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十國千嬌 第六百五十章 祖墳冒煙

《十國千嬌》 第六百五十章 祖墳冒煙

郭紹拿著盧多遜進獻的東西,退至養德殿。

此時養德殿,一個三十來歲的婦人正雙手捧著一隻硯臺。等郭紹要蘸墨時,便能及時地舉起硯臺,到他的手邊。因為時刻都注意著郭紹最細微的一舉一,能判斷他何時需要什麼。

這婦人便是李尚宮,的淺紅下墜在地板上,蓋住了下半是跪在地上的。雖然冇敢一直盯著郭紹的臉看,但眼睛餘一直觀察著郭紹的神。郭紹十分專心,眼裡隻有麵前的圖和擺在旁邊的皺的紙張,對所有的事都視而不見。

李尚宮手臂都了,膝蓋也跪得生疼,但又有另一種讓很愜意的覺。看郭紹一臉認真專注的莫樣兒,他上有一氣息讓李尚宮覺得很好聞。

時不時還小心地看著郭紹畫的東西,有山有河的線條,李尚宮瞧得不太懂,但知道郭紹在琢磨著天大的事……反正和宮裡頭那些斤斤兩兩的瑣事全然不同。心裡在仰視郭紹,又覺得他很費心力、莫名生出憐之心來。

……就在這時,郭紹側目看到了李尚宮,愣了一下道:“你跪著不累麼?快起來。”

李尚宮口道:“妾心裡願意服侍陛下……”

說罷臉上頓時一紅,輕輕側頭。郭紹順著的目,旁邊還侍立著三個男人,王樸、李穀、左攸。不過他們都一本正經好像什麼都冇聽見什麼也冇看見。

郭紹把筆放在硯臺上,說道:“盧多遜立功不易,讓他做客省使,到閣書房來,增一員輔政;客省使昝居潤改工部侍郎、仍兼領軍監,也到閣來,再增一員輔政。”

左攸忙道:“喏。”

另外倆人冇吭聲,因為閣這個機構是郭紹不久前才增添的,還冇形正式的格局,現在不知歸什麼衙門管,反正樞院和政事堂都管不著。

Advertisement

郭紹沉片刻,又道:“我想讓左攸改禮部侍郎、黃炳廉補刑部侍郎。李公(李穀)在政事堂問問,若是大夥兒都覺得冇什麼不妥,便把這些事兒辦了罷。”

李穀道:“臣遵旨。”

左攸急忙跪伏在地,拜道:“臣謝陛下恩封。”

郭紹道:“政事堂一直缺人,諸公勞累過重。你們二人平素幫宰相們做些事,也是好事。”

他又道:“這圖還要修一番,你們明日再來。”

三人聽罷拜道:“臣等告退。”

他們出了養德殿,方走到一段廊道上,李穀便打拱道:“恭喜左侍郎高升!”

左攸忙拜道:“哪裡哪裡。咱們該恭喜黃輔政(黃炳廉)纔對,黃輔政著實是高升了。下本就是太常寺卿,改禮部侍郎,也就算平職調任,哪裡能李公賀喜……”

王樸仰著頭,在前麵冷不丁地說道:“就差個同平章事。”

左攸頓時住了,看向李穀時,李穀麵微笑,不再說話。

三人繼續往前走,左攸在心裡不斷琢磨,剛纔皇帝輕描淡寫的一番安排,著實大有深意……正如王樸所言,左攸和黃炳廉以閣輔政兼領六部侍郎,若再加一個同平章事,與宰相有什麼不同?皇帝似乎一開始就是把他們倆當作宰相來安排的。

郭紹也確實需要宰相。

馮道死了以後,朝裡就剩三個宰相,王溥、李穀、範質,範質還時不時就給皇帝找不痛快。宰相又不能隨便拽個人就能上,一般人統攝不住百

要增補宰相,像左攸這樣得皇帝信任,又在知奏章、政務的人,確是最好的人選。

左攸想到這裡,目更加有神。不過他還是一臉謙遜嚴肅,努力剋製著不把自己興的心出來。左攸心道:要做宰相的人,當然要喜行不

Advertisement

封侯拜相,世人做夢想得到的東西。左攸想著自己幾年前還是個不流的小,如今二十幾歲就要拜相,一種祖墳冒煙的心難以描述。

這時王樸忽然回頭道:“今上勵圖治,國家如旭日東昇,諸位想青史名臣,正遇上了好時候。”

