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恐怖靈異 死人經 第124章 經文

《死人經》 第124章 經文

璧玉城凝聚了整個西域的罪惡與謀,與此相適應,這里的人幾乎都信神佛,各類廟宇庵觀數不勝數,城里城外到都有,天下各個角落里的土著神靈,都能在此收獲供養。

高高在上、面目模糊的神靈們,好像群的兀鷲,站在腐朽的巨尸上吸取營養,璧玉城的居民常說一句話,“壞事做得越多,捐建的神像越大。”并由此推導出另一個結論,“無罪之人無信仰”,令僧道士們欣的是,在這城里,找不到無罪之人。

在無數座廟宇當中,四諦伽藍乃是當之無愧的領袖,由于占地太廣,它只能修在城外,里面供養的佛像多達千座,僧超過三千人,而它最大的施主,正是金鵬堡與北城孟氏。

四諦伽藍超于世事之外,很干涉錯綜復雜的凡人斗爭,顧慎為記得它,是因為四諦伽藍有一回破例染塵,派出僧人護送一名尋仇者上山。

楊元帥替顧家報仇時,后一直跟著兩名和尚,楊元帥死后僧人不知去向,顧慎為一度以為四諦伽藍與金鵬堡有仇,后來才知道,此舉與其說是幫助楊元帥,不如說是送他虎口。

楊元帥當時在四諦伽藍立下誓愿,如不能上山報仇,他將在璧玉城大開殺戒,僧人們既是為了保護無辜,也是為了除掉煞星,才同意護送他帶著兵上山。

在顧慎為看來,這也是“解決問題”極老辣的一招。

吵吵嚷嚷的“中邪”事件終于告一段落,孟夫人不僅將石堡的焦點重新轉到如何為兒治病上,而且保下了四名褐帶殺手,“他們與如兒同甘共苦,只有功沒有過。”

孟夫人以上香還愿的名義親自前往四諦伽藍,隨行隊伍浩浩,要在寺外搭帳才住得下。

Advertisement

按孫神醫的說法,他治不了十公子的病,四諦伽藍有一套驅魔經文,或有奇效,鐵寒鋒一直在努力為徒弟爭取看病的機會,沒想到機會來的時候跟他沒什麼關系。

六名年先是被到一座暗的大殿里,面對著許多僧俗人等和形狀不清的佛像,白院的郭先生侃侃而談,證明上如等人并非金鵬堡殺手,所以他們進沙漠沒有違反當初的協議。

“這兩位是上家的小姐,待字閣中,這四位年尚是學徒,從未取得過殺手的稱號,按照協議——”郭先生向眾人展示一張白紙,上面是從碑銘上拓下來的文字,“‘金鵬堡殺手永不進沙漠’,請看,是‘殺手’,金鵬堡其他人當然可以隨意進。反而是曉月堂,在沙漠以外襲兩位小姐,這位歡奴的學徒見著了的樣子,既然曉月堂打破了停戰之約,金鵬自然要應戰……”

郭先生慷慨陳詞的時候,上家的兩位公子——現在是小姐了——可不太高興,為了今天這件事,們第一次穿上了裝,渾不自在,眾目睽睽更讓人惱火。

這是多方斗爭的結果,金鵬堡需要在這場殺手大戰中取得外界支持,上如和上雨時只能暫時變回小姐。

另外四名年系著顯眼的褐腰帶,以表明他們與正式的殺手不是一類人。

歡奴甚至得到發言的機會,將自己看到的似夢非夢的神子重新描述了一遍,他注意觀察在場眾人,希弄明白西域諸多勢力之間的復雜關系,結果沒等他看出端倪來,就被請了出去。

六名年很快就完了自己的任務,離開大殿,沒看到后面的場景,他們只是在事后聽說郭先生取得了相當一部分人的支持,為此很得獨步王的歡心。

Advertisement

金鵬堡謀士在殿據理力爭的時候,年們正登山去拜見一位重要人

虎僧法師法名蓮心,因為他邊總跟著一只吃素的老虎,因此聲名大噪,被稱“虎僧”,法名反而很有人記得。

驅魔經文保存在虎僧法師手中,年們此行的最重要目的就是拜見這位頗傳奇的和尚。

虎僧法師不住寺,在四諦伽藍左側的山坡上修建了幾間草房,不分冬夏在此修行,號之為“左坡舍”,和尚喜歡清靜,所以六名年由一名知客僧帶領,徒步上山。

如非常非常不高興,一路上不停地扯自己的裳,不僅要破天荒地穿上裝,即將到來的十三歲生日也蒙上了影,為了向外界顯示“十公子”只是戲稱,暫時不能取得“主”的稱號,自然也就不能開堂設院掌管殺手。

