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一百六十四【可以甩鍋】

《朕》 一百六十四【可以甩鍋】

“朕 ()”

那個千總的尸,很快被士兵抬回來。

趙瀚掃了一眼,對張鐵牛說:“回去之后,論功行賞,這人上的鐵甲獎勵給你。”

“那好。”張鐵牛看得兩眼冒,恨不得立即就將鎧甲下來。

趙瀚還是太窮,造反直至現在,連一副鐵甲都沒有,麾下將領都只能穿皮甲。

明代對于武管理得不嚴,只要不是火,強弓勁弩都允許平民持有。但是,誰敢私自制作、收藏鎧甲,那是形同造反的!

眼前這個死者,應該是世襲武將出,鎧甲也屬于祖傳古董,說不定都一兩百年了。

憑借新喻、分宜兩縣的鐵廠,兵所很快就能敞開了運轉。

首先打造的并非火,而是上千把腰刀。至要把弓兵上的匕首,全部換戰刀,那本就不是匕首,而是裝了短柄的鐵槍頭。

士卒們正在打掃戰場,趙瀚踱步過去問傷員,見到吳勇正在裹傷口,不由笑問:“你這回沒有抓到大?”

吳勇沮喪道:“這回真正的大,都騎著馬呢,實在是追不上。兵的馬兒真多,肯定……多半有二十匹。”

吳勇隸屬于奴兒軍,之前跟隨張鐵牛沖鋒,肩膀被砍了一道大口子。

這種沖陣之戰,才是烈度最大的。

反而是趙瀚親自指揮的防戰,別看兩軍幾千上萬人對,其實半天的傷亡都不會很大。就算對面不是烏合之眾,換真正的朝廷兵,打起來的過程同樣差不多。

兩軍對捅,打得各自死傷過半,那絕對屬于傳說級別。

讓岳家軍跟四川白桿兵廝殺,或許能達到如此烈度。至于其他軍隊,傷亡率達到5%而崩潰很正常,傷亡率10%才崩潰可稱兵。

能夠承20%傷亡的軍隊,只給趙瀚五千人足矣,他就可以橫掃江南數省。

Advertisement

便是此時的后金軍隊,若遭到20%傷亡,也是肯定會潰退的,韃子比你想象中更加惜命。

后金能夠不斷壯大,靠的并非悍勇不懼死,而是快速進步的戰略戰

努爾哈赤起兵之初,打起仗來毫無章法,建立八旗制度才真正軍。

便是到了薩爾滸之戰,韃子戰力也不如大明邊軍。每次都鉆明軍各部無法協同的,突然奔襲其中一只明軍,以兩到三倍的優勢兵力獲勝,然后造明軍其他部隊風而逃。

真正恐怖的,是韃子的戰進步速度!

由于在薩爾滸之戰吃過暗虧,努爾哈赤隨即采用盾車。以重步兵推盾車,兩輛盾車合起來,可掩護二三十個步兵前進,讓大明邊軍的車營火完全抓瞎。

反觀明軍這邊,戰不變,還是采用對付蒙古騎兵的車營火戰法。

于是就出現這種戰爭場面——

明軍壘好戰車,士兵躲在戰車后面,弓兵箭、鳥銃兵放槍,近戰步兵予以保護,騎兵躲在陣中做預備隊,或者騎兵游弋到側翼伺機出戰。這種戰法,制了蒙古騎兵上百年。

韃子則以重步兵在前,推盾車掩護大部隊前進。明軍的弓箭、子彈,大都被盾車擋住。躲在盾車之后的韃子弓箭手,拉近距離對明軍進行拋。當步兵推開沿途障礙后,韃子騎兵突然沖出,對著明軍進行移潰之后就立即追殺。

大凌河之戰便是如此,韃子騎兵連,配合弓箭手的齊,明軍就直接崩潰了(明軍士氣其實也不錯,扛韃子騎兵的第一擊,第二實在扛不住才潰退)。

那個時期的韃子,主力部隊兵員配備為:20%盾車重甲步兵,30%鎖甲弓手,40%輕甲騎兵,10%鐵甲騎兵。

Advertisement

而到現在,韃子又配置了火部隊,比大凌河之戰時更難對付!

完全就是戰,韃子不斷改良戰,明軍卻一不變,大明邊軍怎麼打得過?

對了,重炮可破韃子的盾車陣,但普通的佛朗機炮、虎尊炮不行。

以趙瀚目前這種渣渣軍隊,就算士卒能承50%的傷亡,一大半士卒都死戰不退,遇到韃子主力同樣會敗得很慘。

白桿兵也一樣,因為如今的韃子,已不是當年的韃子。

這些家伙學得好快,科技樹全點在軍事上了!

……

趙瀚在戰場等候好半天,古劍山終于率領水師回來。

水兵的傷亡,竟比陸軍還高,而且還失蹤了三十多人。因為下雨漲水之后,水流太過湍急,水兵落江中,迅速被江水給卷走,也不知有多人能夠安全上岸。

但是,戰艦變多了!

