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金玉並非打不過顧明珠,他卻誇張在院子裡上竄下跳,咋咋呼呼。書趣樓()
隻為哄小妹開心!
顧夫人坐在庭院的迴廊上,一邊嗑瓜子,一邊指點「珠珠兒,左邊,去左邊堵你哥,他跑不了。」
「鞭子,鞭子還要揮得猛一點,不用留,你哥皮糙厚的,捱了鞭子,他也不疼。」
「五叔啊,金玉這功夫不呀,看看他被珠珠兒追得狼狽,我好心痛,這是我兒子嗎?」
「不是誰頂著顧金玉的麵皮冒充的?」
顧金玉一邊躲閃,一邊嚷「娘,我纔是你撿來的吧。」
五叔如管家一般站在顧夫人邊,恭敬道「金玉爺可以開啟下一階段訓練計劃了,老爺當初本來給姑爺設定的計劃。」
「給爹的?」
顧明珠追著顧金玉隻是為儘快訓練他。
怕顧金玉吃了蕭氏的虧。
同時也是為好玩。
真正因為常詔的鬱悶也不會發泄在顧金玉上!
早已經想明白同常詔的關係,無法眼看著常詔被玩弄,同樣不會為常詔牽扯今生的親人。
聽到顧夫人的話,顧明珠興趣的問道「我爹一定讓外公失了吧?」
五叔慈無比說道「小小姐真是聰明,老爺說姑爺是朽木不可雕,這輩子隻能去玩謀詭計,再好的功法給姑爺都是糟蹋。」
顧遠「……」
他已經同匠人商量好如何開角門,猛然聽到嶽父的評價,莫名想到當初那段痛苦不堪的日子。
他對秦還是太寬容了!
同樣都是考察婿,他比嶽父心啊。
顧遠邊多了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五叔把當初嶽父的計劃抄一份給我。」
「爹,您打算……」
「珠珠啊,我隻是看一看,學習一下嶽父如何選擇栽培婿。」
顧明珠心道難怪前世死之前,沒見顧如意嫁人。
不過折磨秦,顧明珠當然不會反對心疼,「我聽爹的,您儘管下手就是。」
讓他厚臉皮,讓他總是耍賴般勾起自己的愧疚之意?
是該有人收拾秦了。
別以為上輩子做了皇帝就把尾翹到天上去!
「小小姐,這是門房送來的帖子。」
「嗯?」
顧明珠從六嬸手中接過描著迎春花的帖子,一清淡悠長的香氣令人有花開的覺。
素雅的請帖顯出主人格調。
顧金玉湊過來,顧明珠突然甩出鞭子,顧金玉抬手擋住,「小妹,你這襲用得太……」
話沒說完,顧金玉小一麻,一個踉蹌坐在地上,一顆珠子從他眼前滾過,好似在嘲諷他一般。
「大哥怎麼總是記不住?隻看到我的鞭子,沒想到我還有珠子嗎?」
顧明珠拍了拍掛在腰間的荷包,裡麵裝了蓮子米大小的珍珠。
都是娘親隨意丟給顧明珠玩的。
按照顧夫人的話說,珠子太小了,做配飾都不合格,隻能廢利用當做小石子用了。
顧明珠走過去拿著帖子敲了敲垂頭喪氣的顧金玉腦袋,「大哥被我襲功,五叔對你的特訓得翻倍!」
「好的,小小姐。」
五叔立刻答應下來。
顧金玉耷拉著腦袋,手指扣著地上石子,委屈得想哭啊,再翻倍的話,他可能連吃飯的力氣都沒了。
「珠珠,帖子是誰送來的?」
「謝……謝家大小姐。」
顧明珠隻需看一眼帖子上的字就知道是謝大小姐親筆所寫。
的字,很悉。
曾經在秦的書房中,見過謝氏夾在書卷中的詩。
哪怕當時已絕絕,再不信,看那首詩都有幾分的。
當時把詩放回原,甚至有意暗示秦去看那捲書……隻是當時突然有要事置提前離開書房,不知秦有沒有看到詩。
事後,也不好問。
