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亂世梟雄 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 朱粲的王宮和李世民

《亂世梟雄》 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 朱粲的王宮和李世民

徐世績帶領瓦崗營攻下竹縣城的消息傳出去之後,竹縣境的七個豪族除了隨著洪一波逃走的施家之外,其他六個豪族的族長一大早便帶著糧草來到竹縣城,對遠東軍表示效忠。

而城城外的百姓聽說佔領縣城的是傳說中的遠東軍之後,本沒有半點恐慌,反而欣喜之餘,充滿了各種期待。

早在五年前,王君臨便和聶小雨制定了面對整個天下各郡縣的意識形態領域鬥爭的計劃,而且這個計劃在小雨劇院、軍府等勢力的大力推下,效果非常明顯。

去年王君臨只用了五六萬人馬在短短的兩三個月便顛覆了坐擁四十萬大軍的李、翟讓瓦崗勢力,意識形態領域的勝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簡而言之,當時瓦崗勢力治下的絕大多數百姓,甚至是不士兵都心向著遠東軍,甚至崇拜著秦安王王君臨,這種況下瓦崗軍能夠取得勝利纔是怪事。

但是因爲李淵和李世民的明,甚至察覺到了王君臨在意識形態領域的鬥爭,對此做了非常多的防範,比如小雨劇院在河東和關中幾乎被強制絕,關於遠東軍治下的一些好話也被嚴傳說,甚至李世民讓人泡製不關於遠東軍的惡形惡事,在李淵治下的一些百姓和麾下將士中廣爲流傳。

所以,遠東軍在河東和關中的意識形態領域鬥爭取得的果非常有限,這也是從去年秋天到今年初春這近半年遠東軍與李淵集團的大戰中,後者治下百姓並沒有被遠東軍廣泛發或者利用,從而在部給李家軍拖後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在朱粲的地盤上,遠東軍意識形態領域鬥爭的效果甚至比當初瓦崗軍治下的還要好,可以說如今朱粲治下漢中和冠軍兩郡治下百姓都在盼著遠東軍的到來,在他們心中遠東軍甚至是上天派來的天軍,是人民子弟兵,代表著生活好的希

Advertisement

而當遠東軍佔領了竹縣後秋毫無犯,對百姓沒有任何傷害不說,即使採購什麼東西也是按照市場價格付足了銀錢。甚至連六個豪族送來的糧草都是以正常價格付了銀錢。

所以,在軍事上佔領竹縣城之後,徐世績沒有遇到任何的阻礙,便非常輕鬆的控制了整個竹縣城。

………

………

漢中,略縣城。

“遠東軍好快的速度,那徐世績竟然帶領六萬人馬穿過山,攻下了竹縣。”唐軍大營之中,李世民拿著信使送來的報,眉頭蹙,神凝重。

“二公子,遠東軍出現在朱粲的後方冠軍郡自然是與我們搶食,但是對我們眼前的戰爭倒是有利。”長孫無忌思考半響突然說道。

“這倒也是。”李世民微微頷首,表示同意,顯然他也想到了這一點:“北邊有我唐軍,南邊有遠東軍,不說一個小小的朱粲,即使是南方已經建樑稱帝的蕭銑恐怕也會發慌。”

長孫無忌慨道:“朱粲自己都已經驚慌,他麾下人馬可想而知,我們要速戰速決,搶在遠東軍之前,佔領川蜀更多的地盤才行。”

李世民點了點頭,但又搖了搖頭道:“搶佔更多的地盤這自然沒有錯,但是若是不能將那徐世績帶領的遠東軍瓦崗營重創,我們在川蜀的後續計劃恐怕會很難展開,而且還會隨時到威脅。”

長孫無忌眸中一閃,道:“二公子以爲相比搶佔更多的郡縣,重創遠東軍瓦崗營更加重要?”

