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船隻返回唐縣後,朱佩就要回去了。書趣樓()
正好有一支運輸鬆明的百艘大船要返回大宋,由一千士兵護送,朱佩便準備搭乘這支船隊返回宋朝。
同行者還有明仁,兄弟二人兵分兩路,明禮留在鯤州進行大規模淘金前的準備,而明仁則需要和父親講清楚況,同時在大宋招募兩名有經驗的探礦工匠。
另外,明仁還需要回大宋採辦不東西,比如他要準備五百兩黃金給鯤州府做探礦押金,還要再買一批茶餅和綢回鯤州。
他們準備招募鯤族人幫忙淘金,但鯤族人基本上對錢沒有概念,用錢雇傭不他們,必須要拿他們真正興趣的東西,他們才會視為珍寶,才肯幫你做事。
就像群牧司是用羊來雇傭鯤族人,明仁和明禮發現,鯤族人對茶和綢尤其喜,偏偏這兩樣東西鯤州很。
碼頭上,範寧和朱佩依依惜別,朱佩本不想離開郎,但在範寧的再三勸說下,也隻能離開鯤州,返回大宋。
「阿寧,你還要鯤州呆多久?」朱佩眼中含著一淚問道。
範寧笑道:「我的任期是四年,已經過去一年了,那還有三年,三年一晃就過去了。」
眾目睽睽之下,朱佩最終還是剋製不住心的傷,撲在範寧懷中痛哭起來。
明仁和明禮大為尷尬,連忙轉頭過去,裝作什麼都沒有看見,碼頭的幾名員也驚得目瞪口呆,原來這個小娘子是範知事的未婚妻,真是郎才貌啊!
範寧輕輕拍拍的後背,笑道:「我可能會在明年春天回國述職,那時我們就能再見了。」
「真的嗎?」朱佩淚眼朦朧,仰頭問道。
「當然是真的,快上船吧!」
朱佩點點頭,回頭將那匹白的馬王牽過來,給範寧,「這是劍姐送給我的,以後就作為你的坐騎吧!」
範寧愕然,「劍姐肯答應給我?」
「劍姐心腸很好,隻要是我的想法,都不會反對。」
範寧抬頭向遠劍梅子去,劍梅子哼了一聲,轉向船上走去。
範寧輕輕著馬王,心中,對朱佩聲道:「阿佩,謝謝你,也替我謝謝劍姐!」
朱佩抹去淚水,勉強笑了笑,回頭對阿雅道:「阿雅,我們走吧!」
阿雅決定跟隨朱佩去宋朝,開始新的生活,向範寧行了一個萬福禮,「小人,我走了!」
「和你義父告別了嗎?」
「已經和他告別了,小人保重!」
範寧笑了笑,「你也保重!」
他目送兩人上了船,明仁上前笑道:「阿寧,我就不打斷你的愁思了!」
「快走吧!再囉嗦,我就取消你們的探礦權。」
「我走!我走!」
明仁連忙上船,走到踏板前,他轉回頭揮手笑道:「放心吧!我會你把你的信給大伯,提醒大娘趕去朱家求婚。」
說完,他快步奔上了船,不多時,船隻緩緩啟航,朱佩站在船舷邊向範寧揮手告別,淚水又一次不爭氣地流了下來。
範寧微笑著向揮了揮手,這一別又要一年了。
........
