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春花這才斷斷續續地道,「有人……給我傳信,說是……我表哥在村口等我……我……就瞅準了時間出村……」
周圍的村民一聽,先是嘩然,隨後就是小聲議論,還有不思想封建的人看陶春花的眼神都不對了,這陶有財家的家風不行啊,先是小兒被人當場抓到與人私會,隨後就是這大兒,兩個兒作風都不行。
陶有財也聽到了周圍人的說話聲,額頭青筋都氣得凸了出來,這回他顧不上方氏子不好,朝怒吼一句,「看看你教出來的好兒,再看看你孃家的好侄子。」
他的兩個兒都被方健給禍害掉了。
方氏著脖子不敢反駁,心裡也恨這大兒不爭氣,偏與小兒一般跟那方健牽扯不清,這下子連孃家人也恨上了。
陶姚卻覺得這事還有蹊蹺,遂不待陶家族長發問,就先問道,「陶春花,是何人給你帶的信?你還能認得出來嗎?」
陶春花顧不上這問話是最令討厭的陶姚,偏頭想了想,然後搖了搖頭,「這帶信的是個娃兒,我以前沒見過的……」
言下之意,對方應該不是本村的娃兒,這附近村子不,這下子就真的是大海撈針找不出這個人來了。
這種醜事,陶家族長是不會大聲宣揚出去的,哪怕陶春花是上當騙的害者,在這個害者有罪論的宗族觀念裡麵,這種事隻能死死地捂住,憑陶家族長在村子裡的威信,沒人敢出去胡說八道壞陶家人的名聲。
衛家族長瞟了眼陶家族長,「還是先從這倆綁匪下手吧。」
陶家族長點了點頭,當場就走上前直視那倆綁匪,「你們是哪個村的人?為什麼要綁我們村的人?」
「對,讓他代清楚。」
「族長,若不代,就刑,看是他們的,還是骨頭……」
「……」
周圍的村民雖然不恥陶春花的行為,但對於膽敢綁架自家人的外人卻是痛恨至極。
那倆綁匪都麵有難,代清楚,他們哪敢?畢竟還有家人要顧著,沒想到這種事做多了,真會有報應的。
「我……我們就是看是個人……」
「對……這種年輕的人還能賣幾個錢……」
兩個綁匪一前一後的說道,隻說想綁了陶春花出去賣錢,別的什麼都不肯再說了。
這事說不通,在場的人就沒有幾個是智障,哪會看不出來這說辭站不住腳?
那送信給陶春花的娃兒怎麼說?
還有時機,他們怎麼就瞅得那麼準?
總之隻要腦子去想想,都能想明白這件事不對勁的地方多的是。
陶姚總覺得自己忽略了什麼,偏怎麼想也沒想明白,陶春花被綁之事,總覺得隻要想明白了,就能揭開那層麵紗,出事件的本來麵目。
------題外話------
二更在下午六點左右。
重活一次只想平平凡凡過自己的小日子,可是很多時候事不從人願,既然如此,那麼就讓自己順應現實,打造不一樣的種田生活吧!
作為一名合格庶子,褚三始終稟誠著不爭不搶,安份守己的原則,待時機成熟便可一飛衝天,自立門戶。不料,某天他爹出門喝喜酒,喝著喝著,居然把新娘給喝回來了!爹說:「這是正兒八經的嫡長女,便宜你了。」原因:新郎跟小姨子跑了,剛巧小姨子是他的未婚妻,新娘無處嫁,乾脆就抬進他家給他當媳婦!沒落伯府的庶子娶了高門嫡女。原本瞧他還算順眼的嫡母立刻瞧他不順眼了!平時懶得搭理他的嫡兄嫂子也上門找事了!庶兄天天上門說酸話了!褚三的蟄伏生活瞬間雞飛狗跳,再也不能好好跟人暗中搞謀反了!褚三翻著白眼:「真能惹事,我纔不要你!」媳婦兒:「嗬嗬,本姑娘也不倒貼。但和離之前,我都罩你。」他以前習慣蟄伏隱忍,但自從成親後,所有牛鬼蛇神,媳婦兒都衝上前擋著。待他功成名就之時,她說:「也該橋歸橋,路歸路了。」褚三:「我好像習慣了有媳婦兒罩著的日子……」她打了個哈欠:「不幹!」褚三:「那換我罩你。」
人人都稱謝清晚小門小戶,能高嫁宣陽侯府世子。前世謝清晚也是這般想的,哪怕裴知衍在新婚當日對她說:“我對你并無半分情愛。”可她依然盡心盡力,對宣陽侯府掏心掏肺。卻不想,最后落得個葬身火海的下場。原來,裴知衍心中的白月光一直是她的長姐,娶她不過是父母之命,殺她卻是為了給長姐騰位置。一朝重生,謝清晚誓要將從宣陽侯府失去的一切都奪回來!為了擺脫裴家,謝清晚盯上了宣陽侯最小的幺子,裴家九爺裴景庭。送狼毫、送粽子、送關懷,不斷在裴景庭面前刷存在感。因為唯有她清楚,裴景庭并非裴家子。他本名江寂,表字景庭,乃遺落民間的皇太子,將來,會登臨九霄,成為大晟至高無上的帝王。后來,謝清晚意外有孕,卻被爆并非裴世子骨肉,不久謝清晚連人帶馬墜落萬丈懸崖,據傳裴世子瘋魔的尋了三天三夜。再后來,新帝登基,滿朝文武親眼所見,新帝單膝跪地,為那位嬌美的皇后娘娘親自整理被風吹亂的衣擺,皇后娘娘的手邊,還牽著個粉雕玉琢的小太子。而這位寵冠六宮的皇后,不正是宣陽侯府前世子妃謝清晚?新帝摟著心上人,俯瞰著跪伏于地,悔恨不甘的裴世子。“若非裴世子眼盲心瞎,朕也追不到晚晚,裴家欠晚晚的賬,朕會一筆一筆,算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