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舍棄第一道防線之后,第二道防線更利于堅守,飲水不足的問題可以暫時忽略。
兵雖然占據第一道防線,看似取得重大突破,但山下大營已經吵鬧起來。
“督師,不能打了,再打就要出現逃兵了!”
“那廬陵趙賊會妖法,定然是請神上,反賊一個個都不要命的。”
“是啊,傷亡過半都不退,定然用的是妖!”
“督師容稟,晚生招募的鄉勇,已經不愿再打仗了。最后一次進攻,隨便幾下就潰敗,鄉勇全都打怕了!”
“……”
前三天加起來,兵只陣亡700多人。
而第四天的戰,只一天之,兵就陣亡3100多,還有好幾千各種狀況的傷員(依舊是潰逃摔傷的居多)。
陣亡率已經超過百分之十,之所以沒有大規模潰敗,純粹是雙方都分散在四面山坡。若兩軍集結起來對沖,只憑這個陣亡率,兵就已經全軍大潰逃。
而大同軍那邊,險要地形的傷亡很小。
真正損失嚴重的,是地勢不那麼陡峭的陣地,個別哨隊的傷亡率已經超過50%。特別是藤甲兵那次沖鋒,讓大同兵損失慘重,不得不把第一道防線讓出去。
一天之,大同軍傷亡1200多。
其中,陣亡441人,重傷106人,其余皆為不同程度的輕傷。
傷亡主要來自于太過疲憊,反應速度變慢,陣型也變得松散,還有就是藤甲兵的沖擊。
否則的話,大同軍占據有利地形防守,兵又輒就潰敗,怎會連一比十的戰損都打不出來?
“督師,不能再打了!”
大營里吵一團,朱燮元猶豫不定,他此時已經勢騎虎。
此次圍攻反賊的局面,完全出乎朱燮元意料。他沒見過這種軍隊,甚至做夢都想不出,世間還有這種不怕死的軍隊!
如果現在就撤軍,即便能夠安全返回南昌,兵今后也必然聞反賊而膽寒。
兵已經被殺怕了,神意志層面的害怕。
此后再戰,恐怕每次對陣,風而逃者不知凡幾!
可今天如果不撤軍,明天就沒法再打了,藤甲兵還能繼續用,鄉勇卻已經厭戰怯戰。傍晚那幾次進攻,全是做樣子假打,接戰而逃已算勇士,許多鄉勇沖到一半就逃。
“逢點擊鼓,三更撤兵!”
一點約二十四分鐘,就是每過二十四分鐘,擊鼓擾大同兵一次。
一邊擊鼓,一邊準備撤走,朱燮元想要全軍開溜。
這仗真的沒法打,別說圍攻八天,再這樣圍攻兩天,兵就會每夜出現逃兵,圍攻五天能趁夜逃跑一半。
王廷試畢竟做過巡,他被朱燮元單獨留下。
“賊兵為何個個效死,兵反而畏首畏尾?”朱燮元著獅子山自語。
王廷試說道:“反賊皆分到土地,為保土地,必然效死。”
朱燮元指著軍營說:“可這些鄉勇,多為良家子,他們打仗也是為保住自家田產啊。”
王廷試說道:“小民保田,就是保命。士紳保田,只是保財。”
“不對,不對,肯定不止這些。”朱燮元連連搖頭。
不但鄉勇被殺怕了,朱燮元自己也怕了,心恐懼與無力雜,他真不知道今后該怎樣打仗。
同樣的地形,同樣的兵力,如果換征討川貴土司,那些土司兵最多能撐三天!
這場攻山戰,打得朱燮元喪失信心。
主帥都已經沒信心了,難道還能指下面的小兵?
穿衣戴甲手持兵,成王敗寇已無意,皇者之路千般血,帝途終是一場空,真龍天子我獨尊,踏骨揚灰誰人敵,馬上稱雄萬臣服,爽看回首卻獨一,苦!苦啊...空虛寂寞的苦啊!對了有人會開055嗎?或者052d也行啊?趕緊穿過來,我派一千錦衣衛十二個時辰呈球形貼身“保護”,絕不砍死你!我保證!我發四!告訴你們一個秘密,我可是帶著一
明朝末年,那也是中華民族最黑暗幾段歷史之一。 一個現代IT精英,穿越到來,用自己的知識改寫了這段歷史。 其過程,困難重重,既有經天緯地大事件,也有讓人迴腸盪氣愛情故事,既有默默無聞的小人物,也有張獻忠、李自成、崇禎皇帝這樣的風雲人物...一段新的歷史就此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