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有士兵騎馬疾奔而來,奔至範寧麵前翻下馬,士兵上前低聲說了幾句,範寧點點頭,「你先回去告訴餘參軍,我們馬上就來!」
範寧一直在等待的日本特使終於來了,這是範寧這段時間極為關注之事,它意味著和日本的博弈終於要到一個節點。書趣樓()
範寧也沒有心思再繼續巡視下去,便代了眾員幾句,調轉馬頭向縣城疾奔而去。
衙堂上,藤原教通沉默地喝著茶,他還是第一次來蝦夷地,隻是沒有想到宋朝竟然已在這裡建了城,城還有不日本國人,尤其剛纔在衙門口,其中一塊牌子居然是縣衙,這著實讓他心中堵得慌,宋朝絕不是要在這裡臨時駐軍,而是準備長久呆下去,把這裡作為宋朝一州縣。
藤原教通雖然心中不舒服,但並不代表他會改變計劃,對他來說,宋朝再怎麼經營蝦夷地也和藤原家族的利益無關,他要的是長崎,那纔是一塊能到的。
不過他畢竟是代表日本國前來和宋軍談判,有些原則他必須堅持。
這時,外麵傳來一陣腳步聲,餘孝年小聲對藤原教通道「範史到了!」
藤原教通連忙站起,範寧快步走了進來,餘孝年上前躬行禮,「參見史!」
範寧笑著點點頭,「辛苦了!」
他又看一眼藤原教通,笑問道「這位是」
餘孝年連忙給他介紹,「這位是便是日本國右大臣、左近衛大將藤原教通。」
原來是藤原賴通的弟弟,範寧知道歷史上,這個藤原教通接任了兄長的職務,出任日本國攝政關白,繼續掌握日本國大權,不過看起來卻是一個其貌不揚的乾瘦老者。
餘孝年又給藤原教通介紹,「這就是我給將軍說的範史,執天子劍巡視海外,可以全權代表大宋和日本國簽訂各種協定。」
範寧是在去年秋天得到天子趙禎的授權,他可以代表大宋和日本國簽訂關於鯤州地位的協定,不用再請示朝廷,當然,一旦協定簽署後,方案需要及時通知朝廷。
藤原教通連忙給範寧行禮,「我奉日本國攝政關白以及天皇陛下的委託,特來和範史商討長崎港和蝦夷地的問題,希我們能坦誠相待,達雙方都滿意的結果。」
餘孝年將他的話翻譯給了範寧,範寧點點頭笑道「右大臣的想法也是我的意思,如果右大臣所願,我們無論是否能達一致,都應該坦誠相待。」
有了餘孝年的準確翻譯,他們之間的流就暢通了很多。
藤原教通又道「平野吉之事我們很抱歉,雖然朝廷並不知道這件事,但我們不想推卸責任,我代表關白和天皇陛下向貴軍正式道歉!」
藤原教通說完,深深向範寧叩首行一禮,這是必須的,他們必須承認負有責任,才能要求宋軍從長崎撤軍。
範寧淡淡道「這件事我也相信是平野吉擅自所為,但他畢竟是長崎領主,作為對他的懲罰和戰爭賠償,宋軍佔領了長崎,我們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妥之。」
聽完餘孝年的翻譯,藤原教通臉一變,他心中不由暗呼對方厲害,居然是以賠償的理由佔領長崎,這顯然是要把長崎作為雙方討價還價的砝碼了。
藤原教通當然是因為很被纔不得不來蝦夷地和宋軍談判,以日本國目前的軍隊實力,奪回長崎當然可以辦到。
但那就意味著和宋朝正式開戰,一旦宋朝大軍殺到日本,恐怕各地早有反叛之心的領主國會趁機紛紛獨立,這是日本國承擔不起的後果,這也註定他們除了談判妥協之外,沒有第二條路可以走。
藤原教通沉一下問道「蝦夷地是苦寒之地,冬天尤其寒冷,資源缺乏,以大宋地域之遼闊,怎麼會看中蝦夷地?不惜耗費巨大資源渡海前來,日本國朝廷上下殊為不解,能否請範史解?」
