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一開口,就立意高大。
除了康熙和胤礽,所有人都被震得不敢開口。
尤其的胤褆,作為老大,他的危機十分嚴重。
胤禛還小,康熙在心裡把他當個半大的孩子。無論他做什麼,作為父親的,都會鼓勵他。
「試出了結果嗎?」康熙道。
「略有小,但仍在實驗,不敢上報。」胤禛寡言道。
胤褆道:「有什麼不敢說的。反正是在你自己的莊子上,隨便弄些東西,哪怕是無用的,誰又能說你什麼。」
胤禛靦腆的低下頭:「倒不是怕旁人說,隻是擔心讓皇阿瑪有了期待,又失了。」
「四弟不想讓皇阿瑪分心,一片孝心可鑒。」胤礽在邊上跟著道。
剛被胤祉氣的肝疼的康熙,頓時覺得心裡暖和和的,很是熨帖。
兒子生多了,大部分還是乖巧的,這就很好。
「既然這回保願意讓朕來這個莊子,顯然還是略有所的。」康熙眼裡滿是讚許。
胤禛在胤礽支援的眼神下,站到康熙邊,和他仔細說起這大半年來的收穫。
「兒子讓人栽種的兩種糧食,一類名為玉米,一類名為土豆。都是從南洋傳來的,湯若也說是他們那兒的主食,食用上麵不用擔心。」胤禛道。
在康熙極有興趣的眼神下,胤禛繼續道:「其中,玉米分為夏播和秋播,有一年二和一年三的。兒子在文獻上查過,元朝和前朝都曾栽培過,不過不曾推廣,知道的人甚。」
「土豆也是高產作,可以旱地栽培,不需要大量的水,適合乾旱地區。前朝末年也曾被引進,可惜同樣不曾被農戶推廣。這批土豆,兒子才讓人種下,大約在明年二、三月份能收穫。不過,春季、夏季同樣都能栽種。」
胤禛說的頭頭是道,顯然是真的對這件事時刻關注著。
康熙突然想到:「那這玉米,應當收穫過一次了吧。」
「皇阿瑪明智,確實是收穫過一次。一共種了三畝地,各自種植方法略有偏差,種出的果實也有些不同。但,總的收頗為喜人,且味道很是不錯。二哥還讓人將玉米曬乾了,磨,做玉米麪,不論怎麼做都好吃。」胤禛不忘提到胤礽。
康熙故作生氣:「那怎麼沒給朕呈上一份。」
「皇阿瑪尊貴之軀,這東西沒確保無誤,不敢讓您嘗啊!」胤礽語氣親昵道。
康熙被他逗笑:「連你都說味道不錯,定然是沒問題的。」
「偶爾吃吃是,但當主食,兒子還是不能習慣的。」胤礽道。
康熙沒好氣的看著他寵大的挑的兒子:「飢荒中的百姓,可顧不得這些。隻要能填飽肚子,易儲存,這就是他們的命。你這莊子,得給朕了,朕會讓人繼續跟蹤的。」
他轉頭又對胤禛道:「當然,這莊子的佃農和其他人也都留著。有些人應當是你和保特意尋來的,民間出高人,朕是知道的。」
如此一來,引進南洋食過了明路,如果當真能,必然記胤礽和胤禛大功一件。
佟宛跟在後麵聽著,心裡高興的噗通直跳。
依著現在康熙疼胤礽的勁兒,這功勞保準穩穩的扣在胤礽上,胤禛隻能沾個邊兒。
救天下百姓一命的功勞,是胤礽最穩妥的護符。
至於玉米和土豆,不是佟宛對胤礽兄弟倆兒盲目自信,相信這兩人不會做沒有把握的事。
都是康熙兒子裡的佼佼者,天下能勝過他們兩人的沒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