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簪中錄 第181章灼眼芙蕖(2)

《簪中錄》 第181章灼眼芙蕖(2)

李舒白與眾人步西園之后,回頭看了看跟過來的人。

范應錫四下打量著這座小園;周庠一臉疑;沐善法師神萎靡,卻還強打笑容;王蘊正拉過一個初生的薜荔隨意看著;禹宣故地重游,沉默而平靜。

黃梓瑕跟在眾人的后,慢慢進園中,看著荷葉在黑暗之中泛出的薄薄微。侍們高燒紅燭,挑亮墻角的千枝燭燈座,照亮廳堂。李舒白坐下后抬頭看周子秦,他點點頭,雖然有點疑,但還是說:“已準備妥當。”

知見荷塘之上的游廊中,兩盞高懸的燈被取下,而那座千枝燭燈座則被移到廊上,在前面放置了一座紗屏。

眾人按夔王示意,紛紛在家仆們搬來的椅上坐下,看著那紗屏。正不解何意,卻見一個老藝人往紗屏旁一坐,手里拿個小鼓敲了兩下。就著千枝燭的明亮燈,他將手中一個小本子翻開,開始唱起來:“長安舊事紛紛,今日閑話說與君。城西有坊名德,一樁案件辯偽真。”

他一邊唱著,一邊在白紗屏上展示長安各坊的圖像,轉眼又翻出花紅柳綠,小橋門戶,然后一隊人馬噠噠騎過小橋,到了一戶人家門口。

眾人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這是個皮影戲藝人,要給他們演一場戲呢。

范應錫和周庠等都料不到夔王居然喜歡這個,還半夜邀請他們來看,不由得啞然而笑,又心想或許另有用意,于是又定神認真觀看。

門口大開,騎馬的差役們下馬門。門戶翻轉堂模樣,赫然是一條影,掉在橫梁之上。

德坊出命案,年輕媳婦把命喪。仵作差人俱驗畢,證據確鑿要結案。只因一言不相合,滿腹悶氣無放。輾轉難眠暗投繯,自尋短見實可嘆。”

Advertisement

一位紅員邁著方步緩緩走來,在堂屋坐下。后跟著一個十一二歲的小孩,繡花襖,一對丫髻,十分可

老人用蒼老的聲音,模仿著小孩子的聲音,居然也真有幾分天真意味:“爹爹,爹爹,等等我。”

員回頭看一眼,一甩袖子:“小丫頭片子,到這里作甚?爹爹為刑部侍郎,正要來聽取結案陳詞則個!”

看到這里,禹宣忽然低低地“啊”了一聲。

王蘊瞥了他一眼,然后才若有所悟,輕輕敲了敲自己的頭,說:“原來……是那樁案子啊。”

皮影戲老人翻著書頁,念著書上的字。而手下的小孩也在紗屏上轉了一圈,說:“爹爹,我不悶在家里看書,也不跟著娘學刺繡,我要學就學窺破生死、診斷的大本事!”

“呵呵呵,小丫頭片子,好大的口氣!”父親合著鼓點,連揮了三下袖,“走,走,走!去和路邊的小野孩子玩兒去!等爹爹結了這個案件,再帶你回家。”

老頭兒功夫真是不錯,一轉眼,手下又翻出看熱鬧的數個人來,每個人的聲音都各不相同,嘰嘰喳喳地圍觀著。

有手里捧著一匹布的商人說:“好教諸位得知,這家娘子出嫁時,沒在我家買嫁料子,出嫁時穿的那件嫁不正,才釀此慘禍!”

有手里拿著一串首飾的商人問苦主:“大郎,昨天下午,你家娘子在自己店中定了一對銀釵,如今死了,你可還要不要?”

有手持批命布幡的算命先生,捋著山羊胡子說:“天機不可泄啊!吾早已算出你家今年該有紅白喜事,可惜你沒有早來找我,果然逃不開這一場慘劇哪……”

這下就連周庠等人都已經看出來了,原來演的正是當初黃梓瑕十二歲時破的第一個案件。

Advertisement

果然,在紛紛的人退去之后,紅員提筆說道:“看來此案已結,定是自盡無疑了——”

話音未落,他的邊再度翻出穿著花襖的小孩,道:“爹爹且慢!”