……

趁著外臣離開養德殿,李尚宮不知從哪裡弄來了一碗銀耳紅棗湯。一麵拿著銀勺攪拌,一麵輕輕吹著湯。

郭紹坐在榻上正在沉思,暫時什麼也冇乾。卻在餘裡瞧見了側後的李尚宮輕輕嚐了一口湯,然後端了上來。的臉頰一紅,不地把碗輕輕轉了個方向,把喝過的地方對著郭紹端了上來。

郭紹佯作不知,不過抬眼看了的臉一下,隻見李尚宮故作若無其事、臉蛋卻紅撲撲的。

這婦人已經三十來歲了,卻做些小作。不過郭紹並不反,反倒覺得很舒心輕鬆。雖是主仆關係,朝夕相卻有種在家裡被姐姐照顧一樣的,這讓郭紹十分用。

李尚宮長得也不算很漂亮,好像宮們也不怎麼喜歡。不過郭紹倒看很順眼……其實對一個悉之後,隻要不是太難看,長相併不是特彆重要。

郭紹端起來,看著那細白緻的碗口,殘留著一點淡淡的胭脂紅,便把那位置放在邊喝了一小口。然後留心看李尚宮時,抿了抿拚命忍著冇笑出來。

郭紹也不點破,拿起純銀勺子在碗裡攪了兩下,發現裡麵的棗子竟然剝過皮、去過仔,這也真夠不容易的,弄得非常細。

銀耳湯,郭紹原本再悉不過的東西,後世路邊三兩元一碗隨便喝!但是在這裡,妥妥的奢侈品,據說比黃金還貴。

他當下便說道:“宮裡的人,以後彆給朕弄這種東西了。再貴的東西,吃了也不能多長幾斤贅,國家要花錢的地方還很多。”

Advertisement

李尚宮微微有點委屈,道:“陛下……妾謹遵陛下旨意。”

又道:“妾雖然不懂陛下畫的是什麼,卻覺得陛下辛苦……心疼陛下哩。”說罷把頭過來看圖上。

瞧這話說的,郭紹險些就著了的道。

……郭紹也不告訴畫的什麼,猶自看著圖上的東西。一副以河西走廊為中心的地圖,並標註了比例尺,不過並不準,因為盧多遜帶回來的資訊也不詳細。

西側便是西域,大致是“新|疆”那一帶,其中勢力繁多,較大的有九姓烏護、於闐吐火羅人、西州回鶻、葛邏祿、突騎施等等部族。就隻有一個名稱,郭紹也冇見過他們,基本不知道究竟是些什麼人……隻有回鶻他有點概念,初唐威脅唐王朝的回紇汗國,和回鶻是一族。

河西走廊是西域通向隴右等地的通道,也是水草五穀裕的最富庶地區。其南北兩麵是山,北麵荒漠隔壁有人煙;南麵是祁連山。祁連山以南,西是吐蕃阿柴部落,東是吐蕃思麻部落。

河西走廊漢人人口占大部分,得益於漢武帝時期開始的軍屯擴張,但漢人政權隻占據了西麵瓜、沙地區,即歸義軍。中部地區被回鶻人占領,甘州回鶻;西部涼州是吐蕃兩個部落六穀部、折逋氏控製。

走廊向東烏鞘嶺,便是隴右。黃河河套“幾”字形地區。

隴右西部,中原王朝已全部丟失這個地區,吐蕃思麻部、黨項在其間活,唯有北麵的靈州朔方節度使據有“西套”銀川平原。

再往東,南麵就是關中,為大周地盤。北麵是夏州等地,黨項拓跋氏部李家的地盤,再往北便是山南部的“東套”地區,進遼國境了。

很多資訊都很略,但郭紹好歹補全了版圖西部的空白。

Advertisement

現在他至能大概弄清楚自己的國家西麵是怎麼個況……況一團糟!

除了勢力錯複雜的各蠻夷部落,就連部的西北藩鎮也是半獨立狀態,比如關中的折家、靈州的馮家,天高皇帝遠,究竟還奉詔不奉詔比較難說,反正名義上是接朝廷賜;唯有秦州的王景父子,雖也是藩鎮,不過曾與郭紹並肩作戰,是很支援郭紹政權的藩鎮。

“唉!”郭紹把筆隨手丟在硯臺上,手在太了一下,閉上眼睛。

不僅是勢力複雜,關係也非常複雜。他想了半天,終於從這麻裡先揪住了兩線:便是自己對西北的暫時目標。

一,擴充戰馬。

二,防止西部叛,在關鍵時刻牽製掣肘國家的武力。

他順著這兩個目標想,很快又想到夏州那塊地……西夏王朝的基!

郭紹睜開眼睛,想起王樸進獻過夏州等四州之地的卷宗,便在桌案上找了出來看。他知道大致的方位,大概就是黃河河套南部、鄂爾多斯以南那片地方,可能有平原、高原、丘陵壑等地形。

這塊地肯定是個巨大的患,曆史上無論北宋還是遼國都拿他們冇辦法。垂懸在關中頭上,對大周的威脅也很大。

郭紹決定儘多地瞭解夏州黨項地區,然後再做決定。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