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都市爽文 全能閒人 第715章 主職業再次升級 四

《全能閒人》 第715章 主職業再次升級 四

過午時分,天邊果然飄來一片烏雲,初見時還只有掌大小,轉眼間就覆蓋了大半個天空,得很低。周易擡頭看去,能夠見到烏雲如奔馬般移,像是塊過路的雨雲,在春天裡算是很見的。

並沒有被完全遮擋,從雨雲的隙間落下來,形了一條條的柱,映在湖面上十分好看。

‘果然是太雨’麼?周易的念頭剛起,如柱暴雨便當頭傾瀉下來,打得船艙啪啪作響,如炒豆。

春雨連綿,倒是很有如此兇猛的;尤其是湖上觀雨,更是壯觀,只見湖面上冒起無數水花,還沒翻展開,就被落雨擊破,化了片片水霧,偏偏這時東南風起,攪弄得整個湖面煙雨濛濛,一時讓人分不清何者爲天、何者爲湖,目所及,都是水浪濤,其中又有無數道日落,映起一道道彩虹懸湖,恍惚間如同離開人界,到了天上仙闋。

“是時候了。眼前的景又何嘗不似人生?有風浪、有急雨連珠,如煙濛霧鎖,可是其中又不缺乏絢麗的彩虹,穿風雨、照亮前程、帶來希......一生煙雨任生平,最在朝升落暮時......這片過路的雨雲就好像人生的挫折阻礙,又好像修者途中所遇的層層迷障,可終究還是會有云破日出的時刻,無限風不遠了。”

周易鋪開一張寬高足有一米五、長半米左右的豎幅徽宣、飽蘸狼毫,筆落龍蛇,不多時,這張畫紙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已經是灰濛濛一片,只是中間位置約有半尺寬的一段,卻被他留白出來,不知道要有何用

用的還是宋徽宗那位才子皇帝創造的‘墨筆返照’技法。這是國畫中唯一能夠只憑借水墨的應用。就能現出影效果的手段了。在畫卷的上下部分,灰濛濛的煙雨和巧妙留白表現出的日、彩虹有機地匯在一,充滿了藝家的想象力,可是畢竟只有灰白兩,無法像油彩搭配細微妙、繪真實的西洋油畫那樣做到‘所見即所畫’、絢麗超過照片的程度。

Advertisement

這是東西方畫家的共同認知,似乎是一個無法推翻的定理、事實。

周易卻似乎很滿意,暫時擱筆狼牙架,坐在畫桌邊的小茶案旁,爲自己泡了一壺功夫茶。自古茶酒就與書畫不分家,一者讓人心定神閒、一者讓人狷狂揮灑、才思敏捷;周易不是李白。倒是願意做個嗜茶如命的陸羽,這東西既高雅又不失親民,哪怕是到了他這種境界,做畫時品上一壺,也是大有助益的。

一壺茶喝過半壺,就見艙外天忽然一亮,周易從座位上一躍而起,定定地向船艙外去;此刻這塊過路雨雲將離未離,雨已經小了很多。湖上煙雨漸淡,太出來部分,被雨雲半遮半掩,似在掙。在下,遠雲彩仍是灰黑厚重,近卻是金紅一片,遠近相接之。卻又是怪陸離,濃淡彩總相宜。

這幅景像,像極了日出。也像極了日落,朝升暮落,竟是在同一時刻完了。

周易拿起飽蘸了墨的狼毫筆,懸腕三寸,在畫卷的上面位置輕輕一點,落筆之,卻是灰濛濛一片天空中的留白之,只是不像中間位置的大量留白,不是他一筆點過去,很難讓人留意。

第一筆落下,周易的落筆便越來越快,好像金點頭,沒過多久,一便出現在這個留白的位置,而且還是一芒四的太

原本在水墨畫中,就算運用‘墨筆反照’技法,也只能稍微表現出線明暗,先天不足,那是萬萬比不上西畫的。可在周易這種大家手中,卻是可以化不可能爲可能,突破國畫的先天限制。