爹爹一愣,轉頭看,問:“乖兒可是了?”

“不是。”

“可是了?”

“也不是。”

“可是要回家了?”

“更不是。”

“可惱也,快快玩去,不可在此打擾爹爹公務!”

“爹爹,這位娘子絕不是自盡的,而是死后被人假裝自盡的模樣——其實是被人害死的!”

員頓時一陣抖:“兒呀!你小小年紀,為何口出妄言?這斷案審案之間曲折離奇,豈是你一介子可以查知?”

“然則爹爹啊,莫非你未曾聽到這人的話麼?”小孩的手指向旁邊,那里立即出現了剛剛那個首飾商,“爹爹,你曾經在家與同僚聊天的時候,說起人之將死,心如死灰,那麼,你見過哪個心如死灰的人,會在自盡前還去首飾店里定制銀釵的?而且,還只是挑選了樣式,并沒有拿到手呢!’”

“哎——呀!”紅員又在紗簾前夸張地抖起來,老頭兒也開始唱起來:“一語驚醒夢中人,一言可解仇怨恨。黃家有名梓瑕,天南海北聲名振!”

隨著老頭兒的手一轉,小已長嫻靜,走過千山萬水,來到開著芙蓉和蜀葵的都府。

在鮮花簇擁之中,故事結束。老頭兒放下了手中皮影,站起來向眾人鞠躬行禮:“諸位,老頭兒為大伙兒演的這一段皮影戲,數年前流傳于長安,今因種種事由,多已不演。蒙周捕頭來請,臨時翻閱戲稿再演,生疏之,還請諸位諒解!”

Advertisement

“甚好,甚好。”周庠笑道。

千枝燭燈座被重新移回室,一室明亮之中,李舒白回頭,冷眼旁觀眾人神。夔王親點的余興節目,誰不說個好字,唯有禹宣坐在椅上,一,那目還定在走廊之上,那里早已扯下白紗屏,唯有一廊空空的黑暗,幽深恍惚,令人膽

他的臉,異常蒼白,甚至浮現出一種鐵青的可怕,令他那張俊的面容,如同石雕般,不帶半點生氣。

周圍人都覺到了他的不對勁,離他最近的沐善法師站起,拍了拍他的肩,低聲說:“禹施主,影戲已畢,何不醒來?”

禹宣茫然而恍惚,慢慢地抬頭,正要看他,卻被黃梓瑕打斷:“法師,戲還未完,你何不安坐一旁看戲?何必妨礙王爺要看的這一場余興節目?”

沐善法師悚然一驚,知道已經看自己的用意,于是輕宣了一聲佛號,不得不退讓在旁。

李舒白示意黃梓瑕,朝微微點了一下頭。

黃梓瑕著在千枝燭的明亮燈下的禹宣,那暖金的燭如同一層尚未凝固的黃金,在他那蒼白俊的面容上緩緩流,顯出一種詭異扭曲的麗來。

的心口,也如那種流般,涌出一種難以言喻的疼痛,幾乎令窒息。這混雜了驚懼、迷惘、怨恨與惆悵的痛苦,灼燒著口,幾乎令連開口的力氣都沒有。

終究還是開了口,以全的力氣,張開了自己的雙

真奇怪,開了口之后,仿佛就有了一條銀河,自的心口流出,潺潺地,冰涼地流過嚨,于是,那灼燒著的心口的痛楚,竟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莫名的,一種深埋在地底一整個冬天后終于破土而出的新芽的力量,讓不顧一切,就像直視正午的一樣的,直視淋淋呈現在面前的一切,哪怕會自己的眼睛會被刺瞎,也在所不惜。