見到謝大小姐送來的帖子,想起了這事。
顧遠問道「邀你去謝府?」
「不是。」
顧明珠搖頭道,「隻是跟我打個招呼,提醒我……去宮中迎春宴需要注意的地方。」
不愧是麵麵俱到的謝氏,即便指點旁人,也不會令人不舒服。
反而給人以親近真誠的覺。
前世今生,謝氏都是按照太子妃標準培養的名門淑媛,一舉一都有國母範。
「以為我專心準備宮事宜,並未邀請我去謝家。」
顧明珠微微瞇起眸子,論對秦元帝的悉,比謝氏強得多。
但對後宮娘娘瞭解比不上謝大小姐。
「上次陛下有意給康樂王賜婚。」
顧遠意味深長說道「雖然康樂王裝病且堅決拒絕,把一切都攬在自己上,但該知道的重臣勛貴也都聽到訊息。」
「據說謝大小姐沒說什麼,不過謝大人對此很是不滿。」
「皇長孫對謝大小姐也頗有好。」
顧金玉突然。
「大哥說得是皇長孫?他不是一直對顧長樂……」
顧明珠鯁了一下,「也是,男人嘛,見到出的人都會喜,謝氏雖比皇長孫大一歲,他倒也不會在乎年歲。」
顧金玉道「我是聽李明誠說的,他見到皇長孫堵過謝大小姐。」
「大哥何時同李明誠認識的?」
「他不是被二妹出手教訓了嘛,爹說他品行不算壞,就讓我給他送瞭解毒丸子。」
顧金玉看了一眼顧遠,「上一次咱們在賭場還救過李明誠的兄弟,他們總是請我吃酒,慢慢得也就悉了。」
「李明誠就沒提拜師?」
「……」
顧明珠看顧金玉一言難盡的表,立刻明白肯定是提了。
前世李明誠最大心願就是學會顧金玉贏遍賭場的高明賭。
可顧金玉能贏錢,賭不是最重要的,而是依靠無敵的賭運!
顧金玉就是想教也沒辦法教。
「還有陳長生,等哪日我帶你出門,他們說要謝謝你嘞。」
「好。」
顧明珠點頭,「我也正好想重新認識他們,城門口那頓鞭子,他們可記恨?」
「不會啊,他們最近都不敢在京城縱馬狂奔了。」
顧金玉笑道「我看小妹的鞭子比皇上的詔令管用。」
顧明珠指了指顧金玉的,「說話仔細點,即便是實也不要這麼說,畢竟鎮國公府好多人都在注意你的一言一行。」
顧穗兒本是小家碧玉,因緣巧合腹中懷下尊貴血脈,來到了燕京城,走進了睿定侯府,及至踏入了皇宮內院。 守在那個男人身邊,她別無所求,惟記著他親手教她寫下的那八個字:琴瑟在御,歲月靜好。 細水長流甜
迎親的隊伍遭劫,新郎官失了影蹤。 作爲男方長兄,裴衍還是將喜轎中的秦妧帶回了侯府。 爲了秦妧的清譽,裴衍代替弟弟,與她拜了堂。 秦妧邁不過心裏的坎,但也知裴衍是爲了她好。 婚後,兩人相敬如賓,並未圓房。 爲了給侯府延續子嗣,秦妧猶豫再三,想將自己的陪嫁丫鬟抬爲妾,卻被裴衍拒絕。 “裴某此生,可無子嗣。” 堂堂內閣次輔,簪纓世家的嫡長子,怎可斷了後。 敵不住來自公婆的施壓,秦妧小聲道:“若兄長不介意,今晚回房吧。” 裴衍抬眸,凝了秦妧許久,“好。” 在秦妧看來,裴衍蘊藉沉穩,克己復禮,是位清雋儒雅之士。 卻是出乎了意料。 敵不過那熾烈而偏執的目光,秦妧怯怯喚道:“兄長......” 裴衍扣緊她的十指,輕吻她的手背,“叫夫君。” 不久後,秦妧有了喜脈。 正當府中準備大擺宴席時,失蹤的弟弟忽然出現。 秦妧愣在原地。 裴衍握住妻子的手,看向一臉憤怒的弟弟,沒有一絲詫異,“還不過來拜見長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