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二百三十六【故人故事】

《朕》 二百三十六【故人故事】

,朕

費氏家奴奔走相告,不論丫鬟婆子,還是小廝蒼頭,全都放下活計跑來候著。

他們早就聽到風聲,但一直不敢確信。

老三費映珂院里的家奴,日子過得最為艱難,主母輒克扣打罵。只要離了這里能活命,他們絕對不可能再留下,今后給再多工資都不會留下!

可此時此刻,費映珂卻對家奴們說:“你們的月錢,都是被老五爺克扣的,快快隨我去抓人!”

“有怨報怨,有仇報仇,跟我去抓人啊!”費映玘同樣在自己的院呼喊。

兩兄弟這麼著急分家,是怕時間拖久了節外生枝。

他們有著共同的敵人——老五爺!

就是費元祎的心腹家奴“老五”,書,跟著老頭子幾十年。

這幾年,費映環、婁氏夫婦都不在家,老二老三又不費元祎待見。隨著費元祎越來越老糊涂,家奴“老五”簡直囂張跋扈,逐漸接管費家的許多產業,不知暗中貪走了多銀子。

老二、老三漸漸被架空,真真是奴大欺主!

兄弟倆帶著各自院中的家奴,沖進老爺子的拱北苑,見到“老五”的心腹狗子就打。不僅“老五”作威作福,這些狗子家奴同樣如此,平時都不怎麼把兄弟倆放在眼里。

“五爺,你這是要往哪走啊?”

費映珂手持棒,冷笑著看向“老五”。

老五的幾個兒子,都已經做了商鋪掌柜,如今都不在邊護著。這廝見勢不妙,本來打算逃跑,卻被兄弟倆帶人堵個正著,當即跪地磕頭道:“老奴糊涂,老奴糊涂,請兩位主子饒命!”

費映玘攔住想要打人的費映珂,提醒道:“三弟,莫要打死人。瀚哥兒四了告示,不準用私刑,這種人府慢慢審。有瀚哥兒做主,他貪了多銀子,全都得吐出來。為今之要務,是派人接管各產業,保住那些賬冊別被人燒了。”

Advertisement

“對,請農會的老爺們做主,一定要保住賬冊慢慢查!”費映珂點頭道。

兄弟倆將家奴“老五”捆起來,請求農會幫忙接管商號。

至于還在那兒罵人的費元祎,他們都懶得理會。一個被家奴欺瞞的老糊涂,不信兒子,只信外人,早點去死了才好!

老太太依舊在佛堂敲木魚,外面的紛擾與無關,口中一直念誦經文。

就連服侍念佛的婆子,都忍不住出佛堂,趴在院門細聽外面說什麼。聽到可以分田,這婆子喜不自有兩個兒子,還有孫子,都屬于可以分田的家奴。

婆子突然轉向佛堂跪著,無比虔誠道:“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菩薩保佑瀚哥兒長命百歲,保佑老婆子一家都能分到好田……”

景行苑。

費承、費澤、費德,還有幾個曾經跟趙瀚關系較好的家奴,此刻都聚在一起商量今后的出路。

“等分田之后,我就去投奔瀚哥兒,”費德問道,“你們誰愿去?”

費澤說:“我跟費承也要去,你們還有誰去?”

“也我去!”一個費蒙的家奴道。

“同去,同去,瀚哥兒仗義,定還記得舊。”

“對,我也去。”

“我就不去了,我還要幫夫人經營紙槽。”

“我聽說純哥兒都做大了。”

“現在去投奔也不遲,咱們都能寫會算,做事不比那些當的差。”

“……”

突然過來一個差,張口就問:“誰是費承、費澤、費德?”

“我是!”三人齊刷刷站起來。

差拿出一封信說:“這是總鎮的親筆信!”

三人拆開一看,卻是趙瀚讓他們別去吉安府,就在廣信府做預備吏員幫忙辦事。

只要能圓滿完分田工作,就能立即轉為正式吏員。其中考評優秀者,明年夏天就能升,隨軍調去湘南、廣東那邊。

Advertisement

費澤立即抱拳:“一定竭盡全力辦事!”

“告辭!”差抱拳離開。

其實不止鉛山這邊,新占地盤都是如此。

擴張如此快速,吏雖然勉強夠用,但明年還要往外省發展,到那個時候就捉襟見肘了。必須趁著這次分田,培養出更多預備吏員,明年轉正之后,隨經驗富的吏,一起調去廣東、湘南。

這是一種套路,在新占之地吸納人才,通過分田觀察其能力品。大量培養并轉正,等著下一次擴張,新老混雜一起外調升遷。

仿佛滾雪球,越往后面滾得越快越大,并且每年清除一批貪污職者。

不僅琴心、劍膽、酒魄三人,其他家奴同樣可以報名,只不過他們三個肯定升得更快。

前提是,分田工作不能出簍子!

