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如意小郎君 第一百七十五章 尋找李清!

《如意小郎君》 第一百七十五章 尋找李清!

京師,某酒樓門口,路過的百姓們圍在一起,紛紛探頭向酒樓里面張

“這是怎麼了?”

“里面好像打起來了。”

“這聚賓樓掌柜的也真是倒霉,這個月已經是第二次有紈绔在這里生事了吧?”

“這也沒辦法,在京師做生意,沒有有力的靠山,也就只能被人欺負了。”

眾人議論間,前方的人群傳來一陣嘩然,然后迅速后退,唐昭一臉沉的從里面走出來。

“是唐家那位二爺!”

“他有好一陣子沒有在外面出現了,沒想到剛一出現,就惹下了這樣的事端。”

“哎,小點聲小點聲,唐尚書家的,惹不起,惹不起……”

聚賓樓里面,桌椅板凳倒了一片,幾名客人倒在地上,捂著腦袋,痛苦的著,上多掛彩。

聚賓樓的伙計們將倒了的桌椅以及傷的客人扶起來,一臉無奈,掌柜的則站在一邊,滿面晦氣。

京師雖然繁華,在這里開酒樓永遠不用擔心生意,但平白無語的,也會遇到霉頭的事

比如剛才那位不知道吃錯了什麼藥的唐家二,幾位客人好好的吃著飯,他便怒氣沖沖的從雅閣里面走了出來,掀了那些客人的桌子,見人就打,像是犯了癔癥一樣……

在《西廂記》中,唐尚書的兒子唐釗,便是一個仗著家族勢力,到為非作歹的紈绔子弟,現實中,唐昭與唐釗名字雖只差一格卻是分毫不差,都是到為非作歹的烏兒子王八蛋!

西廂記的故事雖是虛構的,但其中的某些容,卻是取材于生活,由此可見,那位不曾面的才子李清,是花了一番心思的……

聚賓樓掌柜看著樓到驚嚇的客人,歉意道:“真對不起,讓大家到了驚嚇,今日大家在聚賓樓的消費,都算在我的賬上……”

Advertisement

街頭,唐昭后的一名年輕人看著他,無奈道:“二,他們說的唐釗,是書里的唐釗,巧合而已,你又何必發這麼大的火氣?”

“巧合?”唐昭冷哼一聲,“唐釗是巧合,唐尚書也是巧合嗎?”

年輕人頓時無言。

“找!”唐昭面沉,說道:“喻朝中重臣,好大的膽子,把這個李清給我找出來!”

年輕人臉上的表有些無奈,這李清要是能這麼輕易找到的話,早就被狂熱好《西廂記》的那些人們給流糟蹋了,還能得到他?

他看著唐昭,面有難,說道:“二,自從常縣令倒臺之后,這種事,我們就找不到人手了……”

……

唐寧早上出去溜達了一圈,順便去松竹齋看看,兩本書完整版已經給彭掌柜了,他便不用再穿著斗篷過去,遠遠的了一眼,見排隊的人比前些日子還要多了,便折返回去。

“喂,你們聽說了沒有,昨天那唐尚書家的公子唐昭,在聚賓樓鬧事了!”

“據說他砸了聚賓樓,還傷了人!”

“傷了人,我怎麼聽說死了兩個?”

“不可能吧,死了兩個,事應該早就鬧大了。”

“誰知道呢,以唐家的關系,他就是真打死了人,府也管不了的……”

“哎,唐尚書,唐家,唐昭,唐釗……,你說這李清還真是敢寫啊,他就不怕惹惱了唐家嗎!”

……

唐寧一路走來,越聽越心驚。

這位唐家二,腦子該不是缺筋吧?

他本來就已經是京師人氣很高的網紅了,不做幾件好人好事和《西廂記》中的唐釗撇清關系,反而來了這麼一出,這不是自己把屎盆子往自己的腦袋上扣嗎?

