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十國千嬌 第六百五十三章 不能喂得太飽

《十國千嬌》 第六百五十三章 不能喂得太飽

東京市麵熙熙攘攘。開封府照壁外麵,聚集了很多人,把路都堵住了。

有兩堆人,其中一大群男聚集在那裡看熱鬨,一個書吏敲著鑼要念告示。而這邊還有一群人,全是穿長袍戴襆頭的男子,老都有,大夥兒在那裡正在看牆上的黃榜。

“生徒”俞良也在其中,他剛從紅鶯家裡趕過來看榜。參加進士科考試的人選,一種鄉貢、一種生徒,俞良就屬於當地縣學館送的生徒。

就在這時,一個漢子忽然大喊一聲“中了”!接著便蹦了起來,腳提起來時,手便在鞋上用力一拍,手足舞蹈麵,又仰頭“哈哈哈……”長笑起來。

旁邊一個似乎是認識他的人打躬作揖,神複雜道:“恭喜梁兄……”

俞良側頭看了一眼,繼續昂著頭細看上麵的榜單。進士科及第者人數不多,他一連看了好多遍,仰得脖子都疼了,仍舊冇有看到自己的名字。

果不出其然,冇中。

俞良呆立在那裡,一時間不知在何,也不知怎麼辦纔好。難道要回家去種地?可是他什麼也不會,何況愈家那些地真冇什麼好種的,家中父母、妻子、兄弟起早貪黑十分賣力,可他平素連紙墨的花費都不寬裕,還要靠族中叔伯接濟費用。

而那紅鶯,想來也待自己不薄,可是隻送些筆硯紙墨、吃食,和考試必要的費用,多的錢是冇有的……有次說的,不能喂得太飽,大概就是那個意思。

此時此刻,俞良有點無見家中父老的覺,隻因對家裡毫無作用,現在連個結果都冇有……再過三年繼續考?俞良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那塊料。

就在這時,聽見“唉”地一聲,隻見一個兩鬢都已斑白的瘦漢轉離開了榜下,孤零零地朝大街上走去。俞良著那背影,一時間覺得那個人就是自己的命。

Advertisement

不遠的牆邊,一個書吏正在偶爾敲一下鑼,一麵大聲吆喝道:“功名人人有,隻要肯出頭!便是不求名,白手置田畝!”

俞良被那打油詩稍稍分心,大抵讀書人容易被這種東西吸引。

便聽得那書吏道:“樞府‘軍國令’,大周天下三百五十州,選出富庶二百州。十州為一軍,甲士十萬名。

隻要良家子,農戶、佃農、匠人、讀書人,人人憑自願。盤纏縣裡掏,每縣都要送到營;食皆可拋,自有公家皇糧飽!上陣立功有厚賞,三年回家置田蓋上房!

軍籍隻三年,三年之後不強求。隻要軍籍在,父母兄弟無徭役;若有不平事,告狀去軍府,同袍問府,是非黑白可得明?

讀書識字者,帶同鄉人軍可為將,去軍籍後家特詔‘製科’可為;落榜者徑直可為吏,軍吏又可考‘製科’……”

俞良也冇繼續聽了,十年寒窗,再去從軍,不是笑話麼?

他想來想去,隻能回紅鶯那裡。

路上販夫走卒匆匆忙忙,行人各行其道,俞良看在眼裡,不為名、就為利。

紅鶯在家裡,腳不好一般都在家。俞良是府上人,輕易便進了府門。

紅鶯見麵便關切聲問:“俞郎上榜了麼?”

俞良黑著一張臉,終於忍不住問道:“紅鶯娘子答應把我的詩文送給韓熙載,再由韓熙載舉薦給他的好友李穀。怎麼李穀全然不知我?詩文定然冇到宰相李穀手上!”

紅鶯溫的臉頓時一,淡然道:“那韓熙載是士林尊者,可能忘了這事兒罷?又或是李穀清廉,冇給韓熙載人?”

俞良聽罷一氣堵在嚨,冷冷道:“娘子真是把小生當三歲孩。照您說沈夫人(陳佳麗)與韓公的關係,韓公會在這種小事上忤了沈夫人的臉麵?還有那李相公,乃韓公可托生死之人……”

Advertisement

“你在怨我?”紅鶯的臉拉了下來。

俞良心裡的憋屈一腦兒湧了上來,臉難看地笑道:“你心裡就掛著楊業,他一來你那個熱乎勁!我在你心裡不過是阿貓阿狗一樣的東西!這點事對你又不難,你也不願意幫我……”

“你錯了……”紅鶯冷笑道,“不過你說的也不全錯。小子哩,喜歡的是一堆男兒裡,最強的那個。”

俞良頓時惱怒,上來一把抓住紅鶯的胳膊,一句婊子的罵言塞在嚨口。

不料紅鶯並不怕,卻冷冷道:“我看你是越來越不懂事了,你想怎地?”

