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是因為張的關系,他的話有些結。
“我讀了調查組的相關報告,覺我們現在的問題不是一般地大。梧州的事,雖然有解元老個人的責任,但是各個部門都出了問題,我把報告讀了幾遍,幾乎每個環節都有瑕疵。一個小問題不解決,最后累積起來,就出了這樣的大問題。”
他說著從口袋里掏出張小紙條,聽眾席上頓時發出了笑聲。因為這幾年元老院會議上的活躍分子們,幾乎都學會了背稿子+臨場發揮,除了況發言和正式報告,幾乎沒有人會拿稿子出來,何況還是張近乎小抄的紙條。
這位元老的臉有些紅了,他咳嗽了一聲,說道:
“我個人總結:各個部門在梧州事變中有五個主要的責任方。”
董時葉忍不住低聲道:“好家伙!”
“首先解元老私自收納蔡蘭當生活書――這本嚴重違反了元老院辦公廳《關于生活書人選的相關規定》,而且蔡蘭本還是一名罪犯。解元老將元老院相關章程,組織紀律完全拋到腦后,要付主要責任。
“第二是政保和報工作出現重大失誤。政保局在梧州除了一個干沒有任何人員和機構的配置。對三河營地這樣一個千人的俘虜營地的監控竟然全無!對于歸化民干部劉有,駐防人員蔣佑功在三河營地酒腐敗權錢易,欺難民和俘虜,沒有任何報反饋和警示,坐視最后三河營地被偽明敵人嚴重滲,釀大禍!
“第三是元老護衛局在這次事件中表現極不專業,元老的近保護力量單薄。一位前線的元老,邊只有一個五人警衛小組。被敵人襲立刻就是全軍覆滅。
“第四是廣東軍事主也有要付主要責任,特別蔣佑功這樣的國民軍軍,嚴重貪污腐敗,紀律全無,被敵人嚴重利用滲。還有蔣鎖這樣叛逃元老院投靠明國的,悉我軍訓練方式,作戰戰的前伏波軍人員,對我軍造的巨大損失,總參政治的思想工作和軍保衛工作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第五,國務卿的馬千矚同志,廣東大區區長文德嗣同志,還有辦公廳主任蕭子山同志,做為相關部門負責人也承擔一定的領導責任。”
他把紙條塞到口袋里,沉默了一會,似乎是在猶豫,好一會,他才開口說道:
“我認為,梧州事變給了我們一個極大的警醒。今天我們的形勢看似一片大好。可是我們的機構部的問題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元老院應該對各個部門作一次全面的整風肅紀。”
匆匆的離開了發言席,聽眾席上完全冷場了。這一番發言猶如機關槍一般,簡直是橫掃千軍,所有可能的有關方都中了槍。”
元老院部的斗爭,最近幾年已經開始細化,任何有爭論的事件,各方都會采取準打擊的策略,誰是朋友誰是敵人,在開會前就已經私下作好了勾兌。絕不會搞這樣的無差別攻擊。
此人一番無差別攻擊,與會的元老一時間敵友難分,不知如何表態為好了。好一會才有人零零星星的鼓掌。
“他這是直接放原子彈了?”
馬甲了下,也很納悶:他到底唱得是哪出戲?這麼一個極摻和政治的元老突然放炮,是有人指使?還是僅僅他自己出于對元老院的擔憂?