Advertisement

“諸位,那是黃梓瑕平生破的第一個案件。一個案子結束,一個罪犯到懲罰,然而,另一個故事,卻又開始了。”的聲音略有喑啞,卻十分穩定,平靜得幾乎帶著一冷酷的意味,“若不是夔王爺當初曾看過卷宗,告訴了我后續事宜,我也不會知道——原來一時怒火中燒而勒斃妻子的這個新婚丈夫,自喪父,下面有一個弟弟。母親孤苦無依,日夜背著子、帶著長子織布,熬得三十幾歲便瘦小枯干,白發早生。一個寡婦拉扯大兩個孩子,期間艱辛自不必說,終于熬到長子十八歲,居然時來運轉,長子聰明無比,走街串巷賣針頭線腦賺了點本錢,又借了些錢盤下了一家酒肆。他經營有方,酒肆生意紅火,也隨即有人做,娶了漂亮的一個妻子。眼看全家老小苦盡甘來之際,卻誰知因一場拌,飛來橫禍,兒子勒死了兒媳,又偽裝自盡,事之后,國法難逃,被斬殺于街頭。那酒肆自然被債主追上門來,變賣還債,連家中的東西也被搜刮一空。那寡母辛辛苦苦熬忍十幾年,眼看過了幾天好日子,卻忽然一夕之間,兒子死了,媳婦死了。不住這打擊,在大兒子被問斬的那一日,陷瘋癲……”

說到這里,盡管竭力克制,但終于還是忍不住,看向禹宣。

看見他的在瑟瑟發抖,太上的青筋突突跳,幾乎連都能會到那種脈絕地在覺。

咬一咬牙,狠狠地轉開目,幾近殘忍地繼續說了下去:“瘋了之后的母親,在某一夜,吊死在了屋媳婦曾掛過的那個地方。的小兒子那時十四歲,早上起床后,在空的屋,看見母親的尸懸掛在梁上。也不知是被嚇壞了,還是怎麼的,他抱下母親的尸,守了三天三夜,愣是沒有吭聲也沒有。若不是鄰居們覺察不對勁后破門而,他也必將死在母親邊,無聲無息。”

沐善法師輕誦一聲“阿彌陀佛”,默然站起,似乎不忍聽下去,想要離開。

站在前面的周子秦抬手攔住他,說:“大師,既來之則安之,且留禪步,聽完再走如何?”

沐善法師無奈,垂眼又在椅上坐下。

黃梓瑕沒有在意下面的靜,依舊緩緩地,幾近殘酷地說著那個故事:“鄰居們將已經昏迷的小兒子送到醫館,幫忙將他的娘親埋葬在了墳崗上,大兒子的邊。小兒子的一條命,終究還是救了回來,但因為垂死救回來,在醫館中恍恍惚惚,狀若癡傻,某一天離開了醫館,走得不知所蹤——大約是,為了千上萬個街頭乞兒中的一個。”

說到這里,停了下來,頓了許久才說:“這是夔王爺所見的,案宗上的所有記錄。而——在我最近到了都府之后,我遇見了另外的幾個案件,忽然之間,又似乎拼湊出了這個故事后面的部分。”

一室皆靜。范應錫和周庠雖然不太清楚此時講述這個多年前的案件是為什麼,但見李舒白端坐在椅上,凝神靜聽,于是也都不敢,只坐在李舒白的左右,仔細聽著。

“我接下來說的,都是猜測,沒有真憑實據,所以,請各位姑妄聽之。”黃梓瑕說著“猜測”與“姑妄”之類的詞,但臉上的表卻讓所有人都知道,說的,事關重大,是一件極其重要的事。所以人人都屏息靜氣,大氣都沒人出。

“那小兒子,或許在數年前的一場災荒中,隨著民南下了。當時很多人的落腳點,就在都府。時間漸漸過去,他也逐漸清醒過來,但流落異鄉,孤苦伶仃,他一個孩子終究是無力回到長安的,只能留在都府街頭乞討為生。然而,他聰慧過人,一心向學,本來在家中已經開蒙,于是在書塾撿來幾本舊書,又在墻角下聽先生的講課,不多久,便超過了正經念書的那些學生,令先生們贊嘆不已,博得了神之名,以至于……”說到這里,的聲音終于不由自主地微了一下,“連當時新任的川蜀黃郡守都聽到了他的名聲,在見面談之后,驚為天才,于是,將他收為義子,帶回府中。”

聽到此,周庠與范應錫都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氣。而一直像一柄標槍般站立在李舒白后的張行英,更是不由自主發出了一聲驚呼。

李舒白靜靜地聽著,一直凝著外面重重的荷影。

王蘊手上的扇子早已放下,他專注地著黃梓瑕,幾乎都忘了眨眼。

唯有禹宣,他依然維持著那個作,坐在椅中。周圍跳的燭火在他的面容上投下一層扭曲的,讓他在忽明忽暗之間,慘淡無比,也,可怕無比。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