古劍山喜滋滋過來行軍禮,匯報說:“總鎮,我軍在白羅洲大捷。燒毀敵方大艦六艘,繳獲敵軍大艦兩艘、小艦七艘,另有兩艘敵軍大艦、一艘小艦投降。還有三艘敵軍大艦擱淺,需要組織人手清淤拖拽出來。”

“干得好,”趙瀚高興道,“敵方坐艦跑了嗎?”

古劍山回答道:“王思任坐船跑了,追之不及,請總鎮責罰。”

趙瀚哈哈大笑:“打了一場勝仗,我責罰你作甚?”

一百多個投降的軍水軍,被古劍山帶過來拜見,以前都是鄱湖水匪。

古劍山介紹說:“這是樊超,匪號樊二,我以前在鄱湖的好兄弟。”

“拜見大帥!”樊超連忙磕頭。

“快快請起,”趙瀚將這人扶起來,端詳一陣說,“果然是好漢子,且留在我的水師里做軍。”

當然是低級軍,宣教員會做思想工作,做不通那就只能撤職,一來就想高升是不可能的。

Advertisement

倒是費映珙,這次表現非常出,可以讓他統率五百人了。

翌日,趙瀚帶兵過江,包圍臨江府城。

這是趙瀚目前所遇到的,防力最強的城市,本沒法強行攻打。

但是,城門開。

臨江知府率領諸多吏,出城跪迎道:“罪人何天衢,拜見趙天王!”

趙瀚掃了一眼:“就這幾個當的?”

何天衢回答說:“同知、推、知縣等員,昨天下午已經遁逃。”

“你怎麼不跑?”趙瀚問道。

何天衢著頭皮說:“在下仰慕趙天王威名,愿意獻城贖罪。”

這當然是鬼扯, 何天衢投降的原因,是他乃本城主。就算逃跑又如何,朝廷問罪起來,他不死也要層皮。

而且,張獻忠肆廬州府,何天衢的族人多半沒了,這貨也不害怕牽連家族。

不過嘛,何天衢有些想當然,以為獻城可以獲得重用。但這段時間,兵到搶劫征糧,其他大都跑了,正好把何天衢拿去公審,讓那些遭殃的百姓發泄怒火。

“抓起來!”趙瀚冷笑。

何天衢有些懵,劇本不對啊。他驚呼道:“趙天王,我有獻城之功,為何如此對待降?”

兵全軍潰敗,我需要你來獻城?關起來,擇日公審!”趙瀚說完便帶兵進城。

臨江府城不能舍棄,這個地方太重要了。

雖然樟樹鎮挨著臨江府城,但樟樹鎮沒有城墻可以防,只有占據此城才能卡住贛江水道。

唉,還是擴張太快啊,趙瀚目前的地盤如下:

吉安府:廬陵縣,吉水縣,安福縣。(此府暫缺:泰和縣(反賊),永縣,龍泉縣(反賊),萬安縣,永新縣(掃地王),永寧縣(反賊)。)

臨江府:清江縣,新淦縣,峽江縣,新喻縣。

Advertisement

另有分宜縣,屬袁州府轄地。(除了分宜縣,袁州府的其余地盤,皆被掃地王占據。)

也即是說,趙瀚從三縣之地,一下子擴張為八個縣。

有得宣教團和基層員忙活了!

蕭煥肯定也得忙活,地盤突然翻倍,廉政工作估計夠嗆。

不過,財政突然寬裕了,李懋芳搜刮那麼多錢糧,全部給趙瀚做嫁,順便還繳獲幾門火炮。

卻說南昌府那邊,已經慌作一團。

便是江西三司員,都集,撒銀子重新招募士兵守城。

因為江西的省城南昌,距離趙瀚的臨江府城,直線距離不到二百里,中間只隔著一個城縣。

別打我,別打我,別打我……這就是江西三司員的想法,生怕趙瀚趁著大勝出擊,順勢把南昌府給團團包圍。

趙瀚才懶得過去,八縣之地他都消化不良。

就連黃幺奪取的城縣,趙瀚都主讓出來,作為他跟府的緩沖地帶。

李懋芳、李若璉、王思任,三人在南昌面面相覷。

“怎麼辦?”李若璉問道。

王思任嘆息道:“我的水師還剩一半,一年之,必可重振旗鼓。”

李懋芳卻無法言語,這場仗敗得太徹底了。

或許,王思任還有戴罪立功的機會,因為他只是江州兵備僉事。

或許,李若璉可以降職回京,因為他是錦衛出的武

但李懋芳作為江西巡,革職丟都是輕的,極有可能下獄查辦!

確實地位崇高,可一旦丟城失地,主要責任也會算在文頭上,崇禎朝已經栽了好幾個督

接下來兩個月,李若璉和王思任,積極募兵防守南昌城。

而李懋芳對兵事毫無興趣,他在南昌也屯有銀子。派出心腹坐船直奔京城,撒銀子賄賂朝廷要員,好歹得保住自己一條狗命。

對了,可以甩鍋給王思任。

決戰之際,王思任的水師大敗,這才引起兵主力崩潰!

對對對,這鍋得王思任來背。

謝v尼瑪``比、上仙齊天的盟主打賞,本章末會配上地圖,若是沒有可以刷新一下。)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