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十國千嬌 第六百七十五章 所有的罪

《十國千嬌》 第六百七十五章 所有的罪

靈州乾燥多風,行宮都能聽到外麵風聲的呼嘯。

副使急匆匆地走到書房門口,裡麵郭紹停止和盧多遜的談論,招手讓魏仁浦進來。魏仁浦拱手一拜,急著就說道:“陛下,曹彬有訊息來了。周軍在韶州北麵捷報,但況似乎並不順利。”

郭紹道:“我之前看曹彬的奏報,隻要拿下韶州攻滅南漢便指日可待,他攻不下韶州?”

魏仁浦道:“臣以為很難。大周軍與南漢軍對峙以來,多為守勢,打退南漢軍進攻便算贏,進展極為緩慢。周軍南方瘴氣,生病者很多,更有人報是到了瘟疫!臣猜測,曹彬可能在考慮退兵了!”

郭紹眉頭皺,頃便說道:“太常寺派醫去南線會診,解決疾病之事。”

魏仁浦抱拳道:“喏。”

郭紹沉片刻又道:“送信回去,左攸也去!以前我帶兵對隔離防病有一套辦法,曹彬冇跟過我,可能不太悉,左攸最知那些法子。”

魏仁浦又忍不住說道:“曹彬此人冇什麼戰績可稱道,攻南漢的表現也平平無常。朝廷花了那麼多錢,甲冑、兵、糧秣無不充足,他手下戰兵多達十萬,出征消耗糜大,卻把仗打這樣……”

郭紹道:“曹彬的人數雖多,但咱們得考慮他帶的不是戰陣老卒。”

魏仁浦歎了一口氣:“南漢弱國,君黯臣昏,比以前的南唐國差多了。”

郭紹卻毫不猶豫道:“曹彬還冇有上書放棄,且讓他想想法子,咱們不能催促太急。”

魏仁浦察覺到郭紹的態度口氣,便不再多言了……那曹彬是郭紹親自選的人才,不到真正失敗的時候,郭紹也不願意承認自己看走了眼。

談到這裡,書房裡君臣三人有稍許的沉默。

Advertisement

郭紹手在額頭上挲了幾下,有種疲憊湧上心頭……想想自己每天也冇乾多事,但諸事不順,心境會影響他。

郭紹故作淡定道:“你們都各司其職,切勿太急。”

魏仁浦等二人躬道:“臣等謹遵教誨。”

盧多遜這時說道:“明日送黨項人走,臣請命為朝廷使者,與他們同回夏州,再見見李彝殷。”

郭紹和魏仁浦聽罷都麵帶詫異,郭紹提醒道:“此次與上回又有所不同,盧使君前去,有命之危。”

盧多遜正道:“若夏州反叛殺臣,戰事不可避免,會有更多的人喪命。臣一條命,何足惜也?”

郭紹聽罷點頭同意了,默然揮了揮手。

二人抱拳道:“臣等告退。”

郭紹站起,在鬥室之中有些煩躁地踱著步子。左思右想,西麵不出事纔是最有利的況……北方一打仗,遼國極可能手。主要戰線西移,對調運耗費較大的中原王朝冇什麼好;何況遼國還會多一個盟友,夏州黨項地盤不大,但黨項人全民皆兵、地形也複雜,並不好對付。不過,李彝殷也不一定願意夾在兩大強國之間被當槍使。

郭紹深吸一口氣,此時才醒悟,坐穩皇位後有點麻痹大意了,很多事容錯率依舊不高。

他把焦慮、煩躁的在心底,起走出了書房。

郭紹在宦王忠的帶引下,走過一段廊道,又去見李月姬。

李月姬正坐在舊屋發怔,見郭紹進來,警惕地看著他,也不起,禮節幾乎冇有。郭紹也不計較,好言問道:“李賢妃這幾天好些了麼?”

李月姬好些憔悴了很多,聲音低落地說道:“我不該由著子,答應與岺哥逃走……我以為不過是件小事,就算被抓回來,也冇人能把我怎樣。”

Advertisement

說著說著聲音有些哽嚥了:“我若懂事一些,冇藏叔叔就不會……”

郭紹道:“李賢妃忽然來到人生地不的地方,也是有可原。人都會做錯事,不過錯事的責任,得算到我頭上。”

李月姬聽罷有些詫異,抬頭打量著郭紹:“你對岺哥那麼狠毒,為何對我如此寬容?我要是不答應岺哥,什麼事都不會發生!”

郭紹不置可否,又道:“明日咱們要把黨項送親隊伍、冇藏氏父子的禮送回鄉,李賢妃與朕一起去送送罷。”

李月姬道:“你還要留我在這裡?”

郭紹道:“朕與李家聯姻,並非與冇藏氏聯姻。”

李月姬皺眉道:“陛下以為家父還會與皇室聯姻?”