回到衙,範寧坐在自己寬大的桌子前,隻覺頭腦裡一陣空白,心中竟然有一種空空的失落。
這時,門外有人高聲的:「啟稟知事,屬下曹詩求見!」
範寧連忙將思緒拖了回來,點點頭:「請進!」
曹詩快步走了進來。
曹詩是曹家嫡長孫,將來會為曹家的第四代領袖,極曹家重視,這次曹家把他安排來鯤州,也是為了獲得政治資本。
曹詩是被天子趙禎親自點為鯤州州治漢縣的知縣,目前正於籌建之中。
「老曹有什麼事?」範寧笑問道。
「卑職想和知事談一談有關漢縣之事!」
範寧見曹詩一本正經,滿臉嚴肅,心中不由好笑,便指著門口椅子道:「那邊有椅子,自己拉一把坐下!」
曹詩略有點拘謹,他見範寧很隨意,並沒有場上的嚴肅,心中也有點不好意思,便拉了把椅子坐下。
「怎麼樣,來鯤州還習慣吧!」
曹詩點點頭,「有時候我都忘記自己在海外,每天都充滿幹勁,就恨自己沒有事可做。」
範寧猜到了,曹詩估計是來向自己討要差事的。
範寧微微笑道:「怎麼會沒有事呢?於公於私都有事可做吧!」
範寧所說的私事,是指曹家已經得到了養馬資格,準備參與鯤州的養馬,這可是曹家的大事,另外曹家想參與對日本的貿易,準備在耽州買下一塊地修建港口和倉庫。
曹詩搖搖頭道:「曹家養馬和我沒有關係,我從不過問,最多安排一下族人的食宿。」
既然曹詩不想多談曹家的事,範寧話題一轉,又回到公事上。
「有沒有去過漢縣的置留地?」
「已經去過了,前天纔回來,那裡地勢不錯,很平坦,離海灣很近,非常適合建城。」
「然後呢?」
範寧笑問道:「對漢縣的未來有沒有什麼想法?」
曹詩點點頭,」這就是我的疑問,漢縣麵積究竟有多大?準備有多人口?另外什麼時候開始建城?」
範寧淡淡笑道:「按照我的規劃,整個鯤州將分為三縣兩監一軍司,漢縣、唐縣和晉縣,三縣屬於鯤州管轄,另外還有牧監和礦監和軍司屬於海外經略府管轄,然後移民人口大概有四千戶,其中漢縣兩千戶,唐縣和晉縣各一千戶,所有建城和人口遷徙將在十年完,牧監去年已經開始,軍司也有了,礦監準備今年立。」
說到這裡,範寧起走到牆邊,牆上是一幅他親手繪製的鯤州地圖,地圖很大,幾乎佔了一麵牆壁,但還遠沒有繪製完,現在還隻是一個廓。
「關於漢縣的管轄範圍,我大概有一個初步想法!」
範寧用木桿指著整個鯤南半島,「我考慮除了海灣周圍外,還包括鯤南半島,還有海灣對麵的這座仙島。」
曹詩心中一怔,連忙問道:「如果整個半島歸漢縣管轄,那鯤族人怎麼辦?」
「鯤族人當然也是漢縣的百姓,他們已是大宋子民,當然也要大宋府管轄,他們的孩子也要讀書識字,要會說漢話,這些都是你這個知縣的責任。」
曹詩默默點頭,範寧又道:「漢縣建城準備從今年六月份開始,等第二批日本勞工到來後就著手實施,我需要你拿出詳細計劃,包括縣城佈局,街道走向,商業區範圍,碼頭的修建方案,村莊和農田的範圍,怎麼分配土地,怎麼安置移民,甚至包括燒磚的取土之地,建城需要燒多大的磚等等,需要做大量細緻艱辛的準備,而不是告訴我,你現在沒事可做。」
範寧的批評令曹詩,他雖然誌向遠大,但確實經驗不足,他沒想到建一座縣城需要做這麼多的準備,他連忙躬道:「屬下知錯!」
範寧隨即讓人把一名三十歲左右員來,給曹詩介紹道:「這是經略府主薄,做楊智,參與了唐縣的全部籌劃建立,經驗很富,我讓暫時做你的副手,協助你妥善做好漢縣籌建事宜。」
兩人連忙躬答應。
就在這時,一名員神凝重地走進房,對範寧附耳說了幾句。
範寧點點頭,「讓外麵備馬,我馬上就去。」
曹詩有些不安地問道:「知事,出了什麼事?」
「日本勞工那邊出人命了,你們跟我一起去吧!然後我們直接去漢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