……

趙瀚就是趙言的消息,在鉛山越傳越廣。

費家那些奴仆,但凡跟趙瀚有過接的,都在說自己當初如何如何,早就看出瀚哥兒不是普通人。

就連趙瀚讀含珠書院,在圖書樓里辦手續那位,這幾天都了書院的紅人。

他如今已經是蒙師,也不正經給學生講課,走進教室就開始吹牛:“這位趙先生,當初也在含珠山讀書。他拿著學牌進來,說是要領取書本。為師抬頭一看,恍惚間紫氣盈目,當即便知不是凡人,今后定然大富大貴也!果不其然,僅二三載,已是學富五車。其提出格位論,江西督學主持辯會,駁得含珠山諸生啞口無言,便是書院里的先生都避其鋒芒……”

“先生,”一個學問道,“這個趙先生不是反賊嗎?”

蒙師搖頭晃腦道:“非也,非也。而今朝廷無道,文武百皆昏庸貪婪,天下百姓苦于暴政多時。趙先生不是造反,而是興義師、抗暴政!你們這些學,可知趙先生如何讀書的?每日早起晚睡,可謂手不釋卷,便是吃飯的時候都在讀書!”

Advertisement

連趙瀚自己都不知道,他啥時候這麼努力過?

山長室。

一個差把書信遞給費元祿:“ 請先生轉給鄭如龍。”

費元祿嘆息:“唉,鄭如龍已經過世。”

鄭如龍就是鄭仲夔,費元祿從上饒請來的經師,跟龐春來的私非常切。這封信,也是龐春來寫的,邀請鄭仲夔去吉安那邊做

可惜,鄭仲夔半年前就死了。

至于朱舜水,早就回了家鄉余姚,今年正在經歷浙江荒。

鉛山這邊,是人非矣!

試圖收趙瀚為弟子的蔡懋德,如今已是河南右布政使。

河南旱災嚴重,流寇肆,還要被朝廷攤派重賦,許多州縣十室九空,蔡懋德早就不知道該如何治理。

他試圖招募流民回鄉墾,可每次有流民回來,不是被流寇劫掠,就是被兵搜刮,接下來還有知縣的盤剝。

來來回回兩三次,蔡懋德徹底放棄,干脆整天躲在城里講學,做一個不問世事的糊涂

……

魏劍雄沒有跟費映環去吉安,而是護送陳氏去建昌府跟兒子團聚。

他們抵達后世的鷹潭市之后,便棄船改走道,經東鄉至州,再沿著旴水坐船到建昌府。

“母親!”

費元鑒特地出城迎接,在碼頭上跪地叩拜。

陳氏含淚欣道:“我兒長大了,可以做大事了。”

費元鑒不僅長大了,而且變黑了。他做知縣的時候,不僅經常巡視村鎮,有時還帶著農兵進山剿滅土匪。

江西幾乎每個縣都有山,許多反賊逃進山中為匪。因此知縣的一大職責,就是剿滅山中匪寇,在山民的幫助下,剿匪工作還算比較順利。

母子倆攜手進城,UU看書 www.uukanshu.com進了府衙安頓,一路訴說這幾年經歷的事

Advertisement

費元鑒又把妻兒來,孩子已經快滿周歲。

陳氏頗為歡喜,抱著孩子逗弄,又送了兒媳一副玉鐲。

直至費元鑒的妻子,帶著兒子去喂,屋里只剩母子兩個,陳氏終于忍不住開口:“元鑒,娘有件事,必須跟你說,你聽了莫要發怒。”

費元鑒笑道:“娘說吧。”

陳氏說道:“這次送我到建昌之人,你也看到了,是鵝湖費家的長隨魏劍雄。”

“我認出來了,明天就特地去拜謝。”費元鑒說道。

陳氏說道:“娘年輕時也是宦家的小姐,魏劍雄其實是我家的奴仆。我被打教坊司之后,他找尋數年來到鉛山。我不肯見他,他便在鵝湖做了家奴。這次他回來,又苦纏于我,但我并未應承他什麼。”

費元鑒非常驚訝,沒想到還有這種故事。

不過陳氏并非其生母,甚至養育之恩也只兩三年。他如今已看淡了,嘆息道:“娘若心,可與他去吉安府安家,孩兒并不會阻攔。”

費元鑒還是要面子的,他自己在建昌府家立業,不愿陳氏也在這里改嫁他人。

各不干擾。

而且,陳氏走了也好,費元鑒可以跟曾經的自己徹底分割。他就當自己沒去過鉛山,等有空了,把父母的墳墓也遷來,從今往后,他將是建昌費氏的始祖。

陳氏言又止,只余一聲嘆息。

費元鑒笑著說:“母親過年之后再走吧,讓孩兒略盡孝道。”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