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大唐第一閑王 第二百八十五章:新羅之亂

《大唐第一閑王》 第二百八十五章:新羅之亂

去新羅平叛?

李元景一瞬間覺得腦袋瓜子好像有些不太夠用了,新羅不是有侯君集帶領的兩萬大軍嗎?

兩萬唐軍雖然不多,但是駐紮在新羅卻能製的新羅不敢有任何靜。書趣樓()

除非新羅有膽子聯合高句麗以及百濟共同對侯君集的兩萬大軍同時發起攻擊,而這個時候由於唐軍是分散的,多以兩三千人的規模分佈在數十個不同的營區,若是大意了的話,很有可能會遭遇不測。

但是高句麗和百濟在現在這個時間段,有膽子對唐軍發起攻擊嗎?

很顯然,沒有!

因為這個時候的唐軍剛好帶著滅掉突厥的餘威,不論是戰力還是**都不是他們能夠挑戰的。

除非……

李元景突然間放大了瞳孔,震驚道:“侯君集叛了?”

房玄齡艱難的點了點頭:“朝廷於十日前接到的訊息,侯君集應該是早有準備的,叛之初先是安排人搶了船,你留下的軍隊隻搶回來了幾條小船,但最終能回到文登的隻有一條小船,據說他們目前已經匯聚到了一座礦上據守,但現在況如何誰也不知道!”

李元景瞬間明白了為什麼自己沒有接到訊息,船都被搶走了,接個屁的訊息。

將士們好不容易搶回來幾條船,這個時候的首要任務當然是最快速度的將訊息傳回去,所以迴文登就是最好的選擇了,如果拚了命的話,隻需要兩天就能從碼頭趕到文登。

而船隊基本上就是二十天左右一個來回,除去路上航行需要占據大約七八天的時間以外,餘下的就是在裝貨,卸貨,以及簡單的休整。

而按照時間來算的話,大約再有四五天左右就是船隊下一次回來的時間了,就算發生意外晚了幾天,最多也不會超過一個月。

Advertisement

況的話,侯君集應該是在船隊剛剛靠岸後當天或者第二天就突然發難了,而船隊也不會對大唐駐新羅軍有太多的防備,他們想要上船並不難。

“好端端的怎麼會叛呢?”李元景有些搞不懂,侯君集父子雖然都在新羅,而且侯君集也帶了幾個小妾過去,據說在當地的日子過的也很舒坦。

但他的家族什麼的可是都在大唐的,而侯君集若是大規模轉移族人的話,必然會引起朝廷的重視。

李元景實在想不出,侯君集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魄力去叛,難道他真的就有自信能抵擋住唐軍的進攻嗎?

還是說,他有信心能夠靠著兩萬人在新羅站穩腳跟?讓新羅人都支援他,並且讓高句麗和百濟不大唐的指揮去進攻他?

“追其原因,其實還是在你上,當日你在新羅埋下了禍,這才導致了侯君集的叛!”房玄齡嘆了口氣,房現在也在新羅呢,不隻是他,連同長孫渙和程亮兩個人也都在。

長孫無忌倒是沒什麼,就是鬱鬱不樂的,把自己的憤怒直接寫在了臉上。

程知節那個貨可就沒那麼含蓄了,直接在長安帶著人馬就去把侯君集家給拿下了,甚至放言出去,侯君集若是敢他兒子一,他就滅了侯君集全族。

除此之外,程知節還跑到李世民麵前高聲的嚷嚷著要讓朝廷給他兵馬,他要親自去新羅滅了侯君集。

程知節在長安上躥下跳的表現雖然很顯眼,但還是被李世民給拒絕了。

府兵這兩年南征北戰的也有些疲憊,加上府兵人數本就不多,再呼的話,怕是會引起後癥。

而正好之前李道宗寫給李世民的書信中提及了海州軍的況,李績也在另外的信件中表示,海州軍其實訓練的已經差不多了,繼續待在這裡能提高的其實並不多,當下的海州軍需要一些強度不大的戰爭來磨練一下。

Advertisement

兩位老將既然都這麼有信心,李世民這個時候當然也就想到了海州軍,而泛海遠征,這不正是海州軍的對口業務嗎?

