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亂世梟雄 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閃電戰與黑色鑰匙

《亂世梟雄》 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閃電戰與黑色鑰匙

朔州城西南方三十里外大營,王君臨一行只剩下兩萬人正在此休整。

此時,王君臨正在帥帳前空地上,帶著幾個人進行天燒烤。

只不過除了一萬多大軍之外,他邊只剩下沈果兒、春秋谷主、蟲妖三人及一千親兵,羅士信和武四帶領八萬大軍已經在昨晚上從此大營神消失。

沈果兒練的將一把羊串烤好,分別給王君臨、春秋谷主和蟲妖分了一部分,自己只拿著一串,一邊吃一邊問道:“王爺,果兒心中一直有個疑問,想請王爺解。”

“果兒你這丫頭有什麼疑問?”沒有太多下面人在場的時候,王君臨和沈果兒比較隨意,此時他有些嫌棄的將沈果兒遞過來的烤吃完,心中暗自嘀咕著雖然有了從西域找來的孜然,但是沒有了辣椒,這烤吃起來還是不夠味,不過癮。

沈果兒看出了王君臨對烤味道的不滿,更加認真繼續烤的同時,又說道:“這條山道的出口竟然藏是一個山,果兒派了上千探子都沒有找到這條道,不想王爺只是在山頭看了一眼,便知道如此的山道,實在是讓果兒驚訝。”

“這事啊!有些玄幻。”王君臨笑了笑,心想這話沒法回答,總不能說那個山道連同那條道在後世被開發了旅遊景點,自己剛好在這裡玩過,那天站在那山頭上突然認出了地形,想起了這事。

沈果兒這些年在王君臨和聶小雨上見了太多有些玄幻的事,心中一驚的同時,立刻便不問了,而是說道:“王爺,呂梁山脈另一邊兩個郡因爲與馬邑郡隔著山脈,大軍難以過去,必須要繞行。據軍府探子報,郡城和縣城的李家守軍一直比較懈怠。此外,每個郡城和縣裡面都已經有我們的應。而羅士信和武四他們的八萬鐵騎將會兵分兩路,同時向呂梁和忻口兩郡進攻,肯定能夠打對方一個猝不及防,想來這兩郡之地必定能夠拿下。”

Advertisement

王君臨將最後一串吃進肚子,將籤子遞給沈果兒,微微頷首,表示肯定,但卻又搖了搖頭說道:“打仗的時候任何況或者意外都可能發生,我們也不能保證這兩個郡都能夠攻下來。”

…………

…………

八萬鐵騎浩浩,從呂梁山脈中突然鑽出,一人兩馬,出了山脈之後,武四和羅士信便各自帶領所屬四萬人馬兵分兩路,以極快的速度分別向忻口郡和呂梁郡疾馳而去。

戰馬羣在原野上狂奔,每過半個時辰,騎士就在馬背上上下翻飛,從一匹戰馬的背上跳躍到自己的另一匹戰馬背上,戰馬腳步不停,從前天傍晚到第二天凌晨,羅士信統領的旋風營大軍就已經到了距離呂梁山近兩百里外的呂梁郡城附近。

對這兩郡的守軍來說,本來就是猝不及防,他們從沒有想過呂梁山的另一邊正在攻打朔州的遠東軍,突然出現在呂梁郡和忻口郡,要知道千百年來,也只是極數人從朔州翻過呂梁山到達這兩郡之地,從來沒有過大批軍隊橫穿呂梁山脈,更不用說足足八萬騎兵翻山而來。

正如沈果兒所說,這兩郡因爲有呂梁山天險可依,又得知遠東軍遠在朔州城外,所以這兩郡的郡城和縣城的將戍卒已經喪失警惕,以軍府探子和高手的能力,大膽行兇,冒名城,要誑開城門揮軍直並不難。

八萬騎兵是輕騎趕來,既無輜重、也沒有攻城械,唯一的選擇只能是速戰速決,王君臨用了軍府、武林公會、小雨劇院幾乎所有的力量,甚至以自己爲餌,帶著一萬多人待在十萬人的大營中,並擺在朔州城外三十里,在軍府人員將李神通派遣的所有探子全部殺死或者到遠之後,在夜晚神不知鬼不覺的讓武四和羅士信帶領八萬人馬,走呂梁山道,突然殺到了呂梁郡和忻口郡。