餘孝年將他的話翻譯給範寧,又補充道「卑職從未泄過任何有關鯤州的事。」
範寧點點頭笑道「大宋地域雖然遼闊,卻缺乏養馬之地,你們眼中的蝦夷地確實不太適合居住,不過很適合養馬,有寬達千裡的牧場,所以我們是把蝦夷地作為大宋的馬場。」
聽完餘孝年的翻譯,藤原教通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宋朝是看中這裡的牧場了,他一顆心頓時放下了,如果是作為養馬之地,那宋朝就不會大規模移民,在軍事上宋軍也不會過於偏重。
藤原教通這才直言道「如果我們希貴軍從長崎撤離,不知貴軍需要什麼樣的條件?」
範寧笑了笑,「其實右大臣很清楚我們的條件。」
藤原教通笑了起來,看來雙方都心照不宣,他隨即道「日本國可以承認蝦夷地為大宋的領地,但這種承認需要有兩個前提。」
「願聞其詳!」
「第一是蝦夷地的駐軍不得超過五千人;其次宋軍不能乾預日本國政局,我們就這兩個要求。」
範寧微微一笑,「我可以保證長駐軍不超過五千人,偶然會臨時增加兵力,比如換防等等,但這些隻是很短暫的駐紮,不會為長駐軍,這個答覆能接嗎?」
藤原教通也知道他們的要求屬於自欺欺人,若宋軍在蝦夷地駐軍一萬,他們也不知道,說白了,他們也隻是要個麵子而已,給國一個代,隻要對方肯給這個麵子,他們當然能接。
「沒有問題,隻要長駐軍不超過五千人就可以,臨時駐紮不予考慮,那第二個前提呢?」
第二個前提比較現實,其實就是希宋軍不要再支援陸奧國,範寧沉一下道「我可以承諾,大宋軍隊絕不會參與日本國的部戰爭,我們會立刻將軍事教頭撤回來。」
範寧做出了部分讓步,把軍事教頭撤回,也不會讓宋軍士兵參與日本國戰,不過他並沒有承諾取消兵甲支援。
藤原教通又進一步問道「那貴軍能不能停止對安培家族的軍事資支援?」
範寧笑了起來,「隻是正常貿易而已,如果安培拿不出銀子,我們一支箭都不會賣給他,當然,如果藤原家族有需要,我們同樣也做類似的易。」
範寧在暗示他,不要把自己家族的路堵死了。
藤原教通心中也很矛盾,作為朝廷大臣,他當然希宋軍不要支援安培家族,但他又希源氏家族的力量在戰爭中被消耗殆盡,所以他的私心又希安培家族不要那麼快被滅掉。
範寧看出了他心的矛盾,又笑瞇瞇道「可能右大臣沒有明白我的意思,宋軍絕不會刻意支援誰,隻是想做生意混口飯吃,如果朝廷也有意買一些弓箭兵甲,我們同樣可以和氣生財。」
藤原教通苦笑一聲,這就是兩頭通吃,發戰爭橫財。
「正常的貿易無可厚非,那我們就確定下來,宋軍在蝦夷地的長駐軍不能超過五千人,其次宋軍不乾涉日本國的戰,在確定這兩個條件的前提之下,日本國承認蝦夷地為宋朝領地,宋軍同時無條件撤離長崎,如果範史同意,我們可以先簽署一個正式協議,然後雙方天子加蓋寶印。」
範寧欣然道「為表示誠意,隻要雙方簽署了正式協議,我就立刻把長崎還給右大臣。」
藤原教通心中暗暗吃驚,這個傢夥居然把日本部的權力鬥爭看得這麼徹,知道是藤原家族想要長崎。
他也欣然笑道「謝範史的誠意,那我們現在就草擬協議!」
雙方隨即又商議了雇傭日本勞工問題,簽署了《勞工雇傭協議》。
協議中明確宋軍雇傭每個勞工的期限不超過三年,最高人數不超過兩萬人,宋軍不待日本勞工,保證最基本的居住飲食,以及勞工的傷亡賠償等等,範寧都一一承諾,並和藤原教通簽署了書麵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