所以便有了現在的這封詔書,另一方麵,李世民正全力的調集兵運往海州軍營,在此之前海州軍營的兵都是訓練兵,全部都是自己砍伐樹木製作的,其實就是一,假裝是長槍,跟刀差不多長度的子,假裝是刀。

不僅僅隻是這裡,全國的府兵都是這麼訓練的!

而另一方麵則是加調集船隻,這個時候也沒什麼戰船不戰船了,能稱為戰船的都在船塢躺著呢,隻要是能出海的,全部都在征召範圍之,可以說這一次李世民已經把吃飯的鍋碗瓢盆都拿了出來。

聽到侯君集叛的原因竟然是因為自己埋下的禍,李元景瞬間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肯定是因為自己給手下三千將士發放補的原因導致的!

“應該不會這麼簡單吧?時間湊,房相還是直說了吧!”老謀深算的李道宗一眼便看出了事沒這麼簡單。

李績也同樣看了出來,但在場的幾人地位都比他高,這個時候他不能先出聲發問。

“的確沒這麼簡單,其實朝廷早在五月的時候就有了懷疑,據之前的預測,與運回來的礦又較大的差距,侯君集雖然表示說唐軍剛接手,開采還沒有完全展開,過些時間就會恢復,但朝廷還是暗中派人跟隨船隊去瞭解了一下,結果發現侯君集也在向駐軍發放補

陛下考慮到侯君集的難,所以這件事便沒有聲張,而是讓人持節前往新羅申飭侯君集。

侯君集告知使節將士們遠離家鄉,常年不得與親人相見,即便放在以往軍心也會出現,況且規矩已經被你趙王給帶壞了,他必須要想盡辦法安軍心,而發放了補之後,發現將士們的確穩定了下來。

Advertisement

使節帶著補名錄以及數額回到了長安,陛下念眾將士在海外的艱苦,這件事便就此放下了。

但沒想到接下來幾個月的礦數量依舊沒有增加,甚至比之之前又了一些,上個月朝廷打算派人再去新羅調查的時候,朝廷先前安排在新羅的探送回了訊息。

訊息來的有些意外,從殿下招募的新羅礦工那裡瞭解到,方礦場招募了數十萬新羅礦工,不僅吃的差住的差,甚至工錢也的可憐。

而朝廷手中的那些礦就算是全盛時期也沒有超過十萬人,侯君集既然招募了數十萬礦工,為何又要說沒有全麵開采呢?

這次陛下沒有急著讓人去申飭侯君集,而是暗令探去驗證一下訊息的真偽,不過朝廷至今沒有接到訊息,反倒是先接到了侯君集叛的訊息!”房玄齡將事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

有效的資訊並不多,但卻不影響下結論,侯君集在給士兵發放補的同時,還在不斷的中飽私囊,倘若他的貪心小一些,不做的太過份,這件事也就這麼過去了。

李世民是個念舊的人,並不會因為這點事就去對侯君集痛下殺手。

而真正侯君集叛的,大概率是前去驗證真偽的探被發現了,然後代出了他已將況告知朝廷的事,這下對侯君集來說就已經沒了退路,要麼等死,要麼自立為王。

“陛下的態度呢?”李元景直接問道。

他們發現不了侯君集的事很正常,因為幾個貨除了自己礦上的開發以及賣貨以外,其他的事本就不心。

但對於這件事理,李世民的態度很重要,作為主將的自己竟然沒第一時間提出背後的問題就讓李元景很是尷尬,這一次怎麼也不能丟了麵子吧?

“流放侯君集妻及一子於嶺南……”

大唐第一閑王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