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害群之馬,團隊才能發揮真正實力。”
“星瑤死了,也算做了件好事。”
星瑤這個名字,徹底了一個忌的、被抹去的污點,一個用來襯托現在這個“完星芒”的反面教材。
后來,在一場備矚目的年度頒獎禮上,星芒團憑借一首旋律口水、編舞簡單但營銷火的歌曲,擊敗了數個實力強勁的對手,斬獲“年度最佳團獎”。
舞臺上,五個孩穿著鮮亮麗的禮服,捧著獎杯,泣不聲。
星沅作為隊長發表言,謝公司,謝,謝隊友,說到,聲音哽咽:“這一路走來,我們經歷了太多的風雨和質疑,但我們五個人始終抱在一起,互相支持,互相鼓勵……這個獎,是對我們努力和團結的最好證明!”
臺下掌聲雷,尖不止。
然后星瑤再度被拉出來鞭尸。
沒有人知道,星瑤曾經多麼努力地配合團隊。
在經紀人的明確要求下,刻意收斂自己的芒:不能比C位星沅更耀眼,不能比主唱星芮更人,不能比主舞星澈更出,不能比領唱星禾更準。
被迫藏自己的實力,只為維持團隊所謂的“平衡”。
每一次表演,都小心翼翼地控制著自己的聲音和作,生怕蓋過其他員。
久而久之,這了“業務能力不足”的證據。
更沒有人知道,在無數個深夜里,星瑤獨自留在練習室,跳著原本編舞中那些被刪減的高難度作,唱著被分給別人的彩段落。
的筆記本上麻麻記錄著每個作的要領,每句歌詞的理,甚至其他員的優缺點和如何更好地配合們。
星瑤到死都不明白自己為什麼會遭遇這一切,但顧陌知道。
們五人團中,只有星瑤是純粹靠實力從選秀中殺出的草,其余四人都是早已定的關系戶。
星瑤的業務能力是最強的,更重要的是,是最努力的,一直在進步,而其四人卻始終在原地踏步。
當差距越來越大,們不是想著如何提升自己,而是用關系讓公司給星瑤施,強迫拉低水平來維持團隊表面的“平衡”。
與此同時,們卻在面前心打造努力向上的人設。既然都這麼“努力”了,為什麼團隊還是不溫不火?總需要有個背鍋的吧?
于是,星瑤順理章地了那個最合適的替罪羊。
當一群人里只有你最優秀最努力,你自然就會為眾矢之的。
而更倒霉的是,星瑤還擋了這個世界天命之的路。
沒錯,星禾的那個朋友星瀾,就是這個世界的天命之。
星瀾是家里千萬寵的小公主,當初紆尊降貴參加選秀團節目,雖然全程劃水表演,但在家人眼里,已經是“拼盡全力”了。
當結果沒有符合的預期,所有人都覺得是世界虧欠了,世界欠一個第一名。
甚至連星瀾自己也覺得,已經足夠“努力”了,結果最后的結果卻沒有對得起的努力。
;定的原本就是們五個人一起團,明明可以和好朋友星禾一起出道,結果星瑤這匹黑馬橫空出世,拿下了第一,人氣斷層領先,搶走了團出道的機會。
很多人都已經忘記了,當初星瑤在選秀中的表現有多麼驚艷。
的舞臺直拍在網絡上瘋傳,每一個作都準到位,每一次高音都震撼人心。
的人氣一騎絕塵,公司實在舍不得這波流量,所以才臨時改變主意,讓星瑤頂替了星瀾,而不是星瑤靠關系搶走了星瀾的機會。
團初期,五個孩也曾有過月期。
們一起訓練,一起分零食,深夜互相安想家的緒。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星瑤越來越耀眼,業務水平遠遠甩開其他員。
們開始不滿了。
們進娛樂圈不是來吃苦的,是來萬眾矚目的,當然不可能像星瑤那樣拼命?
于是,們用人脈關系,讓公司給星瑤施,強迫收斂鋒芒,降低水平來配合團隊。
每次舞臺事故,都怪星瑤。
團隊不火,也怪星瑤。
一切都怪星瑤,誰讓沒有后臺呢?
而當星瀾因為沒能團而患上抑郁癥后,的家人更是心疼不已,開始用各種關系,想要為“得償所愿”。
仿佛只要讓星瀾加星芒,的抑郁癥就能神奇地痊愈。
看啊,這是一個多麼溫馨人的故事——可善良的主被命運捉弄,陷抑郁,所有的人齊心協力,只為幫奪回“本該屬于”的東西。
至于星瑤?
的夢想、的人生、的清白,在“治愈”主這件大事面前,又算得了什麼?
能被犧牲,為治愈主的抑郁癥貢獻一份力量,那甚至是的“福氣”
幾乎所有人,都潛意識里認同了這套邏輯。
唯一為此崩潰的,只有星瑤相依為命的。
星瑤當初進娛樂圈,唯一的目的就是賺錢讓過上好日子,誰知道簽下的是份奴隸合同,沒日沒夜地工作,賺的錢卻都歸公司所有,自己每月只能拿幾千塊的固定工資。
最后公司想甩開,還要主提出解約,支付天價違約金。
沒能讓過上好日子,反而讓老人白發人送黑發人,余生孤苦無依。
甚至在死后,星瀾在萬丈芒的同時,仍不忘在訪談中若有若無地暗示,自己曾經歷的“黑暗時”與“某個不公的變故”有關。
在家人朋友的“幫助”下,已經“痊愈”了,所有風雨都過去了。
樹立起勵志向上的人設,而星瑤則被釘在恥辱柱上,死了都要承著更多的罵名,為襯托主善良勵志的背景板
顧陌現在變了星瑤,梳理完所有記憶,只覺得荒謬至極。
好一個“所有人幫助可善良樂觀的主治愈抑郁癥,最終登上事業巔峰”的勵志故事。
好一個被犧牲、被污名化、死后仍不得安寧,全程充當反派背景板的小炮灰。
星瑤靠實力贏得的一切,怎麼就了“搶”?
自己不愿努力,別人努力功了,便是原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