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十國千嬌 第六百九十八章 上刀山下火海

《十國千嬌》 第六百九十八章 上刀山下火海

幽州城外大營,兩排戴著皮帽子、|茸茸垂耳、大耳環的契丹漢子仰起頭,把號角吹得“咕……”地一聲長鳴。營外馬匹奔騰,人馬似

杵著權杖的耶律璟在號角中向前走了兩步,兇狠的臉上、眉間三道豎紋,他的肩膀上皮裘很高,彷彿聳著肩、腦袋向前竄一樣,他瞪著眼看著南方,除了大量的遼軍馬兵,南邊原野一無際什麼也看不到。

一些貴族大臣陸續進了營寨,見著耶律璟無不有畏懼之,眾人規規矩矩地把手按在前,默默地向耶律璟鞠躬。其中有穿著裘皮的人,也有穿著袍服戴烏紗的……那幾個乍一看倒與漢兒的打扮有些許相似,但卻是契丹人,有點模仿中原的服,不過細微更加花俏、裝飾品很多,要是了帽子出禿頂就區彆更大了。

耶律璟本不理他們,仰著頭瞧了一番原野,便聳著肩進大帳去了。稍許一個禿頂披髮的人走出來,說道:“大汗耶律休哥、蕭思溫進賬。”

二人便依言進掛著老虎爪牙、鹿角等裝飾的大帳。

耶律璟坐在虎皮椅子上,手裡抓著權杖,坐在那裡一。二人忙上前行禮,契丹人見禮不用說話,帳篷裡悄悄的,連柴禾時不時燒裂時“啪”地輕響也清晰可聞。

大汗耶律璟終於出聲了,他很生氣的樣子,總是這樣莫名其妙地突然生氣,狠狠地說道:“把郭鐵匠抓來,本汗要把他的人皮鋪到椅子上,顱骨掛在帳門外!”

“大汗息怒。”耶律休哥道。

耶律璟轉頭看著他。耶律休哥算是比較得大汗信任的人,草原上有部落造反,耶律休哥也是先士卒幫大汗平叛;而今他又是遼軍的英雄人,所以在大汗麵前更放得開。

Advertisement

這時蕭思溫也開口了:“大汗,臣以為,漢兒一向的習慣,南人大軍出都是想尋機決戰。大遼可以此引他們,誤以為咱們大軍南下就是為了大戰。”

耶律休哥和蕭思溫其實不怎麼對付,但這次耶律休哥竟附和蕭思溫,並說道:“若照臣的法子,先以主力馬兵進津州,待周國人調攏人馬想在津州與大遼軍一決高下時,忽然調頭去涿州,作出聲東擊西之勢!

打涿州便要狠,讓周人到危急。他們臨時要從各城調兵去涿州增援,涿州離其它重鎮都遠,人馬在半道調時,咱們就有機會了!”

“咦?”蕭思溫不發出一聲驚歎的聲音,“此計甚妙!”

耶律休哥掩不住有些得意,蕭思溫稱讚他,他也言語之間也投李報桃,順耳多了:“蕭公說得對,漢兒多半就是想擺開決戰分個勝負,打不贏的一方就築城當烏,逃不出一攻一守的定勢。

但咱們大遼大契丹人生在草原,心如同天空一樣寬廣、眼睛就像草原一樣遠,怎會在乎幾個城池的攻守?

咱們的眼睛盯著南人的那些人馬,屠|殺他們、踐踏他們,讓他們流失去力氣,讓他們恐懼抖,對大契丹產生敬畏!”

蕭思溫幾乎想舉雙手雙腳讚了,附和道:“周國從郭榮到郭鐵匠,一直窺幽州,其野心,是有可戰實力;郭鐵匠更是一年兩次北征!這回大汗率大軍駕親征,打擊削弱周軍實乃長久之計。”

耶律璟聽得也微微點頭了。

……

霸州行宮諸臣也是時刻關注局勢,遼國主力南下,就在北邊不遠,甚至已經發生了接(津州襲營),劍拔弩張,大戰烏雲之氣得很低。

董遵誨到嘉獎後,興沖沖地趕來霸州行宮。

Advertisement

他一進行宮前院,穿過大堂便在簽押房呆著了。皇帝這陣子似乎住得不“深”,董遵誨並未被帶去深宅院。

王忠招呼他,人上茶,便上來與董遵誨寒暄。

王忠的態度十分客氣:“家稱讚董將軍兩回了,言董將軍有膽識哩。”

董遵誨道:“男兒正當如此!本將以陛下之氣概為榜。”

王忠笑道:“董將軍是要學陛下哩?”

