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遊戲競技 大宋超級學霸 第二百六十一章 曹府祝壽(中)

《大宋超級學霸》 第二百六十一章 曹府祝壽(中)

曹詩將範寧帶到父親曹牷麵前,「爹爹,這位就是範寧,我給你說過的!」

範寧連忙躬行禮,「晚輩給伯父請安!」

曹牷臉上頓時綻開笑容,拉著範寧笑嗬嗬道:「範郎的大名我早已久仰,一直希郎能來府中坐坐,今天終於如願以償!」

「伯父太客氣了,晚輩早就該來拜訪伯父!」

「現在來也不晚,來!我帶你認識一下。書趣樓()」

曹牷隨即將範寧介紹給其他曹家子弟,眾人一一見禮,這時,曹傅也走過來笑道:「可是範寧來了?」

「正是!」

曹牷給範寧介紹道:「這位是詩兒的四叔,也是皇後胞弟,對你一直很關注!」

範寧聽說過曹皇後有兩個胞弟,一個崇尚道家,淡薄名利,後來被列為八仙之一,另一個卻是紈絝子弟,年輕時鬥走馬,到惹是生非,連大詞人柳永也在青樓被他暴打,應該就是眼前之人。

範寧迅速打量他一眼,見他年約三十餘歲,穿一軍高軍服,但臉蒼白,眼瞼浮腫,上倒是了幾分暴戾,估計不再像年輕時那樣惹是生非了,但依舊看得出是個酒之徒,被人掏空了子。

範寧還是躬行一禮,「晚輩參見曹四叔!」

「範郎太客氣了!」

曹傅連忙將他扶住,在他耳邊小聲笑道:「你給家說的那番話我可是清清楚楚。」

範寧心中驚疑,卻又不能多說什麼,便拿出壽禮笑道:「這是給老太爺祝壽的一點心意,上品田黃石觀音像,希老太爺喜歡。」

曹傅高聲稱讚,「田黃石,剛剛崛起的珍品,家最珍!」

周圍賓客見範寧如此曹家重,都頗為驚疑,當他們得知眼前年就是科舉第四名,子科第一名時,臉上出恍然之意,原來這個年就是得到天子免召金牌的神範寧。

Advertisement

待範寧拿出田黃石觀音像,周圍賓客再次被吸引住了,這段時間田黃石在京城大出風頭,但大多數人都沒有見過,他們紛紛圍上前觀看這座細膩如凝固蜂般的田黃石,在一片讚歎聲中,範寧簽了自己的名字,進了曹府。

曹府雖然佔地廣闊,但目前的曹府卻還不是最大之時,到後來宋英宗登基後,懷曹皇後的恩養,再次厚重封賞曹家,將北麵大片空地賜給了曹府,使曹府麵積達到五百畝,那時曹府再次重建,為京城著名的府宅之一。

但此時的曹府也十分壯觀,畢竟佔地兩百畝,大宅高樓,飛簷鬥梁,氣勢雄偉,中庭就有近七十畝,到是花園池塘,隨可見亭臺樓閣,完全可以容納近千名賓客。

賓客們都進了宅,男賓客三三兩兩聚在一起閑聊,大多都是穿軍服的軍人,這也難怪,曹家在軍方擁有崇高的地位,一直是軍方利益的代言人,曹老爺子過壽,大量將領自然會前來祝壽。

剛才範寧在來賓登記簿上看到了堂祖父範仲淹的名字,也看到了龐籍、包拯和歐修的名字,但他走了一圈,都沒有找到他們。

這時,範寧聽到一個略略有點悉的聲音,似乎是從亭子那邊傳來。

「宋軍提高裝備固然迫,但軍隊的素質也至關重要,我覺得必須兩條走路,提高裝備,不訓練軍隊,依舊很難打贏勝仗。」

聲音是從一座亭子裡傳來,裡麵坐著七八個高階將領,侃侃而談之人範寧卻認識,正是他新宅的前房主楊文廣。

四周坐在六七名將軍,個個材魁梧,腰得筆直,目炯炯,左邊一名中年將領尤其出眾,他是亭子裡唯一穿著文服的人,但顯然也是軍旅出,臉上廓分明,儼如雕塑,神異常剛毅,當他回頭看範寧時,銳利的目儼如刀子一般。