尤其是想到哥哥上飛卻能正常擁有這一切,上如更是懊惱,一邊走一邊拍樹折草,斷送了無數昆蟲的命,連上雨時也勸不好,只是想到能見著不吃的老虎,上如才稍微高興一點。

年們原認為這位高僧必是一位相貌肅穆形容枯槁的老和尚,見面后才發現是位俊朗爽拔的中年僧人,苦修生活在他上留下的唯一印記就是那蒼白得幾近明的皮,待人接既不迂腐,也不故作高深,就跟聊家常一樣,對眾人一視同仁,親手捧上六碗清水,親切地談論遠近新聞。

虎僧法師對幾個月前擾石堡的大鵬鳥很興趣,甚至流出想要舍化它的意思,不過顧慎為懷疑,和尚大概不合紅頂大鵬的口味。

年們見著了那只遠近聞名的老虎,它趴在和尚邊,張著駭人的大,肚皮像風箱似地快速起伏著,一副無打采的樣子。

Advertisement

吃素的老虎,大概就和不帶刀的殺手差不多,顧慎為心想,他現在就沒帶刀,心里會突然掠過一陣焦躁,必須強力制才能保持平靜。

閑聊了半個時辰,終于談到正題,虎僧法師轉從老虎肚皮下面掏出一只扁平的包袱,打開之后出一片燒制的泥板,上面印著麻麻的文字,泥板有明顯的缺失痕跡,好像只剩下一半。

如的注意力從老虎轉移到泥板,“這就是驅魔經文嗎?”

虎僧法師惜地著泥板,“正是。此經原為一位絕世高人寫,歲月如梭,不僅高人早已仙逝,連他寫書所用的文字都消亡了,后三百年,才有高人破解文字,以中原文字重新記錄,不知為何,這位高人決定存音不存意,所以經書看似句句話,其實真實含義早已湮滅。”

如盯著泥板,疑不解,“含義都沒了,還能驅魔除邪嗎?”

和尚含笑搖頭,“這正是此經奧,重寫經文的高人大概擔心世人執著于文義,以虛為實,驅魔不反而魔,所以故意去真意。不過,這經文里還是有幾句話的原本意思流傳下來,幾位是金鵬堡施主,自然耳能詳。”

和尚倒轉泥板,指著開頭的一行文字,印的是“云泥無分別龍虎無方等有不有南柯伐棱葉”,和尚念出來的卻是“魂升九天,魄落九淵,生者悲苦,死人平安”。

“死人經!”年們幾乎同時口而出,這幾句正是金鵬堡死人時念叨的話。

“不錯,此經名為《南柯伐棱》,乃是亡靈往生、死后平安之意,稱為《死人經》也無不妥。”

如撓撓鬢角,“原來那幾句話是從這里來的,枉我說了這些年,竟然從不知道。”

Advertisement

“也難怪,此經并非佛家典籍,知道的人不多。”

虎僧法師說罷,開始傳授經文,泥板上的文字雖然只有千余言,可全是音譯,看上去卻又意蘊深遠,讓讀者不知不覺想要探究其中奧,反而忘了誦,偏偏許多字的發音極為怪異,比如明明是“云”,卻要念“任”,若是無人指教,更要錯上加錯。

虎僧法師一字一字地教授,年們用心記憶,野馬沒法發聲,和尚告訴他心中默念即可。

六名年在左坡舍住了足足七天,才算背得暢通無礙。

如對自己“中邪”的事不怎麼在意,一心只想逗弄老虎,寸寸挨近,終于能在第三天虎頭,隔日輕捋虎須了,這讓極為興,比學習什麼驅魔的《死人經》到有意思多了。

雨時不離上如左右,對老虎,只敢接近,卻不敢

野馬將更多的工夫花在練武上,上山不準帶刀,他就折了一趁手的樹枝代替,一多半的時間都在一個人劈來砍去。

流花一如即往,上山沒多久就消失不見,只在吃飯睡覺的時候才出現。

只有顧慎為與荷刻苦背誦《死人經》,對每一個字的讀音都要反復請教,最后,虎僧法師倒有一多半時間只教這兩名年。

事實上,兩人對泥板上的經文不僅是興趣,還十分震驚。

和尚剛一展示泥板,不用細看,兩人就發現那上面的文字在腦子里早已記得滾瓜爛,就是無名劍譜最后幾頁記載的文字,只是書上有四五千言,半截泥板上卻只有一千來字。

自此以后,顧慎為與荷將無名劍譜稱為《死人經》,心中疑竇叢生,經文的真實含義是一套功心法嗎?它與金鵬堡、虎僧法師有何淵源?又如何墜深淵,被兩只金頂大鵬保存?

兩人私下里討論甚久,卻一無所獲,但他們知道,這套經文確有奇效,念錯讀音的時候都能將璇璣的“八荒指力”轉為丹田里的勁,按正確方法背誦效果豈不更佳?

兩名年不得不向虎僧法師求助,結果導致這位高僧的殞逝。

(求收藏求推薦)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