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草船借箭?不,給你借火
時間回到三日前,就在周瑜與諸葛亮定下三日督造完十萬支箭的當晚,黃蓋的信使,又一次的出現在了蒙辰的眼前。
看完了黃蓋的書信,蒙辰長長的舒了一口氣,而後佯裝沉思。
這一次,信使並冇立刻得到蒙辰的回信,而是被安排住了下來。
最開始的時候,信使顯出了一的擔憂,但隨著蒙辰好酒好的招待著,信使心中的那一份擔憂逐漸的消散。
蒙城的帥帳之,劉伯溫拿著黃蓋的書信認真的看著。
黃蓋的書信很長,其中大部分都是對蒙辰的讚之詞,隻有極小一段提到了諸葛亮大營三日督造十萬支箭之事。
而對於何時來投,黃蓋則是一個字都冇有提!
“主公,這黃蓋繞來繞去隻是想說諸葛亮立軍令狀之事。”看完了書信,劉伯溫搖著頭說道。
就連蒙辰都不得不承認,黃蓋水字的水平確實很高明,若是放在後世的網絡小說中,定然要被讀者猛噴!
“三日督造十萬之箭,本侯覺不相信,即便是在長安的工匠坊,三日也絕不可能完。”
蒙辰笑著說了一句,諸葛亮之所以如此有信心,自然是另辟蹊徑。
“主公所言極是,既然督造無法完,恐怕諸葛亮要衝吾等上來想辦法。”劉伯溫說完陷了沉思。
而蒙辰則是笑而不語,作為一個穿越者,怎能不知諸葛亮的目的?
但著陷沉思的劉伯溫,蒙辰並冇有打擾,而是靜靜的等待著。
約末半柱香的時候,劉伯溫猛然抬頭,而後快步走出了帥帳,仰頭著星空抬起右手開始掐算。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劉伯溫興的大喊了兩句。
可當他回頭是,卻發現蒙辰依舊一副氣定神閒的模樣,似乎心中早就有了答案。
“主公既以猜到,為何不早說!”劉伯溫自嘲的搖了搖頭,心中對蒙辰的看法有改變了一分。
“軍師可知,蔡冒整日歸來都要嘮叨一番今日江東水軍又浪費了多箭矢!”
“整整兩個月,本侯耳朵都要起繭了,因此才比軍師早想到了方法。”
說道這裡,蒙辰長舒一口氣,雖然知曉了諸葛亮的辦法,可卻不知道的時間。
“主公無慮,三日之後將會有大霧,想必那時便是諸葛亮借箭之時。”劉伯溫哈哈大笑,蒙辰不懂天時,可他劉伯溫自然是懂得。
因此,剛剛的那一番觀星象,已經推算出了大致的時間。
“軍師之能,本侯佩服。”蒙辰起行禮,劉伯溫坦然自若的之。
二人又商議了一陣,於是便吩咐眾將開始準備火矢,至於為何要準備火矢,蒙辰與劉伯溫均是笑而不語。
諸葛亮想要“借箭”,蒙辰自然是要配合的!
於是乎,在第三日夜幕降臨的時候,蒙辰招來了黃蓋的信使,並讓其帶回了蒙辰的親筆書信。
夜間渡江,除了蔽較高之外,速度自然是慢了下來。
待到信使將信件送到黃蓋之手的時候,諸葛亮與魯肅已經彙合了。
而等到周瑜看完蒙辰的書信趕到江邊的時候,二十支快船已經遠離了岸邊。
此時若要去追,自然是困難重重,畢竟江麵上已經有了一沉淡淡的白霧。
著遠去的諸葛亮,周瑜拿著信件的右手不停的抖著,蒙辰在信中已經將諸葛亮督造十萬支箭的方式,寫的清清楚楚。
“都督,讓某帶人去追擊吧!”黃蓋不知何時出現在了周瑜的邊。
聞言的周瑜搖了搖頭,江上已經起了白霧,這個時候前往追擊,先不說追不追得上,就連方向都不容易判斷。
江心之中,二十支江東快船一字排開,雖然速度不快,可他們卻是按照諸葛亮的命令向北航行。
“孔明,這可是西涼軍大營的方向?”魯肅神嚴肅的說道。
“子敬以為亮投靠了蒙辰?”諸葛亮一邊填滿茶水,一邊笑著打趣了一句。
聞言的魯肅臉不太好,他是不相信諸葛亮投效蒙辰的,可人心隔著肚皮,世事難料啊!
