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報信息互意義很重大,鐵公李戰打碎牙齒往肚裡咽。】
張特明確說要建地下機室的時候,李戰就開始冒冷汗了。
馬上換季了,山上的風有些涼意的,尤其在這日薄西山的時分,可那汗水是不斷地從李戰的額頭上冒出來的。
張特見狀連忙問道,“大隊長,你臉很不好還出汗,不舒服嗎?”
一下子沒了幾千萬元錢,換你你能舒服?
“我腦子有點,讓我想想。”李戰擺擺手走到護欄那邊,眺著西邊,真的是日薄西山了,掛在遠山頭上的夕映襯著他的心。
調整了好一陣子,李戰把張特招過來,問這位同齡人,“張參謀,你是技負責人,跟我說說,這個點建起來大概要投多?”
張特從接到任務的時候起就一直在計算,事實上早幾年就有大概的想法了,對預算更是清楚得很,只不過一直在等條件,主要還是沒錢。涉及到電子技,大部分錢花出去都是看不到的。你買個飛機有個飛機在,觀上就不一樣。
“第一期的投沒多大,主要是基建,可以先搭起簡單的框架,後續再慢慢填充,有五百萬應該就夠了,但是我不懂基建,所以沒法預估基建的投。”張特說。
李戰瞪著眼說,“五百萬?”
“是的,想想辦法節省點應該是夠的。”張特說。
五百萬還勉勉強強的意思咯?
李戰真是哭無淚了,他的“228”課題整個全年的預算也就一千多萬,這一下子無端端的沒了一半,這是要他賣飛機的節奏啊!
“要搞這麼大,工作量不小吧,總規劃呢?詳細設計呢?是基建設計就得拉一個團隊來。”李戰說道。
張特靦腆地笑了笑,說,“李大隊,其實很多工作都做得七七八八的了,相關的圖紙我都帶過來了。”
李戰猛地想起了路上張特一直抱著不離手的那隻蠻大的黑碼箱子。
“其實我們這項工作早在零七年底就開始準備了,我當時剛下部隊不久,負責這個項目。不過當時很多條件都還沒,經費也張,所以只做了一些前期研究。後面兩三年慢慢進行了完善和修改,形了現在的方案。”張特解釋道。
我靠,敢是幾年前的大坑啊,然後我傻乎乎的往裡蹦了是吧。
一開始他還奇怪呢,他對電子技這方面是一竅不通的,上級讓他負責此事都著奇怪,現在明白了,人家本不需要他懂,只需要負責掏錢就行了。
他也不想想,如果只需要百八十萬經費,藍空司令部會厚著臉皮打他這麼一個小小大隊長的土豪?
“這麼說,人員是不止你們三位咯?”李戰問道。
張特卻說,“就我們三位的,完第一期建設後,我們三人就可以維持日常的運轉,系統高度自化,一個人就可以完日常工作,我們三班倒很輕鬆。”
看著書卷氣濃重的張特,李戰卻不知道如何接話了。他如果選擇在地方工作,以他的技實力絕對會在短短時間爲財務自由人士,生活必定樂無邊。但是他選擇了從軍。
三人三班倒意味著不會有任何假日,意味著一旦有人生命其他二人就必須要延長工作時間。這裡不是打個電話個外賣半個小時能送到的大城市,而是祖國大陸西部最北邊的荒漠邊緣。面對的是調單一的荒漠,禿禿的丘陵,一層不變的冰冷設備。最大的困難不是工作,而是無窮盡的孤單。
李戰把雜七雜八的念頭拋掉,沉聲說,“張特,北庫場站的條件很艱苦,環境你也看到了,到最近的鎮子也需要一個小時的車程。你們一旦紮下來,要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否則我怕你們扛不下去。”
“李大隊,你儘管放心。來之前我考慮好了,向我們長立了軍令狀,不把北庫中心建起來我不會離開。”張特堅定地說道,很樂觀,笑了笑,又說,“你們能做到的,我也一定能做到。”
李戰很是慨,誰說搞技的沒狼,知識分子狠起來連自己都打。
“好,我們簡單分下工。技方面我不懂,你全權負責,但是戰運用方面得聽我的。”李戰說。
張特說道,“長代過,到了北庫你是我的上級。”
李戰苦笑著說,“我和你實話說了吧,我不知道藍空首長是怎麼考慮的,我本來以爲頂多就是二三百萬的事,想想辦法是能從我的課題經費裡勻一些出來的,有名目在問題不大。”
“可是幾千萬,幾千萬啊,整個課題的預算都沒這麼多。真的不是上面是怎麼想的。”
張特頓時失極了,他對李戰的敬重很大程度上是因爲長說李戰手握空司大課題有很大的資源分配權,尤其是經費方面。在他的想象中,這個很大的分配權應該是數億科研經費的權力的。
萬萬沒有想到就這麼點!