京師子們恨著一個只存在于小說里的虛構人中的憤懣正無從抒發,唐昭唐公子就這麼跳了出來,無私且偉大的,吸引了所有的火力。

Advertisement

唐寧一路走來,聽到的唐家二公子,是一個壞到頭頂生瘡腳底流膿的徹頭徹尾的混賬東西王八蛋,下到八歲,上到八十老嫗統統不放過,還和禮部侍郎公子劉里長時間保持著不正當的男男關系……

故事之彩,唐寧自己都不忍心聽下去。

唐家。

唐琦一臉怒,指著唐昭,質問道:“你又做了什麼?”

“我沒做什麼啊!”唐昭一臉無辜,他不過是昨天在聚賓樓忍不住出手打了幾個人,外面怎麼就傳的他擄掠無惡不作連八十歲老太都不放過呢?

“什麼都沒做會有那麼多人罵你?混賬東西,才一天時間,你就闖出了這麼大的禍事,省試之前,你都給我老老實實的待在家里!”

“爹,你不能這樣……”唐昭面驚恐,大聲道:“爹,我才出去一天,爹,你不能這樣啊!”

唐昭被拖下去之后,唐琦轉過,看著自己的兄長,說道:“昭兒雖然胡鬧了些,但這次,也卻是遭了無妄之災,事的源頭,還在那本《西廂記》。”

“李清此人查到了嗎?”

“讓人去問過松竹齋那位掌柜了,他也不清楚,那人每次過去都帶著斗篷,這些天,都是讓松竹齋掌柜將銀票放在一個地方。”唐琦搖了搖頭,說道:“此人行事太過小心謹慎,定然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

唐琦看著唐淮,說道:“李清的事暫且不急,這《西廂記》,不能再讓他們賣了,否則,怕是會對我們唐家的聲譽有損。”

若只是一本普通的爭議之書,唐琦自是不會放在心上。

但這本《西廂記》,其中有很多地方都影了唐家,唐尚書,唐釗,這已經十分明顯,若是任由其發展,唐家不久就會為京師的笑話。

Advertisement

唐淮想了想,點頭道:“我已經讓人安排了。”

尚書省,發須皆白的老者翻開一道奏疏,將之放在一邊,說道:“這《西廂記》和《牡丹亭》到底是何書,算上這一封,史臺和禮部,已經遞上了六封折子,要求將這兩本書封了。”

尚書省統轄六部,由左右兩位丞相坐鎮,每日都要理各部遞上的奏疏,大事呈遞給天子,至于像這種請求封某書的小事,全在兩位丞相一念之間。

另一名老者正在翻閱奏疏,沒有抬頭,說道:“史臺和禮部不會吃飽了撐的,既然如此,那便封了吧。”

那老者點了點頭,提起朱筆,在一道奏疏上畫了個圈。

對于京師的某些人來說,每天看一看《西廂記》有沒有新卷,已經為了習慣。

今日,不人像往常一樣,來到松竹齋門口,打算排隊買書的時候,才發現況和往常似乎有些不一樣。

一隊隊差從松竹齋走出,抬著不書冊,不只是松竹齋,書坊一條街,所有店鋪,都有差出

有人看到站在店鋪外面的彭掌柜,問道:“掌柜的,這是發生了什麼事?”

彭掌柜苦笑道:“朝廷將《西廂記》和《牡丹亭》列為了書,不讓賣了,鋪子里的新卷,也都被查收了。”

“什麼!”眾人頓時大驚,有人急忙問道:“《西廂記》還有三卷才結束,《牡丹亭》還有至十卷,怎麼能說,大家都等著看結局呢,你們不能這樣啊!”

彭掌柜再次苦笑,搖頭道:“我們也不能違抗朝廷的命令,還請大家諒解……”

“這讓人怎麼諒解,就剩三卷了,就算不能刊印,也讓我們看完再啊!”

“掌柜的,快把你的原稿拿出來!”

“真是不好意思,原稿也被收走了……”

“李清呢,李清在哪里,他一定有后面幾卷!”

“是啊,掌柜的,你快點讓李清出來!”

……

《西廂記》和《牡丹亭》被的突然,給了每天都在等待《西廂》出新的眾人迎頭一棒,只剩三卷的《西廂》就這麼被了,這位做李清的才子,將眾人的心撥到一個高之后,就此銷聲匿跡。

京中諸多《西廂》好者,聚集在一起,除了罵朝廷之外,就只剩下一件事

尋找李清!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