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澤亞位面上的所有勢力,全部加到戰爭中后。
無神聯盟很快擺了被防狀態,開始能跟明教廷有來有回。
尤其是第九代浮空戰艦研制功后,這一代的浮空戰艦防力強悍,主炮威力極其恐怖,即便在“最終人形兵”的軍團面前,也能打出很好看的換比。
戰場之上,無神聯盟又占據了些許的優勢,開始了局部的反攻。
勝利的天平,似乎要傾向無神聯盟了。
但明教廷的作非常快,他們在很短的時間,就推出了第三代“最終人形兵”。
而第三代的“最終人形兵”,稱之為“滅世武”都不為過。
因為第三代“最終人形兵”,高度超過60米,拿了43米的重劍,總重量接近500噸,至于其能源系統,是一億信徒進行祈禱時,產生的龐大“信仰之力”,從而備極強的破壞力。
試問1億人集合到一臺裝置中的神之力,究竟是何等的恐怖?
甚至一臺第三代最終兵,只需揮舞幾劍,便能毀滅一個擁有百萬人口的小國。
這比采取魔力驅的第九代浮空戰艦,還要強大的多。
不僅破壞力大,第三代的最終兵,還能保持“永遠戰斗”的狀態……這是任何浮空戰艦都比不了的。
所以第三代最終兵一出來,無神聯盟剛獲得的那點優勢,立刻化為了泡影。
又開始節節后退,喪失數十萬個國家。
明教廷一方,為了徹底摧毀無神聯盟的戰爭潛力,采取的是徹底毀滅的“焦土”策略。
教廷高層讓第三代最終兵,不停揮舞手中的“滅世之劍”,每劍下去,10萬平方公里范圍的草木生靈,都將被摧毀殆盡,一片白中,化作無數的塵土與黃沙。
河流全部蒸發。
森林被焚毀殆盡。
一切生盡數死去。
只留下寸草不生的綿延沙漠。
腳下的廣闊土地,至在百年難以播種。
沃的田地,變了難以耕種的貧瘠之地。
不錯。
明教廷的高層,打算通過破壞環境的方式,毀滅無神聯盟中的一切,贏得這場戰爭。
且明教廷確實達到了一定效果,最終兵在摧毀數十萬個國家之后,無神聯盟陷了極大的恐慌與混,派出大量浮空戰艦,瘋狂阻擊最終兵。
但……
沒有什麼效果。
第三代最終兵實在太過強大,即便是法圣的強者,都無法將其擊敗。
于是第一次危急發生了。
有毀滅環境能力的“第三代最終兵”,為了制造這場危急的源頭。
那麼這場危急最后是如何解決的呢?
法神。
只能請出法神,才能摧毀教廷的“最終兵”。
故而八名法神級強者出手了,其中靈法神2位、人法神1位、人族法神5位……各大種族的“保護神”們出場了。
作為除創世神外,艾澤亞位面最強大力量的代表,區區“第三代最終兵”,法神們還是對付了的,基本是三五招就摧毀一臺最終兵,大概一年多的時間,八位法神便摧毀了800臺第三代最終兵。
但……
最終兵被摧毀的再多,損壞的不過是一位強大英靈,以及一臺金屬裝置而已,作為最終兵的力量源頭——明教廷的廣大信徒,如果不把這些信徒全部消滅,最終兵永遠殺之不盡。
法神的數量卻稀有限。
怎麼辦?
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去克制明教廷的最終兵?
這個問題周鳴想了很長時間,最終用先進的科技,解決了這個問題。
制造出了可有效克制“最終兵”的超強兵——無人軍團。
其實確切地說,無人軍團不是一件單獨的武,而是一整套的軍事系。
包括無人機甲、無人浮空戰艦、先進機人等等武的綜合……特點都是通過遠程網絡控制,實現前線戰場中,參加戰斗,不需要有有的士兵控。
還有第十代的無人浮空戰艦,也能在不需要一名魔法師的控下,主炮打出的威力,足夠摧毀一臺最終兵……至于無人浮空戰艦的能源供應,除了小型核反應堆,還有上百萬的人,通過無線網傳輸的方式,將龐大的魔力,傳送匯聚至無人浮空戰艦中……無需再配備一名魔法師。
無線網傳輸魔力?
這是怎麼回事?
不錯。
周鳴與眾科學家,又發現了魔力的一個特,發現魔力既是一種質,也是一種能量波,魔力可以以一定的頻率,向外發出去。
如果其他人或,接收到了這波,一旦功連接上,便能利用的了這力量。
這就如同WIFI一樣,只要能連上,就能使用的了網絡服務。
于是周鳴組織了一百萬名的法師,讓他們通過隨攜帶的手機,發一種特殊的WIFI波,鏈到網絡中,將無數的魔力導到浮空戰艦中,又采取智能系統控制,如此,無人軍團的戰斗模式,變得跟明教廷幾乎一樣了。
唯一的差別是:一個傳導的是信仰之力,一個傳導的是WIFI魔力……功能上幾乎一樣。
故而無人軍團大批量服役后,無神聯盟,功遏制住了最終兵的進攻,又占據了些許的優勢。
甚至憑借恐怖的無人軍團的數量,無神聯盟又開始了局部反攻。
但教廷會看著長期被著打的無神聯盟,重新今日反攻節奏麼?
當然不會。
教廷馬又馬上放出了兩個恐怖大招。
一個是更強大的第四代最終人形兵,研制功,其負責能量供應的信徒為十億人,故而在理論上,“第四代最終兵”的戰斗力,是第三代的十倍。
破壞力也更加巨大!
甚至連法神都不一定是第四代最終兵的對手。
二個,通過龐大的獻祭儀式,明之神的分下來了,降臨到了艾澤亞位面,附于一名紅主教上,接管了明教廷的一切事務。
為了徹底掌控占領這個位面,至高明之神的分,居然親自下場了。
這自然釀了后兩次的巨大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