二十一世紀第一個十年即將過去了,張特零幾年還在學校,當時上面撥給國防科大的科研經費就是個龐大的數目,他以爲到了部隊後只會更多,畢竟部隊搞的科研果是要直接轉化爲戰鬥力的。結果到了藍空司令部後才知道什麼理想很滿現實很骨。
好不容易等來個年多金的,你卻說只能解決幾百萬的經費。
“這個,這個,李大隊長,如果只有幾百萬的話,搞完基建後就不夠買設備了,可能基建部分都不一定夠。總規劃上,北庫中心是要爲西部地區的支撐數據中心的。”張特垂頭喪氣地說道,霜打的茄子一樣。
李戰緒也不高,沒想到接到手裡的是這麼大一個麻煩事。他是知道戰報互中心的意義的,未來發展綜合型的作戰指揮報中心甚至能夠作爲三軍聯合指揮中心來用,意義十分重大。
但是,前期需要投的資金已經遠超了他的能力範圍。“228”課題前前後後也搞了有一年的時間了,李戰花掉的經費也就幾百萬,當然是不包括彈藥航油什麼的。本著能省則省的原則,李戰都是掰著手指頭用的。
輒數千萬元錢的投要求,你把手指頭掰斷了都沒用,只會耽誤時間。
可是話說回來,這些況藍空首長會不知道嗎?爲什麼還會把這項任務給他呢?首長的指示神需要揣的,李戰不相信首長們會點將。
想畢,李戰說道,“上級既然把這項任務到了我們手上,張參謀,我問你,你有沒有絕對的信心把這個報互點建起來?”
“只要經費到位,我保證在規定的時間完任務,狠狠地爲空軍信息化建設貢獻一把力量!”張特了脯毅然決然地說道。
李戰“咦”了一聲,這話聽著耳。
“好,有信心就行,有困難我們想辦法克服困難。手幹吧,馬上展開前期工作,列出清單來,人員資我來聯繫。”李戰說。
張特卻是直接從上左上口袋裡取出一張摺疊得整整齊齊的草稿紙遞給李戰,說,“大隊長,我已經準備好了,先搞基建,這些是我前期需要的儀設備,基建這一塊你得和藍空司令部聯繫,他們有專人負責。”
張特之前跑了北庫場站好幾趟,早就擬定以第二塔臺爲基礎建設戰報互中心了的,準備不可謂不充分。
敢人家都準備妥當了。
李戰苦笑著接過草稿紙說,“行,不過基建怎麼搞,是要以來指導的吧,地下機房怎麼建,線路怎麼走,這些都得你來。”
“請大隊長放心,我都準備好了!等劉大姐他們小組到,施工隊伍就可以開始工,所以施工隊要提前進場。”張特說。
李戰問,“劉大姐?不是咱們的人?”
“不是,是西大的博導劉霞大姐,國通訊領域的權威,工程院士,帶的科研組搞了好幾個國家課題,並且是北斗系統的技顧問。”張特說。
李戰連忙問,“他們什麼時候到?”
“今天應該到金城了,後天應該能到北庫。”張特說。
李戰皺眉責怪說道,“你應該早告訴我的。行,你先忙著,我得回去準備了。”
搞技的總是認爲技比人重要,所以平時生活總不順暢。例如劉霞團隊要過來這件事,應當列爲當前第一重要的事的。工程院士,那就不是普通的搞學問的,軍區領導是肯定要陪同的。哪個院士每年沒有幾千上億元的專項科研經費,而且只要是搞研究隨便怎麼花。你要申請個什麼科研項目,有院士給你背書,通過率直線飆升。
偌大個中國就那麼七八百人,哪個不是行業的泰斗。
院士親臨,這是大事。
搞好了說不定能從院士的科研經費裡爭取來一些,那麼大的缺口,能爭取來點是一點。一想到這一代,李戰就來了神,馬上來到了薛向東的辦公室裡。
結果擡眼一看就傻了,白鷗和姚東明正坐那飲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