“有點蹊蹺,不知道是不是有人在背后指點。”
“我看不象。”馬甲說,“要有人指使,肯定會有重點,不會這麼泛泛而談的把所有部門都給一鍋燴了。我看出于他個人的因素更大些。”
“要這麼說……”
“雖然他是掃,可是沒有惡意。也不牽扯到什麼理念和權力。純粹是因為看不慣吧。我們現在的氛圍嘛,實話說:烏煙瘴氣。”
“他這個提案,會不會是有人企圖借此手各個部門……”董時葉立刻想到了“奪權”上。
大約是猜到了他的想法,馬甲微微一笑:“不,不,不至于。”
正在此時,潘杰鑫元老站了出來要求發言。
“我認為護衛局在這件事里沒有責任。一是該局是三次大會之后才新立的機構,很多工作框架沒建立起來,不完善是可以預見的。而且目前我們也沒有看到該局的工作報告和相關長。除了大會上說得‘負責元老警衛工作’之外,并沒有就的職責、權限和工作方式做出規定。就臨高本地的況看,除了把臨高警備營中的人員改變歸屬,增加了警衛人員之外,對元老的警衛工作并沒有太大的改變。
“像各類外派站、高雄、香港、濟州、鴻基等幾個分基地,乃至新占領的廣東大區范圍,很大程度還在實行軍事化管理,各的元老往往軍政一把抓。所以這些元老的安全保衛工作的大頭還是由當地的元老院武裝,即由伏波軍和國民軍來進行,護衛局只提供了的警衛工作。從這個角度看,五個警衛也不算太了。如果要以此來追究他們的責任,我覺得是說不過去的。
“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要員保護是一個專業的系,與軍隊的建設和訓練方向是不同的,和警政也有很大的區別。單純靠軍警系來保護外派元老既不專業也不可靠。例如在元老出差、調任的時候,沒有專員保護各地轄區、接都容易出紕,不停的更換元老邊的安保,從地方上人。也容易讓敵特鉆空子。
“這是聽證會,不是開庭審判。暴出來的問題,不論大小,都拿到臺面上來說,當面鑼對面鼓。資源不足,人手不夠,權責不清,都可以講開的。大家一起努力來解決。”
“果然強力部門是一家人。”聽眾席上有人怪氣的說道。
潘杰鑫沒有理睬,繼續道,“……綜上所述。我完全贊同前一位同志的觀點――在元老院開展整風肅紀。并不是因為我對元老院工作的否定。只是覺得有些問題必須要解決,不能再以‘顧全大局’為名溫溫吞吞地理了。不好好的抓一抓作風和紀律,類似的惡事件會一再循環往復,這才是給元老院抹黑!”
這時候下面有人附和:“特別是政保局這個黑窩子!”
“還有伏波軍!蔣鎖叛變,劉有貪污腐化,都是軍隊系統的!整風肅紀要從伏波軍開始!”
……
“你看,”馬甲輕聲道,“聽眾席上這幾個才是別有用心的。”
這時候又有人加了發言行列:
“我們要批評教育為主,要堅持治病救人懲前毖后的方針。尤其不能擴大化。這種事說白了最后損害的歸化民居多,簡單暴了容易傷人寒心。”
連著三四個人上臺支持,馬甲發現,他們都是一些“籍籍無名”的普通元老,看得出,他們此次來參會并不是抱著簡單的“坐一坐”“鼓鼓掌”,隨波逐流。而是真得對元老院的現狀有所不滿,所以才一個個的出來支持提議的。
聽眾席上的幾個人出現了不安的表,顯然,事態的發展和他們的預料并不一致。海林的表比較復雜――要是早幾年,他早就跳出來“雙手贊”了,但是現在,他沒那麼沖了。一旦真得搞整風肅紀,那是針對全元老和所有部門的,不是他最討厭的那幾個元老和部門的。也就是說,他和木材加工業聯合也在其中。
這時候,周圍要求發言。
“這位大概也要開炮了――雖然不是原子彈。”董時葉說。
周圍對前面的發言沒有做任何的評論,他只是泛泛的談了幾點梧州事變暴出來的不足。
“……我個人認為,解元老在梧州的工作雖然有瑕疵,但是并不是失敗的。要知道解元老掌握的資源非常,而他肩負的責任卻非常大。他在梧州這些日子的政績也是有目共睹的。他的主要錯誤,其實是在用人失察上,這點,我想我們大家都在所難免。”他說到這里,輕輕咳嗽了一聲,“真正的問題是各部門給梧州派遣的干部和武裝太了,就梧州的重要和解同志承擔的工作來說,這樣的資源投放量本就有強人所難的因素在了。甚至像俘虜營的管營劉有,雖然本貪污腐化,耽于樂。但是他只有一個人,卻管理著上千人的一個地,的確很難發現有工作患――三合的問題其實也不能全部歸咎于他。
“那麼,是不是應該追責給梧州派遣干部和武裝的部門呢?我個人認為也是不合適的。因為梧州的問題其實是一個資源分配問題。在資源總量不足的前提下,部門和個人都很難對大局做出改變。如果解元老不犯某些錯誤,那麼類似事也許不會發生在梧州,而是發生在其他地方。這或許是不可避免的。”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4小說網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