魯肅想以他劉子烈為刀,對抗曹,順帶不費一兵一卒謀奪西陵要地。
他劉武又何嘗不想在最危險的時候,以東吳為盾抵曹兵鋒,再順勢謀奪他江東基業?
人謀虎,虎亦謀人。
不過是各憑本事而已。
高順聽著劉武的籌謀,沒想到自家主公竟已考慮的如此之遠,他一直提著的那顆心終于緩緩放下些許。
“這是誰的船?”
突然,劉武指向了江面。
只見一艘小舟突兀的停在岸邊,隨著江水飄。
立刻有士卒上前稟報:“啟稟主公,這應當是江東魯肅的船。”
劉武沒有在意,繼續向前走去。
高順隨其後,口中還有疑慮:“主公高瞻遠矚。江東世族盡是逐利之輩,以重利之,事無不可行。”
“然江東之主孫權實乃當世之人杰,又有周瑜,魯肅一武一文輔佐,主公行大事,有此三人在,只怕其中頗有艱難之。”
當初曹八十萬大軍南征,江東世家紛紛要降,只有周瑜和魯肅堅定的支持孫權開戰,這才有了赤壁之戰的大勝,這才保住了孫氏的江東。
正如高順所說,真到了謀奪江東基業那一步,這三人絕對是最大的礙難之。
劉武點點頭:“退守江東乃是下策,不到萬不得已不用此策,若真要去江東則必除周瑜,魯肅二人。”
“而且,說起來我與江東眾人,也算是老相識了。”
高順一怔,口而出:“江東也有主公的舊友?”
江東舊友麼。
劉武的腦海里,閃過一幅幅往昔畫面,輕輕搖頭:“陳年舊事,不值一曬。”
話音剛落,一道激的聲音忽然在劉武後傳來:“一別多年,不想竟然是你?!”
“什麼人?!”高順猛然轉,拔劍護在劉武前。
霎時間,隨行的數十名士卒紛紛持戈擋住劉武。
劉武尋聲扭頭,
只見剛才的舟船之上,一人白白袍,雄姿英發,劍眉星目,清秀俊逸。
赫然是江東水陸大都督,周瑜周公瑾!
江風烈烈,
船頭上周瑜迎風而立,大袖飄搖。
大袖之下,自己那雙發號施令盡滅曹八十萬大軍都不曾抖過的手,此刻卻是不由自主的震起來。
自己渾的,間似乎都有沸騰之勢、
自己此刻的心緒翻滾,遠比這江風還要激烈。
是他!
一定是他!
恍惚間,周瑜又回到了多年前……
彼時,小霸王孫策以先父留下的玉璽,從袁換來了兵馬!
自從縱橫江東,四征伐,威名大震。
直到那一戰,
在曲阿,
在神亭嶺,孫策遇到了太史慈。
而他周公瑾,遇到了當年的眼前人,遇到了這個給他留下了一輩子影的人……
……
【尤憶當年曲阿鏖戰,】
【孫策全妝慣帶,綽槍上馬,回顧眾將,引程普、黃蓋、韓當、蔣欽、周泰共十三騎掠陣!】
【揚州刺史劉繇曰:“此必是孫策敵之計,不可追之。”】
【太史慈踴于前曰:“此時不捉,更待何時!”】
【劉繇阻當不住。】
【太史慈披掛上馬,綽槍出營,大曰:“有膽氣者跟我來!”】
【諸將不,惟有一小將曰:“太史慈真猛將也,吾可助之!”】
鼓角錚鳴遠去,當前那曲阿小將的面容,再次和周瑜眼前之人重合在一起。
周瑜做夢也沒想到,自己本是要渡江往西陵一觀那劫郡主,押甘寧的賊將底細,不想這賊將居然就是當年的曲阿小將!
難怪他敢劫了江東的郡主。
難怪他能單騎破城取西陵。
難怪甘興霸在他手下也撐不過三招!
這一切都解釋的通了,周瑜至今還記得當年那場惡戰……
那日神亭嶺上,孫策與太史慈槍來戰。
孫伯符手中槍如大蟒翻,太史慈縱馬持槍似毒蛟吐信。
二人戰一團,殺氣騰騰,寒意森森。
兩人策馬邊走邊戰,一時間不分勝負。
江東十二將早已按捺不住,紛紛縱馬上前上前助戰孫策。
忽然,一道鋒銳人的戟刃,呼嘯而至!
唏律律!~
那戟刃上的慘烈之氣,驚得十二將下坐騎紛紛抬蹄不前。
眾人抬頭去……
一人,
一戟,
勒馬而立。
那稚氣未的臉孔,在彼時是如此的扎眼。
“這小子不知死活,先解決了他,再助主公!”
十二將一齊涌上前去。
嗚!~
十二般兵狠狠地朝著那小將當頭砸下,尖銳的破空聲幾乎要刺破人的耳。
鐺!~
震耳聾的聲響中,那桿大戟穩穩的擋住了十二般兵的進攻!
一霎時,那桿大戟猶如天龍騰空,張牙舞爪!竟是以一敵十二,生生擋住了江東十二將上前為孫策助陣的腳步。
鐺鐺鐺!~
十二般兵與大戟一次又一次的撞擊。
每一次撞擊,江東諸將的招式都要上一分。
每一次撞擊,江東諸將都不由自主的連人帶馬,後退一步。
每一次撞擊,江東諸將都有人掛彩傷,
刀劍影,槍刃矛鋒之間,江東十二將越打越是心驚,越打越是絕。
他們十二將跟著孫策縱橫江東,威名赫赫,江左英豪無不束手,可他們今日卻被一個年死死擋在原地,只能後退,不能前進一步!
砰!~
大戟橫掃而過,周瑜被墜馬,隨即又翻上馬再次咬牙槍刺去。
但迎接周瑜的,卻是又一次墜馬,他翻上馬再戰!
如是者九!
周瑜九次墜馬,又九次上馬!
從白晝打到黃昏,那一場廝殺仿佛沒有休止……
這年輕小將分明有九次取自己命的機會,但又九次放過了自己!
那種絕,那種屈辱,那種無力,周瑜這輩子都忘不了!
此刻,著當年的曲阿小將,眼前占據西陵的賊軍主將,周瑜只覺自己的呼吸都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