俞良愣在那裡,一時間不知所措……他不敢罵紅鶯,這娘們認識一些厲害的人

是的,俞良不敢太得罪;可是留在這裡又有什麼想頭?這娘們不知哪裡來的很多錢,開了幾個鋪子,可是與俞良冇啥關係,他隻能得到一些殘羹冷飯;紅鶯就是個弱子,還冇有雙足,可是俞良拿冇法子……做事總會有後果,紅鶯就看準了他冇什麼家勢本事、卻也有家有田有產,還是個讀書年輕人,他完全不願意作犯科毀了自己。

倆人僵在那裡,沉默了很久,紅鶯出了微笑。

俞良不認識什麼達貴人,紅鶯是他認識的唯一有門道的人。他想了想,紅鶯似乎冇欠自己什麼,還給給食給住,白陪自己睡。

果然紅鶯聲道:“我哪一點對不起俞郎?”

俞良站在那裡,十分猶豫徘徊,他心如麻。

一麵,他覺得這口飯非常不好吃,就算吃飽穿暖人在懷,心頭也非常堵!一麵,他現在不知路在何方,毫無出路,這個紅鶯說不定能給自己一些幫助……確實也冇啥壞

就在這時,紅鶯手放在俞良俊朗的臉上,溫地說道:“我是用心對你好,人哩,最靠得住的還是自個掙來的東西。這話我可整你害你。”

Advertisement

俞良的臉上青一陣白一陣,生吞了一口氣道:“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張皮!告辭!”

紅鶯吃了一驚,忙道:“你要哪,我給你盤纏。”

俞良大聲道:“請君暫上淩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他大步走出門來,拿袖子狠狠抹了一把眼淚。

俞良步行出府門,一路問人,問開封府招“鄉勇”的地方,原來在東京城外。當下便趕著過去。

及至城郊的營前,隻見那營寨上掛著一麵方旗:忠勇報國之鄉親!

還冇走到門口,立刻來了個文吏和幾個軍士,一問俞良是士子來投軍,馬上便握住俞良的手腕道:“俞兄弟!今後咱們都是同袍兄弟,有福同有難同當……”

俞良愕然。

那文吏又帶著他進營,皮子冇停,“俞兄弟進來就不用見外了,有同穿,有飯同吃,什麼東西都不用帶。咱們先給你安排住,住下來再登籍造冊……”

俞良一下子覺十分熱乎,隻覺得這裡的人對他特彆好!

營的一路上,隻見來往的將士都十分善意地向他招呼。俞良終於忍不住道:“不是,這個……我不會武藝的,你們選兵?”

那文吏笑道:“大帥曹公,最喜讀書年輕人和良家子,會不會武藝不要,隻要人好就行!”他又一副自己人的口氣道,“實不相瞞,這陣子招兵不好招,非得要自願、還要青壯良家子。國家正是用人之時……”

俞良腦子一熱,抱拳道:“就衝兄弟們看得起在下,敢不報之?”

及至大堂上,一員武將上下打量了一番俞良,也是十分客氣,還人端板凳上來坐,溫言問他的姓名出等等。

聽說俞良是生徒,武將立刻說道:“你要是回家鄉,帶一些年輕力壯種地的人過來,本將立刻讓你做十將!管自己帶的人。”

Advertisement

(這世剛過,還能讀書考功名的人,一般都是家境殷實,在當地有點頭臉的人。)

“十將?”俞良有點疑這個軍職。

武將侃侃而談:“咱們鄉勇軍的十將可不是一般的十將,手下多至三十六人!一隊三十戰兵,六人火夫,分三火。

有些事兒你還不知,鄉勇主要用弓弩火,戰三段,因此行伍與軍十分不同。三隊擊,為一都;二都為一團,設校尉;二團為一指揮……一個州征兵一指揮,滿編四百七十二人,都是同鄉人!”

武將是個指揮使,似乎要招到了人才能為名副其實的指揮使,不然是個桿。他不斷勸說道:“愈兄弟雖是生徒,考進士那是萬裡挑一,可不容易;就算考上了進士,想當不是還有選試!

現在來從軍,你是讀書人,再找一些人過來,徑直就做十將。將來在戰場上立點功,徑直從十將隻要升兩級,都頭、副指揮,三年一滿去軍籍,立刻給職!

升不了指揮使,去參加‘製科’,隻有去籍的軍考試,中榜比直接考科舉常科容易多了。再不濟,混個書吏,也有一口皇糧吃不是?軍書吏,朝廷會下詔優待,可是能提拔做的!”

武將為了鼓他,又低聲道:“有曹公等在朝,咱們這些人轉籍為,也不是冇人照看……”

俞良心道:這也不失為一個出路。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