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臨高啟明 第318節 融資(23)

《臨高啟明》 第318節 融資(23)

開荒并不是一件容易事,不管周圍和他的小伙伴們如何宣傳湄公河三角洲的土地的饒,現實就是17世紀這里大部分地區還是一片荒蕪的熱帶叢莽。

已開發的田地當然有,但是數量是有限的。這片水真臘故地從15世紀起就有明人遷往居住墾,但是真正的大開發要到明清鼎革之際大量的明朝民移民涌以后。

眼下地自然是有的,但是這些地的面積和產量比之元老院的期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的。這就牽扯到農資的投和開荒兩大問題。

農資且不去說,周圍沒怎麼指――天地會能派些技員就算不錯了,化農藥這些農資,一直都是優先極數的農委會的直屬示范農場用,除非在南圻能占據到條件優越的地來設立直屬農場,否則這一塊就不用考慮了。

在沒有機械輔助的年代,開荒的本很高,需要投大量的勞力和畜力。一家一戶開荒,縱然家里有三四個壯勞力,開上十幾畝荒地都需要用十多年。期間的艱辛程度可想而知。

“雜草叢生是常態……最大的問題……草……”

“咱們沒有大規模除草能力……”

“還除草,那些樹你沒有大馬力拖拉機試試看。”

“要開荒必須使用機械,至是蒸汽機械……”

“三十年兩代人,不上機械不用牛也就開荒17畝的樣子……”

“鄭功開發臺灣也要搞三金一牛呢……”

“前期只能搶奪地……”

地,那地方能有多地?”

“俘虜本來準備弄去峴港的蓬苗金礦帶淘金的,現在看只能先當農奴使用了……”

“呵呵,你知道當初開發基隆,開荒死了多奴隸?”

……

各種困難一擺,最終形的結論是:1.要開荒,就要提高“現代”技的支持程度,換句話說,就是要更多的錢。2.既然經濟目標讓位于政治目標,那麼以產輸出為盈利考核就不適合了,應該把焦點放在盡最大可能安置災民上,利益償返重點則放在“民地土地所有權”上。

Advertisement

然而第二點提出來后,大家又紛紛沉默――這土地政策到現在還沒有個結果,真是干啥都不方便。

“各位!本土的土地政策其實也在醞釀!”周圍說了這句,就轉頭朝劉翔那一群人示意。劉翔見了,也點了點頭肯定了周圍的說法。

土地政策目前正在臨高積極的“討論”中,其實不論是劉翔還是周圍,對這次討論能出什麼結論并不抱太大的希

雖說土地問題在元老院大會上討論只有過兩三次。但是在執委會和后來的政務院召集的部會議上,前后已經進行了差不多十幾次。各方爭議很大。

總得來說,唯一能保證多數通過的是土地國有這個基本政策。在土地國有這個大前提下該怎麼作,舊土地所有者如何確權,新得土地如何分配,如何征稅,如何流轉……幾乎每一個細節都有爭論。

當然,還有一部分人堅決要求承認土地私有,雖然他們的人數不超過三分之一,但是活卻非常的積極。

劉翔知道,短期元老院的土地政策是決定不下來的,不過這次政務院開了另外一個口子。不過是什麼口子他還不清楚,因為這個權力目前只授予了南洋公司使用。如果使用得當,那麼做法會向臺灣和瓊南地區推廣。把目前各地因為開荒增加的土地搞得臨時政策全部取代。

周圍獲得了背書,繼續說道:“而且,就算近期出不來新的土地政策……那麼,咱們這個南洋公司下屬民地,也可以先特事特辦嘛!不然我這紅頭文件拿著有啥用呢?”說完,就從自己的公文包里拿出了南洋公司批文的復印件,開始對其他元老們講述自己手頭這份圣旨上“便宜行事”的權力范圍……

Advertisement

說來就是授予移民“拓權”。南洋公司組織占有的民地土地,由南洋公司以“拓權”的名義分給移民。移民占有這一土地之后,可以獲取一份二十五年的分合約。如果分到的地是荒地,則前五年免分。從第六年開始向南洋公司繳納分。分的比例據位置、土地狀況等因素有所不同。移民除了分之外,毋須再繳納農業稅。

之所以選擇分制,除了有激勵多勞多得的意圖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元老院現在急需的是實,而不是貨幣。

