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清穿之太子寵妃 第二百二十九章 皇家樂事

《清穿之太子寵妃》 第二百二十九章 皇家樂事

不知道是康熙謊話說的太真,還是上天藉此真有預示。

在他年底封筆前給佟瑞塔、佟啟年兄弟封了伯爵,又給佟瑞塔、多蘭賜婚當天晚上,真的夢見了一個黑熊手拿長斧在眾軍圍困之中,把他安全救出。

佟瑞塔十八般武藝樣樣俱全,最擅長的就是長斧。

康熙翌日清晨醒來之後,回憶著夢境,越想越覺得佟瑞塔是他的福將。

沒道理他兒子能娶個福星,他就不能有福將啊。

解決了佟瑞塔的婚事之後,康熙趁著給宗室子弟指婚的時候,一併把烏蘭給嫁出去了。

對胤礽沒了念想的烏蘭,還算是乖巧。

太後心,念著烏蘭沒有做錯事,對還算不錯。

後宮的嬪妃們看太後不冷著烏蘭,來寧壽宮時會和搭上幾句話,不至於冷落

在紫城經歷了短暫的人冷暖後,烏蘭還是那個驕傲的草原郡主,隻是多了幾分謹慎和守規矩。

康熙已經嫁出去三個兒了,嬪妃裡有兒的不在數。

想著烏蘭是蒙古姑娘,宮裡的格格註定要嫁去蒙古,貴妃做主讓烏蘭和這些格格們時常走,就當是讓格格們提前去適應一番。

烏蘭經了太後點撥,投桃報李的給格格們說些草原上的忌諱和注意。意外之下,倒是讓康熙剩下的這些兒們,往後嫁去蒙古遭了些罪。

畢竟,一無所知的嫁去一個地方,和提前有了瞭解再去,心裡的底氣是不一樣的。

佟宛去寧壽宮時,聽太後隨口說了一,便提到可以讓格格們和阿哥們一起練武。不說能夠一手舉起一個鼎,隻是騎馬箭能夠應付一二。

太後允了,連帶康熙一起有些懊悔,以前怎麼沒想到這些。

以前隻想著讓格格們在宮裡過的舒服,出嫁給個好嫁妝就行。至於們去蒙古的適應,還真沒有想過。

Advertisement

畢竟是要帶著大批奴才過去的,可奴纔再有用,主子立不起來也不行。

佟宛隨口一提,意外得了嬪妃們的謝。

烏蘭嫁的人是個****的嫡次子,為人單純,頗有上進心。

太後將他和他額娘召進宮時,母子二人意外的都看中了笑容活力滿滿的烏蘭。

這樣的天作之合,康熙指起婚來很是爽快。

康熙三十年就這麼過去了,風調雨順的,除了胤礽替康熙擋了反賊一刀,可謂是事事如意。

在除夕宴席上,大福晉聞了魚味,意外反嘔,被太醫診出有孕三個月,讓康熙和太後更是笑開了花。

惠妃笑合不攏道:「雙喜臨門啊!」

太醫特意叮囑,讓大福晉好好養子,不間斷的有了三胎,這第四胎來的太快,子有點不住。

胤礽今年抱著龍胎來赴宴的,他懷裡抱著大胖閨,弘昭坐在康熙懷裡,風頭無兩。

有子萬事足的胤礽,見胤褆笑的傻呼呼的,心裡半分不嫉妒。

哪怕大福晉這回懷的是個男胎,那也不是皇長孫了。

胤礽在惠妃樂完後,誠意十足的對胤褆道:「孤祝大哥心想事,大哥、大嫂早得貴子。」

胤褆意外的著含笑如玉的胤礽,一肚子壞水的太子難得對他說這麼好聽的話,著實讓他寵若驚。

新年裡心好的冒泡的康熙,在正月初四的時候,忍不住在乾清門召大學士九卿等談音樂、數學原理。

被召進宮的大臣們,在家裡過年過的好好的,突然被傳召陪著康熙樂嗬,隻能讓家裡人待客,自己進宮了。

這是聖寵,值得炫耀的事,過年休沐比之算不得什麼。

康熙涉獵的東西十分多,他不僅勤政,對其他領域都有涉及,且知之並不淺,反而大多頗為通。

Advertisement

康熙道:「樂律聲音高下,迴圈相生,復還本音,必須隔八。」

為了證明自己說的不錯,他命樂人取來笛和瑟相繼審音,至第八聲仍還本音。

樂事和政事無關,大臣們不用繃著神經,他們放鬆的和康熙探討爭論著。

一時之間,乾清門竹之聲悅耳。

居高位之人的心氣魄總是比樂人更大,以康熙為首大臣輔之的奏樂,氣勢恢宏,聽之令人遐邇。

彈奏了幾波後,康熙命宮婢上茶和點心。

他和大臣們吃吃點心,說說家常話,又想起了談論數學。

「圓徑一尺圍當(即圓周率)三尺一寸四分一厘有奇。朕觀線表中半徑勾法,極其微,凡圓者可以方算,開方方法就從此出。」康熙拿著紙筆,說到就提筆算給大臣們看。

他一一進行驗算,沒有一不相符。

博得大臣們一眾崇拜敬佩的眼神和稱讚,讓他心裡好不舒暢。

帝王也是要人吹捧的,特別是真心實意的讚譽。

大臣們清楚自己來是為了捧哏,自然是以康熙為主場,任由他揮發自己的才華。

「算數,你們不要忽視了這一塊。河道閘門流水,也可算出晝夜所流分數。如先量閘口寬窄,計算出一秒所流多,積至一晝夜,所流的總量,就可以計算出來。」康熙研究數學,歸到底還是用於民政。

他生怕有的大臣們聽不懂或是不信,特命梁九功取來測日晷表,以筆畫標,指出正午日影的位置,令各位大臣等候觀看。

一群人坐在那兒看著,到中午時,日影與畫標果然合在一

對歷算學深有研究的梅文鼎,當場奏道:「臣今日仰承聖訓,真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到不勝歡慶。」

其餘大臣,紛紛複議,誠心不已。

梅文鼎對歷算學深有研究,康熙帝對他在天文、數學上的研究,十分重視。

不但如此,康熙閑暇之時,還隨梅文鼎一起討論瞭如何修訂曆法,並且進行實際觀測。

所以,梅文鼎能帶頭誠懇的誇讚他,康熙打心底裡得意萬分。

他雖是個好的帝王,可在數學這塊兒,還是梅文鼎等專研究此的臣子更為通。

能得行人的認可並且崇拜,值得康熙自得許久。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