李世民點頭道:“沒錯,在河東輸給了尉遲敬德、李靖等人帶領的遠東軍,一是李靖這賊在我邊跟過一段時間,對我非常悉,讓我中了李靖的計,二是對方當時兵馬衆多,三是當時面對的是遠東軍的老虎營、鐵槍營和鐵錘營,這都是遠東軍的老營。”

Advertisement

“可是,如今面對的是才投效遠東軍不到一年有瓦崗營,而且我們的兵力又比對方多,若是不抓住這個機會滅了這支遠東軍,以後這種機會恐怕再難出現了,更何況只有滅了這隻遠東軍,我們才能徹底的控制川蜀之地,徹底將關中和川蜀相連,打下這帝王基業。”

長孫無忌凝重道:“二公子所言有理,可問題是那徐世績雖然是王君臨的手下敗將,但是當年可是瓦崗營的兵馬大元帥,以知兵、懂兵、善於用兵名揚天下,並不好對付,如今又有了遠東軍的火藥武、鋼板甲等好東西,恐怕更不好打了。”

“朱粲還有近十萬大軍,若是我與朱粲聯手……”李世民卻一臉竹。

長孫無忌怔了一下,目一閃,鄭重道:“只是朱粲此人未必相信我們。”

李世民笑道:“朱粲兩頭同時被我們和遠東軍打,心中定是恐慌絕得很,而王君臨早就放出話來,要活捉朱粲將其千刀萬剮,這樣一來便斷了朱粲投降遠東軍的可能,而我若是能夠給他一條活路,甚至許諾給他榮華富貴,他未必就不會同意。”

說到這裡,李世民上前拍了一拍長孫無忌的肩膀,又道:“當然,朱粲此人是食人惡魔,就是一個瘋子,有些事未必就會按正常人的想法來做,所以這件事需要無忌親自走一趟,我才放心。”

長孫無忌心中有些擔憂,但是他行事向來果斷,而且考慮問題非常理智,知道李世民既然已經提出來了,他便沒有了拒絕的餘地,所以便立刻拱手道:“二公子放心,無忌必定說服那朱粲與我們唐軍聯手,共同對付遠東軍的瓦崗營。”

…………

Advertisement

…………

徐世績知道眼下是與李世民帶領的唐軍搶時間,所以在攻佔竹縣城之後的第二天,便留下三千人守竹縣城,他帶領三萬騎兵和兩萬步兵直接殺往冠軍郡城。另外還有七千步兵被他留在了魔鬼關。

而狂鳥帶領的兩千多馬賊卻在昨天晚上攻打竹縣城之前,便奉徐世績的命令,悄然離開大隊,不知所蹤。

………

………

就在徐世績帶領大軍以不不慢的速度前往冠軍郡的時候,冠軍郡城卻已經謠言四起,人心浮,暗流涌

“秦安王爺的大軍來了,竹縣城一夜之間便被遠東軍拿下了。”

“聽說遠東軍在竹縣城開倉放糧,百姓都領到了糧食,已經開始分田地。”

“我也聽說了,只要我們在秦安王爺的治下,便不用怕有賊兵打進來,還會分給我們這些苦哈哈的田地,一想那日子,我覺整個人都燒起來了。”

這些是在冠軍郡百姓中這兩天流傳開來的說法。

而在冠軍郡的朱家軍將士中則有另外一些說法在暗中人傳人,一兩天之間便傳遍了整個軍營。

“遠東軍天下無敵,北邊來打我們的李世民就是遠東軍的手下敗將,李家連河東七個郡都被遠東軍搶走了,這李世民是被趕到我們這來打我們的。”

竹縣城我去過,城牆不比郡城矮,人馬也有一萬多,比我們不了多,我們這郡城能守住纔怪。”

“可不是嗎?魔鬼關那多險峻啊!聽說那王小二將軍帶領一萬人在不到一個時辰便被遠東軍全部殺了,而且還嚇得屎尿流啊!”