同樣用‘墨筆反照’技法構出的太,雖然是墨,卻是由無數個點筆構,每一筆著墨的深淺都不一樣,墨的純運用,恰到好的留白,讓這青黑的太看上去竟是‘金閃閃’,活靈活現。

Advertisement

而且這一出現,就如點睛之筆,一條條‘線’立即出現在整幅畫卷上,是憑藉孤單的黑白二,呈現出了雨中日出,煙雲遮漫、虹氣千條的覺。只不過因爲畫面中心的大段留白,看上去不夠渾然一

周易再次提起筆,這次似乎很簡單,就是飽蘸了墨,在畫卷中部的留白劃出一道略顯複雜的墨線,在劃到中心,手腕微微抖,同時向上提了幾下,一個活靈活現的湖中小島就出現了。

水天煙雲一的整幅畫就這樣被分割了開來,水平線出現了,因爲被安排在畫卷的中部,煙雨迷濛的天空頓時更形高遠,而且這簡單的一筆過後,頓時凸顯出了極強的立,這已經不像是一幅畫,更像是一個有聲有的世界。

這纔是繪畫的至高境界,‘用至於無,無乃至萬’,一筆所至,七尺畫卷也能顯廣地千里;憑藉水墨技的靈活運用,充分調起觀畫者的想象力,讓每個看過周易這幅畫的人,心中都有一個‘一湖煙雨任生平,總在朝升暮落中’。

每天都會落下,卻又每天都會升起,而在周易的這幅畫中,卻是分辨不出朝升還是落暮,只餘下麗。

其實仔細想想,日出和日落的景又是何其相似,何必要關注太的位置高低,來做出人爲的判斷呢?就如人生一樣,本來彩就好,卻偏偏有人非要和自己過不去,一定要分辨出開始與結束、生命與死亡,在彩的人生面前,這豈非是庸人自擾?

不自覺地緩緩放下狼毫筆,周易忽然一愣,頓時悟澈了其中的道理,不由大笑三聲,爲覺者樂;又不免大哭三聲,爲懵者悲,然後就心無比平靜地,進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境界中,只覺心中無比的寧靜、舒服,目過層層煙雲,向溫暖而不在灼熱的,在無數道懸湖彩虹中穿行,悟著繪畫之道給自己帶來的智慧與喜悅。

Advertisement

在這種徹悟的境界中,時間過得飛快,不覺就到了午後,黃昏......大自然畢竟不是放在案上的畫卷,漸漸紅日西垂,空中又開始飄過厚厚的雲,似乎用不了多久,就有一場真正的大雨要下。

周易的眼中卻還是那幅畫卷描繪出的景,達老祖坐在一個孤寂的石中,面對方圓石壁,都能看出一菩提、一世界,更何況是眼前就有一幅生的畫卷?看著看著,心中忽然一神識海頓時翻騰滾,那些還未曾被完全淨化、降服的願力,在周易專心畫卷的同時,竟也一腦地涌其中。

這些願力來源於萬之靈的人類,哪怕是因爲崇拜、認同周易而生,也不免有著種種的私心雜念,程度略輕的,早早就被張三、赤子留存在畫作和神木劍中的力量淨化過了,就是不久前鎮神識海深的那些球迷願力,也被‘大願’洗滌過一遍,雖然沒有完全淨化,卻也只差最後那臨門一腳了。

人皆有智慧,只是不經挫折,不行修煉,往往就會被一點小聰明矇蔽,絕大部分人經歷一生時間,也未必能夠證悟大道,淨化心靈;而琴棋書畫這類所謂的‘雅玩’,其實都是大智慧者所創,引導人們通往大快樂、大歡喜的道路,只不過到了近代,就算是其中高手,也往往被利益矇蔽,何談普通人呢?

這些未曾得到徹底淨化的願力都是幸運的,因爲‘它們’遇到了周易,‘看’到了周易的畫......(未完待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