Advertisement

同時,出麾下最強大的刺客和探子力量將朔州境各郡縣城鬧得人心惶惶,讓李神通深信王君臨的目標還是朔州,然後是太原府。

此外,還用了李神通藏近數年的高級暗子,讓李神通麾下報系統和探子反應遲鈍,未能在第一時間弄清楚況。

這種種謀劃,可謂是用盡了手段和手中力量,但最多也只爭取到一天時間。

畢竟有八萬人馬,藏不了行藏,只要李家軍反應過來,李家在呂梁郡和忻口郡所有軍事力量反應過來,便絕對不會給他們突襲這兩郡時間的。

所以,王君臨只能創造一個不可能的奇蹟,在一天之,攻克兩郡之地。否則便只好讓八萬人馬順著來路回到朔州,繼續攻打明顯準備非常充分的朔州城。

事實證明,和軍府之前調查分析結果一樣,忻口郡和呂梁郡中大部分將和士兵非常懈怠,

因爲,兩郡的郡城和四個主要縣城輕易便被攻破了。

…………

…………

五百名穿李家軍裝束的旋風營騎兵來到呂梁郡城五百步外時,才被呂梁郡城牆上的守軍發現端倪,然後吹響了急促的號角聲時,當看守城門的二十名士兵在夥長的帶領下準備關城門時,提前潛進來的軍府殺手和武林公會的高手便開始手,輕易便殺了二十名士兵,並且將反應不算慢,急趕而來的近千守軍死死擋住了不長的時間。

而等這不長的時間還沒有過去,那五百名裝扮李家軍的旋風營騎兵已經猶如一洪流一般衝了進來,死死的守住了城門。

與此同時,藏在兩裡之外的兩萬名同樣穿李家軍軍服盔甲的旋風營鐵騎全力向呂梁郡城衝來。

Advertisement

兩裡地只是一千米而已,對於全速衝刺的騎兵來說,一分鐘不到便已經衝了過來,而這時,呂梁郡城守軍才徹底對五百死守城門的旋風營騎兵展開圍殺。

結果可想而知,五百騎兵突然讓開道路,勇猛無比的羅士信帶領兩萬鐵騎就這樣從城門口席捲過來,一路上人喊馬嘶,蹄聲如雷,咆哮聲震耳襲。

…………

…………

突然到來的戰讓整個呂梁郡城已陷一片混當中,百姓們滿街奔逃,商販們門窗閉,到都是騎著高頭大馬,穿自家軍隊盔甲的軍服的遠東軍戰士,在呂梁城中橫衝直撞。

旋風營強大的戰力,再加上一方有備而來,另一方猝不及防,即使呂梁郡城中有郡兵三萬,兵力人數並不,但戰爭持續了半天時間便已經大結束。

呂梁郡城三萬守軍死了近半,一萬左右的人投降且被繳械,另有數千潰兵逃走。

而羅士信帶領的旋風營騎兵戰損不到一千人。

就在呂梁郡城百姓以爲這些遠東軍士兵會和這些年他們遇到過的兵或者賊軍那樣,攻下城之後便殺人、放火,鋼刀見人就砍,長槍見人就刺,見到人就上,見到東西就搶的時候,事實結果卻大相徑庭。

接下來,關閉城門,止出,兩萬兵力上了城牆,開始佈防,兩個城門各有五百人看守,一千人看守俘虜,一千人充當執法隊,開始全城巡邏維持秩序,七千人上了城頭,另外一萬人直接出城,向其他縣城疾馳而去。

再加上軍府探子和小雨劇院強大的宣傳引導能力幫助之下,傍晚的時候,呂梁郡城已經大恢復秩序,普通窮苦百姓已經不害怕遠東軍,反而是城宦貴族依然充滿戒心,閉門不敢出來,街巷之中極爲冷清。