……

……

不管是在冠軍郡百姓之中的謠言說法,還是在城朱家軍軍營之中的說法,竟然在短短的一兩天時間便傳得沸沸揚揚,煞有其事,這自然是不正常的,或者說是有原因的。

Advertisement

所謂三人虎,傳得多了,特別是當所有人都在說這些話的時候,便會不知不覺中有越來越多的人相信這是真的,更何況這些話中本來大多數就是真的,只是有些誇張而已。

當然,城的百姓和將士能夠在如此短時間相信這些話,本原因還是遠東軍在意識形態領域的鬥爭早就佔領了冠軍郡的原因。

所以,在短短的這一兩天時間中,冠軍郡城的百姓便幾乎全部在盼著遠東軍的到來,而士兵們則是已經極度厭戰,每個人都相信吃人魔王朱粲覆滅在即,沒有人再想爲朱粲賣命。

而隨著謠言越傳越厲害,不斷出現,城中的一些豪族和稍有勢力的人便有了些其他心思,而當他們出現一些心思的時候,便很快就有神人主找上門來與他們一拍即合。

而士兵們更是暗中的藏匿武爲逃兵。

儘管守將趙長樹杖斃了近百名逃兵,但還是不斷有逃兵出現,而且謠言引發的逃亡風越演越烈,短短兩天時間,城的朱家士兵便有一半逃亡,而三萬守軍在短短的兩天也只剩下一萬多人。

………

………

冠軍郡城逃兵熱愈演愈烈之時,城某個巷子深一座大宅正在暗中召見城中幾個大族的族長和三個幫派的主事之人謀大事。

顯然,城中的謠言都是沈帶領軍府和小雨劇院的人整出來的。

說實話,沈最開始本來只想著能夠搖一下城朱家軍的軍心,降低一下對方的士氣,沒想到效果這麼好,直接讓朱家軍的一半士兵了逃兵了。

這讓沈有了一個更加大膽的想法:他要在徐世績的大軍到來之前,便兵不刃的拿下這冠軍郡城。

他的底氣除了眼下冠軍城中朱家軍自況之外,還因爲他在城中有軍府、小雨劇院和武林公會的人手近千名,若是再將投效的幾個大族和幫派人手加起來,能夠聚集至五千人。

這五千人若是在平時還不足以顛覆朱家軍在冠軍城的統治,但眼下城朱家軍自況已經非常糟糕,這讓沈看到了希

更何況,還有施家的家主帶領一千多人跟隨從竹城守瘵洪一波逃到了冠軍郡城之中,並且得到了洪一波和趙長樹的信任。

的計劃首先是從刺殺開始,他親自帶領一幫高手刺殺朱家軍死忠將,這個計劃進行得出奇的順利,一夜之間,朱家軍死忠於朱粲的將便死了一半,而當很多朱家軍士兵沒有了將的約束之後,要不爲逃兵,要不爲一盤散沙。

所以,當沈在施家一千多人當應的況下,帶領五千人突然起事的時候,過程順利的讓人難以置信。

………

………

在第二天上午,冠軍郡城外出現了一支軍隊,隊伍整齊,長矛如林,盔甲鮮明,赤大隋旗幟在風中飄舞,在一面大旗上,赤的旗面寫著“瓦崗營”三個大字。

這正是徐世績和程咬金帶領瓦崗營打來了,就在徐世績正準備先向城頭施,然後勸降,再準備以拋石機和火藥包進行心理恐嚇戰的時候,城門突然從裡面打開了,沈帶領一支人馬走了出來。

徐世績自然是認識沈的,怔了一下之後,想到某種可能,渾一震:“沈大人,你別告訴我,這冠軍郡城你已經拿下了?”

笑道:“徐將軍,說實話,立下這件大功之前,我也沒有想到如此輕易的便拿下了朱粲的一個郡城。”

徐世績頗有些鬱悶的拍了一下腦袋,旁邊程咬金更是鬱悶的說道:“我說沈大人,我們瓦崗營想要立一些功勞怎麼就這麼難呢!這朱粲總共就兩個郡,你們軍府便已經拿下了一個郡城。”

笑道:“這不是還有漢中郡呢!再說王爺早有待,活捉朱粲本人才是最大的功勞,而在漢中除了朱粲之外,還有李世民帶領的唐軍,徐將軍和程將軍要是能夠在川蜀這地方滅了李世民,那纔是立下了天大的功勞。”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