“余糧我們可以通過市場手段來征收。移民們需要錢的地方會很多,我們只要及時把糧行安排到位,就可以獲取足夠的余糧。”

二十五年期滿之后,拓移民可以和公司續約或不續約,除了印花稅之外,不收取其他稅收和費用。

說白了這還是個臨時措施。不過這個措施總比那些含糊不清的“農業稅納稅證”、“開荒票”之類的東西來得規范。將來也容易進行批量理。

“……這方案目前已經獲得了批準,不過大家如果還有什麼意見和建議可以再提。作為實施方我們是可以作微調的――當然要報請政務院批準。”周圍相當謙遜的說。

“哎呀,你這權力不小啊!”劉翔聽完周圍的介紹后,都慨了起來:“我還說我要不要自請州牧,去把南三郡打回來呢。結果呢,現在看看你這開拓權,我都想搞一搞安南都護府了。”

周圍聽了卻是心中一驚:怎麼現在就開始盯著民地的行政權了?臉上卻賠笑道:“老劉你這話說的!你要肯賞臉來南洋公司下海,我們全公司上下肯定都得鼓掌歡迎啊!”

劉翔好似沒聽出來一樣,對周圍擺擺手說:“別扯啦!我現在哪能走呢,旱災還得兩年呢!其實我說啊,就自然條件來說,紅河平原比湄公河河口更有糧產區價值,畢竟一個熱帶季風氣候,一個是熱帶雨林氣候。但是呢,紅河平原難在征服,湄公河河口難在開拓。征服一個政權,要做的工作更多,更復雜,與人斗嘛!”劉翔緩了緩說:“你們湄公河河口的拓方向,更多的是與天斗與地斗,就當是練練手吧。我們這邊會全力支持,希你們能站穩腳跟,為后面的發展打好基礎。”

Advertisement

這就……定調子了?

“那麼我們再說一說南洋公司這次行的存匯兌業務……”楚河沒等周圍回應劉翔,就先把話題接了過來。會議室又熱鬧了起來……

最終,周圍的“南洋公司第一次拓計劃”確立。

目標地點為南圻主要平原地區和合適的糧產區,遠期目標為南圻全境并視軍事況決定是否向外擴張。

過程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除初步立足外,還要配合廣東地區今明兩年緩解旱災影響,承擔人口遷移任務。第二階段則是開發蓬苗、茶楠、蘇三個主要金礦帶,為元老院的貴金屬儲備增加助力――并盡可能消耗俘虜人口。第三階段則是開辟熱帶作的專業種植園,開始輸出產。當然,第二和第三階段并沒有嚴格的先后順序,但很明顯大多數熱帶作的收益周期是要長于開發金礦的。UU看書 www.uukanshu.com

需要的人手,第一期由廣州市主要負責。目前大致的安排是打擊、清理一大批在抗疫行中和土地清查行中,不配合的宗族組織,以宗族為單位全流放。同時,后來趕來參會的梁心虎等法律界元老也表示,可以在刑事案件量刑時,減重刑犯中的死刑和七年以上長刑期的判決,大幅度增加流放判決。最后,調查詢問退役士兵和歸化民是否有愿意赴南圻拓的,南洋公司將以“國人”的待遇對待他們,如果能夠攜家帶口,還有額外的獎勵。沒錯,為了迎合劉翔的趣味,周圍已經開始使用“國人”、“野人”、“奴隸”這樣夏商周封建制度下的詞匯來討論事了……

需要的資,在同等條件下,優先在廣州采購。而如農鑄造等產業,輕工那邊本來就想要搬遷到大陸上來的,那麼由南洋公司出面協商遷移共建,把生產基地設在廣州,如需融資擴張的,由原企業、廣州投資發展銀行和南洋公司共同出資解決。

Advertisement

需要的資金,第一期委托廣州投資發展銀行解決,并同時委托該行負責本拓項目全部的存匯兌業務。該委托在第一期行結束后終止,然而周圍知道,融資可以換到新平臺上,但存匯兌業務做了,本沒那個力換家,這句話不過是保留了點面罷了。

在周圍終于對存匯兌業務和資采購生產優先權問題上松口后,劉翔才停止了“呼通信員催要警察和政保系統審問結果”的施表演。而最終達協議后,會議室迎來了另外一位通信員。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