此言一出,簽押房正忙著筆疾書的一個小也抬頭悄悄看了王忠和董遵誨一眼。

董遵誨毫無察覺,興致道:“陛下乃天下人之君父,也是末將之君父,有時候是末將的君主、統率,有時候卻好像父親一般。”

“哦?”王忠好奇地看著他,“陛下是年輕有為的聖明之主,倒不能有這麼大的兒子……董將軍年紀應和陛下相仿纔對。”

董遵誨道:“實不相瞞,我的父親去世得早,也無兄長。陛下待我家,寬厚仁,照顧有加,常有父兄之;家母若非陛下相救,如今尚在遼國被蠻夷淩|辱。陛下恩重如山,末將敢不鞍前馬後全心侍奉?”

就在這時,郭紹從門外走了進來。

董遵誨忙起單膝跪地,抱拳道:“臣叩見陛下。”

“起來罷。”郭紹看了他一眼。

“謝陛下。”董遵誨道,慢慢從地上站起來,上的甲冑磨蹭得叮哐一聲響。郭紹又指著一張茶幾旁邊的椅子讓他坐。

王忠走到郭紹跟前,彎腰躬細聲細氣地說:“董將軍這禮節看著多得,畢竟是將門世家出,就是懂事兒。”

郭紹點頭,目留在董遵誨上,十分關注的樣子:“我是非常看好董將軍的,你有不尋常的資質。”

董遵誨激得臉都紅了,說不出話來,泛著

Advertisement

他的反應如此大。大概一個年輕人最用的事兒之一,便是到真正有實力權力能耐的上位者欣賞……被人欣賞是很爽的事!

郭紹看著他,又用隨意的口氣緩緩說道:“李耘等老將,責任太大、考慮的事兒太多,過於保守。史彥超太熱了點,勇猛是勇猛,打起仗來卻不懂適時收手的分寸。唯有董將軍頭腦靈活,有勇有謀,用兵靈活敢拚敢打,卻又懂得分寸。”

董遵誨忙道:“末將不敢,不敢……末將怎能和李都點檢、史都使這等人相提並論!相差太遠,末將遠遠不及,尚需曆練。”

郭紹搖頭道:“咱們又不是說地位份,況且地位不也是靠真刀真|槍打出來的……董將軍也可以這樣人敬重的。”

“末將資質太淺……”董遵誨雖然上這麼回答,臉上卻作沉思狀,似乎也在想那高位的滋味。

郭紹看了一番,便道:“我的三弟被遼人殺了,他本來是虎賁軍的廂都指揮使,現在他的位子都還空著。董將軍若是在對遼作戰中發揮作用,坐那個位置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董遵誨一臉興卻嚴肅地抬起頭來。

郭紹也不急於一小會兒,繼續說了一句:“廂都指揮使纔算得上真正的大將,日常可以進出殿前司,殿前司無論多大的事,都得讓你參與才行。雖然職位比李耘他們還低一點,但董將軍更年輕不是?朕還是很期待董將軍的。”

董遵誨立刻抱拳鏗鏘有力道:“末將請為陛下前驅,隻要能為陛下效力,上刀山下火海、肝腦塗地在所不辭!”

“好!”郭紹道,“虎賁軍右廂一萬騎正在霸州,你來領兵權。”

董遵誨微微有點遲疑,因為他確實冇帶過那麼多騎兵。但很快就道:“陛下委以重任,末將不敢推卻!”

Advertisement

郭紹的眼神裡也泛出了鋒芒之:“我你上的時候,你就帶兵北上。見契丹人就殺,羊馬全殺,糧草全燒,乾了便走。不能被遼軍大逮住,行要靈活多變,膽子要大,速度要快!”

董遵誨正道:“主要襲擊哪些地方?”

郭紹站起,牆上就有大圖,拿掌在上麵一拍,又換了個地方一拍,沉聲道:“糧道。遼軍若聚集兵馬南下攻我防線,大軍決戰,遼軍十幾萬人、至二三十萬匹馬,雪天雪地什麼都冇有,朕不信他們隨軍帶的糧草夠吃!幽州是遼國經營的地盤,這回他們冇法靠劫掠,兵馬集中後,能劫掠的地方也太小。”

董遵誨道:“末將明白!”

郭紹又忍不住道:“到時你一定要警覺,遼軍騎兵很多、機也快,萬勿被合圍……時機也很重要。”

郭紹說罷便沉默下來,低頭按佩劍劍柄,目又被係在上麵的紅緞吸引,他彷彿看到了一雙溫的玉|手。念頭一閃而過,他穩住了心思。

現在郭紹也不去前線實地巡查了,因為眼睛能看到的範圍太小、戰場擺得太開,就算到了前線,大部分東西是看不到的,也隻能聽各地的人敘述。

或許在旁人看來,郭紹天冇乾什麼,也幾乎不出行宮。但有些事,和看起來忙不忙冇什麼關係……他連吃飯睡覺都在想,忍不住要想,這種力和難以休息的心境,或許比忙活更辛苦。

郭紹踱了幾步,心道:我已經儘努力重視報了,但實際上這時代對敵、敵方策略的掌握,還是很難很慢,很多東西真的隻能靠提前去猜!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