Advertisement

範寧對他笑了笑,找一個位子坐下,聽他們繼續談論軍事,那名中年文頗為驚奇,但也沒有反對範寧坐下。

這時,楊文廣說完,一抬頭便看見了範寧,頓時又驚又喜,「範郎來了,可是和令祖一同前來?」

範寧微微欠笑道:「我是單獨前來,不過祖父也來了,但不知道在哪裡?」

中年文聽說範寧姓範,心中一,便笑問道:「文廣,這位小人是?」

楊文廣笑著介紹道:「這位範郎便是範相公的堂孫,今年科舉子科第一名,範寧,目前任國子監督學!」

中年文恍然,連忙起笑道:「在下狄青,曾得令祖諸多恩惠,也久仰小人的名氣!」

範寧聽說眼前男子便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狄青,不由肅然起敬,再次深施一禮,「晚輩纔是久仰狄將軍威名,狄將軍為國殺敵,護佑大宋百姓平安,請範寧一禮!」

範寧這一禮頓時讓眾人刮目相看,大宋向來是文看不起武將,要麼視而不見,要麼高高在上,範寧為進士科第四名,居然表現得對狄青如此尊重,令人心生好

狄青連忙扶住範寧,擺手笑道:「範督學不必多禮,請坐!」

這纔算正式邀請範寧坐下,狄青笑道:「我們正在談論大宋裝備問題,不知範督學有什麼高見?」

範寧微微欠道:「末學後進,哪有什麼高見,晚輩願傾聽各位前輩的高見!」

狄青微微一笑,「範督學見識高博,懷錦繡,連天子都賜給免召金牌,又何必如此謙虛?」

狄青現在可不是邊疆將領,他現在任樞院副使,對朝廷的一些聞還是比較瞭解,雖然範寧得到免召金牌隻是部分人知道,但狄青顯然也是部分人之一。

Advertisement

周圍人都很驚訝,紛紛問道:「樞使,什麼免召金牌!」

「此事說來話長,不如讓我們先聽聽範督學的高見。」

狄青雖然是武將出,但也並不魯莽,他知道有些話必須點到為止,不能多傳,至不能從自己這裡傳出去,他便不再提免召金牌之事。

「範督學,說幾句吧!」楊文廣也鼓勵道。

眾人也不多問,紛紛請範寧多說幾句。..

範寧推辭不過,這才笑道:「那我就班門弄斧,隨便說幾句,說得不對,請大家多多見諒!」

「範督學請說,我們洗耳恭聽!」

範寧整理一下思路道:「剛剛楊將軍提到軍隊訓練和武裝備是戰鬥的兩條,缺一不可,這個觀點我完全贊,其實我覺得現在宋軍的戰鬥力尚可,如果和遼軍以及西夏軍沒有騎兵,大家都用步兵作戰,那贏的一定是我們。

我今天先不談訓練,且聊聊裝備問題,我也很清楚,很多時候宋軍在一次戰鬥往往擊敗了對方,卻無法擊潰,因為對方高速機,一敗就立刻撤走,然後重新整頓軍馬再戰,或許等宋軍疲憊後再戰,宋軍就會先勝後敗的況。

這其實就是一個戰爭主權問題,因為我們在速度上跟不上對方,作戰主權始終掌握在對方手中,何時作戰,何時出擊都由對方決定,所以宋軍才會作戰慘烈,耗費巨大,但收穫卻不大,大家都是實戰將軍,不知我說得對不對?」

範寧一席話引起了眾人的共鳴,一名大將道:「我曾經駐紮州,經常和越境打穀草的遼軍有小規模衝突,他們都是騎兵,來去如風,每次都給邊境百姓帶來深重災難,我們軍隊也常常伏擊他們,但他們盔甲堅固,我們弓箭遠,隻能近距離和敵軍廝殺,對付一名遼軍騎兵往往要三個宋軍士兵。

Advertisement

實際上我們每次所謂獲勝,也隻是因為對方沒有搶而撤退回去,對方傷亡極小,我們傷亡卻是對方的兩倍,所以如果我們弓弩能夠提高,能夠遠距離的殺敵軍,我們就算是步兵,也能和敵軍騎兵一戰。」

狄青嘆口氣道:「宋軍作戰慘烈,耗費巨大,收穫卻很小,範督學說到子上了,大宋國力強大,但每次戰爭都耗費數十萬貫,傷亡慘重,但西夏卻沒有什麼國力消耗,這就是西夏小國也能和宋軍打仗的緣故。

他們打不過就後撤,等宋軍追上去,他們再繞道打擊宋軍的後勤補給,前方宋軍隻得被迫撤軍,然後被敵軍騎兵伏擊殲滅,這樣的況發生多次了,沒有戰馬始終是大宋的一個巨大短板,不解決這個事關戰鬥主權的問題,西夏戰事不會有果。」

楊文廣又問道:「那範督學有什麼好的建議呢?」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