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清穿之太子寵妃 第二百六十九章 臣弟願為太子手中刀

《清穿之太子寵妃》 第二百六十九章 臣弟願為太子手中刀

胤禛心痛的模樣,讓胤礽心中暗爽。

看剛才把他得意的,現在現世報了吧。

「你們倆兒自個兒去玩兒吧,你們四叔過來是有正事,等他閑了再帶你們玩兒。」胤礽著自己被撞的有些痛的道。

隻要不罰他們,什麼都好說。

塔娜、弘昭開心的跑出去,歡快的笑聲讓人聽著輕鬆。

著他們的背影,胤礽憂心忡忡道:「塔娜真的得吃點兒了。」

胤禛反駁道:「塔娜還小,等再過個幾年個子長高條了就好。以二哥和小二嫂的容貌,塔娜想長的不好看都不。」

這話說的也沒錯,胤礽想想是這個理,沒在糾結塔娜嘟嘟的臉。

佟宛看著不說話,覺得塔娜的形還在可控範圍之,這麼圓滾滾的像個大福娃,可的不得了。

宮裡有堆的太醫、嬤嬤盯著,塔娜真要是胖多了,他們早出聲製止。

胤礽純粹是壞,想要說塔娜兩句。

「我去給四弟準備糕點、茶水,你們好好聊。」佟宛道。

胤禛親近的笑道:「小二嫂,千萬別讓小廚房做桂花糕,前陣子實在吃膩了。明明九月過去了許久,膳房存的桂花好似用不完一般。」

「桂花糕、茯苓糕、豌豆黃、沙琪瑪、棗泥糕,膳房慣是喜歡做這些。若不是特意提,他們全拿這些堵人。總歸是常做的,手藝練,挑不出病。四弟放心吧,毓慶宮的小廚房別的不行,做糕點的花樣可多了。」佟宛笑瞇瞇道。

胤禛和笑的一樣,角的梨渦不小心樂的出來:「小二嫂最疼我的。」

「要點臉吧,你小二嫂是惦記著孤,才特意去整吃的。你是順帶的,別給自己臉上金。」胤礽吃醋道。

Advertisement

胤禛不以為意:「二哥吃醋了。行行行,我是順帶的,二哥是小二嫂的心上人。」

「這是自然。」胤礽驕傲道。

兄弟倆兒沒正行的說著話,佟宛聽著心裡又甜又,索走人。

屋裡隻剩下胤礽、胤禛兩人後,他們頓時嚴肅正經起來。

男人在一起,聊的都是正事。他們不是紈絝子弟,賭嗜酒好,談別的沒啥意思。

「這個點兒你特意過來,是為了水利的事?」胤礽一猜就準。

胤禛點頭:「這雨天還有的下,洪澇災害是必然的,隻看是大是小。不論如何,每天旱災洪水,都讓百姓苦、朝廷煩憂。前些年大清四征戰、鎮不臣之族,國庫銀兩都擱軍中去了,是沒法兒的事。自從準噶爾平了,軍中撥款了許多。寬餘出來的銀子,應當可以撥到治理水利上去。」

胤礽手緩緩的敲著桌麵,頗有節奏。

他擰眉道:「是因為孤總理水利事務,你才往這兒想的?」

「我本來就是二哥的幫手不是?況且,水利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兒,我幫著二哥也沒錯。」胤禛理直氣壯道。

大清的窟窿多,他如今年紀尚小,不可能事事完善,讓大清無一不好。

既然他如今在戶部行走,對國庫銀兩走向頗為瞭解,不如一切輔佐胤礽的路子,讓胤礽功績出彩,穩固太子之位。

胤礽心裡:「四弟待孤的心,赤誠。」

「二哥疼我,我不是不知。就是一母同胞的兄弟之間,還未必能有我和二哥這樣的好。」胤禛真心道。

胤礽用力拍拍他的肩膀:「好聽的話,孤不多說。孤是想把水利做好,不負皇阿瑪期。有四弟襄助,定然能做利國利民之事。到時候功德功勞,必然不四弟的。」

Advertisement

「我信二哥!老三最近總在我麵前晃悠炫耀,不就是參加了孔廟重修麼,文人對他親近非凡。等我幫二哥做好事,那也是再添功績的。」胤禛依舊看胤祉不順眼。

胤礽道:「在外人麵前,還是得敬重兄長的。」

胤禛笑道:「在二哥這兒,我可以隨心所言。」

胤礽角勾起,不再提胤禛和胤祉不對付的事兒。

畢竟,他是個護短的。肯定不會為了胤祉,而怪責胤禛。

胤禛懂胤礽的意思,同樣略過不提。

他道:「上回不是同皇阿瑪上摺子,請皇阿瑪讓那些借了國庫銀子的人還欠銀麼。當時,皇阿瑪說茲事大、牽連過廣,不能手段強,以免引起反彈,讓朝堂震。現在一年多過去了,除了當時還清了的,後來陸陸續續有幾家張著還了些。但和那些大戶比,這還的人之又。」

「所以,你是又把主意打到他們頭上去了?」胤礽瞭然道。

一向正經嚴肅的四阿哥,難得目出狡詐之意。

「本就是國庫的錢,借他們這麼多年該吐出來了。不但如此,還得連本帶利的還回來。算算十幾年的老賬,甚至還有二十多年的,這利息都是一大筆銀子。」胤禛的胃口真大。

胤礽眼睛亮了亮:「四弟這回下手有些狠了。」

「農家還有過年養了豬宰了吃的道理,他們自個兒喂了肚子,不怪咱們拿他們下手。大清給朝臣的俸祿不,逢年過節還有補。再者,誰家沒養了些門人、親戚,開鋪子買良田的,正規經營都能獲利不。奈何他們吃相難看,一不小心吃撐了,我自然得給他們割割胃。」胤禛道。

胤礽恨不得和他拍掌相擊,心中贊同不已。

Advertisement

其實,他前些年也有這想法。可太子的位子好是好,地位尊崇,卻不能行事太多嚴苛腥。

嚴厲霸道的君王,寬和大度的儲君,纔是最好的搭配。

想要和朝臣翻臉,胤礽隻能等他上位之後再做。現在,他必須是個禮賢下士的寬和太子。

胤禛懂胤礽的為難,所以他自願去當胤礽手裡的刀,為他砍去前路的荊棘。

都是兄弟,為的都是大清,他做個被人罵的惡人又如何。隻要他的皇阿瑪、兄長,還有百姓懂他的心,就夠了。

至於吸國庫、欺百姓的大臣,管他們死活去,都是自作孽。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