Advertisement

同一時間,同樣的手段,同樣的打法,類似的一幕,分別在呂梁郡城的四個縣城,以及忻口郡城及四個縣城中發生。

只不過,相比攻打呂梁郡城,出的兵力、順利程度和所用時間,戰損人數有所不同而已。且忻口郡有兩個縣城和呂梁郡有一個縣城攻城失敗。

這三個縣城攻城失敗,主要原因是這三個縣城相比郡城和其他縣城要更加深河東腹地,遠了近百里的距離,從而被提前發現,有所準備不說,還來了援軍,所以才失敗。

事實上這四個縣城被拿下的功率本來就比這兩郡的其它郡縣城了太多,所以這種況王君臨和沈果兒、羅士信、武四等人提前便已經推衍過,也早有預料且做了相應的預案————將其他兩個郡城七個縣城攻打下來之後,立刻留下必要守城人員,多餘的兵力立刻去攻打這三個縣城,而且是不計火藥包的損失。

攻打三個縣城,在不計火藥包損失的況下,軍中又有王君臨特意調派來的一些蛇島上聶小雨親自訓練的死士,上穿著死士盔甲上,最後的結果是各自以十幾名死士爲代價,將這三個縣城的一截城牆被炸燬,然後佔領了這三個縣城。

至此,在短短的一天時間中,河東李淵集團治下的呂梁郡和忻口郡便被遠東軍佔領。

…………

…………

圍繞著朔州城,方圓百里之,以各種份潛伏散佈著數百名軍府探子和武林公會、小雨劇院的高手員,從忻口郡和呂梁郡急奔而來面見李神通的所有信使全部落在了他們的手中。

所以,在朔州城中一直等著遠東軍來攻城的李神通依然被矇在鼓裡,還在等待遠東軍來攻城,消耗遠東軍兵力之後,再找時機與對方談判,然後將那自稱一號的怪人派過去刺殺王君臨。

………

………

正午時分,豔高照。

十月份的河東,已經能夠到冬天的氣息,寒風呼嘯,吹在臉上凍得生疼。

李神通是李淵的弟弟,在李淵集團中份尊貴,平時可以養尊優,但此時爲河東戰場上統帥,也要經常冒著寒風巡城,唯有休息的時候,可在關起門來,一下特殊待遇。

年齡大了,晚上又沒有休息好,剛剛巡視了一遍城牆,李神通便覺渾疲憊,此時正在城樓上閉目養神。旁邊有幾名親兵和隨從正在銅爐裡面添柴煮茶。

“啓稟大帥!遠東軍始終沒有靜,但我們的探子難以接近對方大營二里以。”一名探子從城外疾馳而來,進了城門,一路被人引著上了城樓,在城樓門口衝著李神通單膝跪地,大聲稟報。

李神通眼睛都沒有睜開,淡淡的說道:“好,再探。傳令下去,每半炷香便派一名探子過來給本帥報告況。”

這名探子離開沒過多久,又一名探子前來,單膝跪地說道:“啓稟大帥,遠東軍依然沒有發兵來攻城的靜。”

李神通猛的睜開雙眼,一臉的疑,說道:“王君臨爲何還不攻城,難道是想直接穿過朔州,去打太原?”

“可是王君臨雖然在戰場上膽子非常大,但並非是狂妄之徒,我帶領十萬兵在他側後,他就放心去直接攻打太原,難道就不怕孤軍深,被我層層大軍耗死?”

“或者說他以爲我唐王大軍和那李之流一樣,以玄霸帶領的五萬人馬就可以顛覆?”

李神通一臉疑,皺眉沉思起來。

半響之後,李神通喃喃自語道:“也只有這一種可能,前些天我一戰輕鬆輸給羅士信那小兒,讓王君臨對我的輕視的同時,也對我軍戰力越加輕視了。”

“應該就是這樣,畢竟我一直表現得畏手畏腳,又連連失利。”

這樣想著,李神通剛纔產生的疑便又煙消雲散。

然而,就在這時,又有探子前來稟報道:“大帥,黃將軍讓卑職稟報大帥,況有些不妙。”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