“如此大霧,西涼軍定然不敢出戰,吾等隻需在水寨之外擂鼓吶喊,子敬以為,西涼軍會如何應對?”諸葛亮再次開口,臉上的笑意更勝了。
“弓箭!”魯肅未加思索的給出了答案,而後幡然醒悟,隨後哈哈大笑起來。
“孔明啊孔明,汝可瞞的肅好苦哇!”
諸葛亮笑了笑,而後將魯肅的茶碗添滿茶水,靜靜等待著船隻抵達西涼軍的水寨。
也不知過了多久,船外傳來了一聲通報:“先生,已經到達西涼軍水寨,是否繼續靠近?”
諸葛亮出了船艙,四下瞭道:“繼續靠近,而後將船隻依次排開!”
西涼軍大營,自從下霧的那一刻起,蒙辰便率領著眾將枕戈待旦。
雖然眾將不明所以,可著蒙辰那一不茍的表,眾將也隻得嚴肅起來。
“軍師,時間差不多了,為何還不見靜。”蒙辰有些著急,開始懷疑自己的想法有是否正確。
可就在其話音落下的時候,水寨外的江麵上突然發出了一陣陣震天的喊啥之聲!
此時此刻,蒙辰邊的眾將出了一臉的欣喜之,陳咬金更是咋咋呼呼的要衝出去迎戰。
“傳令,弓弩手齊,不要怕浪費,本侯有的是箭矢!”
作為西涼的主帥,蒙辰這樣說自然是有這樣的底氣,可眾將卻是一頭霧水,就算是浪費箭矢,也冇有這樣浪費的。
“諸位稍安勿躁,待會本侯請爾等觀看火炬表演!”
江麵喊殺聲整天,西涼軍卻是箭雨漫天,此時此刻,魯肅與諸葛亮的對飲之間們時不時的發出了陣陣大笑。
“報,左舷以滿箭矢!”
“調轉船頭,以另一邊箭。”諸葛亮揮了揮羽扇,一副意氣風發的模樣。
隨著第二次喊殺聲傳出,待在水寨邊的蒙辰出了一得意的笑容。
“換火矢,開始火炬表演。”蒙辰大喝一聲。
早已迫不及待的弓箭手們,紛紛點燃準備好的火矢,看都不看的向了大霧瀰漫的江麵!
“嗬嗬,草船借箭?本侯給汝借個火。”
站在你面前的是:大明王朝的守護者,萬曆皇帝的親密戰友,內閣首輔的好兒子,十六、十七世紀全球首富。控制吏部三十年的幕後黑手,宗藩制度的掘墓人,東林黨口中的嚴世藩第二,張居正高呼不可戰勝。海瑞的知己,徐渭的東家,利瑪竇的剃度人,徐光啓等六位狀元的授業恩師。大明詩壇遮羞布,七百餘種各學科書籍撰寫者,兩千七百餘項專利
「崇禎,別急著上吊,隻要把女兒給我,我帶你殺出北京!」 「李自成,這座北京城就留給你了,好自為之吧!」 「多爾袞,我陳越有朝一日必定打進東北,把你滿洲人趕到北冰洋,去和愛斯基摩人為鄰!」 穿越到崇禎末年,遇到了崇禎的女兒坤興公主; 喜歡上了一個女孩,卻要擔負起整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