郭紹道:“現在不好說。”

……

冇藏父子的死訊早已傳到夏州,又從夏州報去了遼國上京。

大將耶律斜軫聞訊趕去北院副使蕭思溫家商議,被迎進了院,卻見蕭思溫正在院子裡閒適地看晚輩嬉戲。

二人見禮罷,耶律斜軫循著蕭思溫的目看去,定睛一看,口道:“那不是耶律賢麼?”

蕭思溫微笑道:“老夫這裡也算他的孃舅家,表兄妹倆合得來,燕燕(蕭綽)常唸叨的表哥。這不好不容易纔見到一回。”

耶律斜軫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賢兒之母懷節皇後是蕭家的人。”

那耶律賢已經十三四歲了,有些弱,不過與清純可的九歲表妹在一塊兒玩心未泯,倆人正在追追鬨鬨。蕭綽輕快靈活地繞著一棵樹轉了幾圈,回頭看著彎腰氣追不上的耶律賢,笑得合不攏,“咯咯”的笑聲彷彿銀鈴一般。

耶律斜軫把黨項的事都拋在了一邊,目不轉睛地瞧著那十三四歲的年,十分有興趣的樣子。並非那年有什麼與眾不同之,而是因為年的出

Advertisement

耶律賢的父親,正是大遼先帝遼世宗;母親是遼世宗的皇後!

但是年現在的地位並不高了……因為當今皇帝是太宗一脈的;而年的父皇是世宗係。兩脈的皇位替方式是先帝被刺殺的“火神澱之變”,耶律賢的尷尬地位可想而知。

蕭思溫看著漂亮兒興高采烈的樣子,看得迷,好一會兒纔回過神來。轉頭對耶律斜軫道:“大帥是為黨項那邊的事而來?”

耶律斜軫道:“蕭公應已知,黨項貴族送親、父子皆死在靈州。若是夏州有變,必求援於大遼。”

蕭思溫點頭稱是:“夏州人隻要反叛周國,便是第二個東漢(北漢)國!他們比河東更難對付。河東人是漢兒,與周軍作戰不賣命,黨項人卻不同。我已經再派出使節去遊說李彝殷了。”

耶律斜軫拜服道:“蕭公深謀遠慮,有先見之明!”

蕭思溫道:“周國人攻河東時,我便力主全力救援,目的卻是為保幽州;結果何如,河東一失,幽州立刻被周軍威脅。這事兒還冇完,幽州乾係國運,定不能讓周國人奪走!

此番夏州若有事,大遼應傾全力保之,與周軍對決的地方西移,無論勝敗,丟的也不是咱們的地方;西麵戰事一日未分勝負,幽州便有一日安穩。”

耶律斜軫這兩年以來,已經完全被蕭思溫的謀略見識折服,不斷點頭附和。

蕭思溫見狀,大為用,便又沉聲道:“大汗也讚同了老夫全力保有幽州的主張,答應夏州一有事便出兵西麵。此時大遼國切勿有事,諸位應以大局為重。”

耶律斜軫以手按拜道:“咱們服蕭公,一切皆聽蕭公之見!”

蕭思溫好言讚了一句,又轉頭看著那兩個孩子嬉戲玩耍。他瞇著眼睛,十分從容。

Advertisement

就算是大遼皇帝、是人人見了都怕的暴戾之君,又能何如?他蕭思溫就不怕!很早以前那耶律璟就猜忌蕭思溫,但如今越來越不敢對蕭思溫輕舉妄了。除非想同歸於儘,不然大遼皇帝也隻能妥協!

一者,大遼皇室一直與蕭家聯姻,宰相幾乎全部出自蕭氏,勢力極大;要是耶律璟敢平白殺蕭思溫,就等於完全失去了蕭氏的支援。

二者,蕭思溫本人也有一勢力,如果耶律璟能察覺蕭思溫的所作所為,理應清楚,如果冇有蕭思溫從中斡旋,耶律璟麵對的變故風險更大!除非耶律璟想徹底剷除威脅,否則蕭思溫並非上善之舉……可惜威脅太多,他恐怕不敢輕舉妄

蕭思溫就看耶律璟想乾嘛,現在皇帝想穩住局麵,那大家便好說話了。

蕭思溫微微閉上眼睛,覺現在時機尚不,在所有人眼裡,耶律璟現在似乎還不應該把所有的罪都扛下來。

就在這時,遠傳來了“砰砰砰……”沉悶的響聲。耶律斜軫側頭觀,“什麼聲音?大晴天的不會是雷聲。”

蕭思溫淡定地說道:“應該是宮帳軍在訓練戰馬,大汗聽從我的進言。周軍有火藥兵,攻幽州時還用了火藥炮,會讓戰馬驚,我進言大汗讓遼軍戰馬習慣火藥炸聲,以免臨陣了陣腳。”

耶律斜軫道:“蕭公|文武雙全,咱們好生佩服。”

蕭思溫搖搖頭,頃又緩緩道:“我聽漢範忠義說,古代魏國能打敗蜀國,是因為司馬懿比諸葛亮活得久。咱們隻要保有幽州拖時間,等郭鐵匠一死,一切都相安無事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