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從的腦后緩緩滲出,染紅了地面。
圍觀的人群瞬間安靜下來,有人尖著撥打急救電話,但為時已晚。
星瑤的眼睛無力地著灰蒙蒙的天空,最后的意識里,回想起出道前的那個夜晚,五個孩躺在練習室的地板上,暢想著未來的輝煌。
“我們要一起站上最大的舞臺!”星沅當時這樣說,其他人都笑著附和,眼中閃爍著對未來的無限憧憬。
那時的星澈還會在深夜陪多練一會兒,細致地幫摳作細節。
星芮會從媽媽的食盒里分出致的點心,塞到的手里,笑著說“多吃點,你太瘦了”。
而星禾,總能在著窗外月亮發呆時,默默遞上一張紙巾,什麼也不問,卻什麼都懂。
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變的呢?
是第一次因為高音太穩被經紀人私下談話?
是因為舞蹈作完度太高而被要求“收著點”?
還是無意中聽到星芮抱怨“跟站在一起,我們都伴舞了”?
是太過努力的錯嗎?還是無論怎麼努力,總是不夠“好”,不夠“合群”?
黑暗吞噬了最后一線,星瑤永遠閉上了眼睛。
星瑤的葬禮很簡單,幾乎沒有圈人出席,稀疏的幾個親友,一臉悲戚憔悴的,再無他人。
公司派來的代表放下一個薄薄的白信封,語氣公式化地表達了哀悼,并提醒不要接任何采訪,仿佛死去的不是一個曾為他們創造價值的藝人,而是一個麻煩。
公司發布的方聲明措辭謹慎,稱這是一場“令人心痛的意外悲劇”,緬懷星瑤是“一位有潛力的年輕藝人”,卻巧妙規避了所有關于長期霸凌、工作力和神迫害的關鍵詞。
聲明通篇冷靜克制,甚至帶著一撇清關系的疏離。
而網絡上的惡意并未因的死亡而停止。
“自己作死”“終于不再拖累星芒了”“死得好、凈化娛樂圈”之類的評論依然層出不窮。
更有甚者,將推倒星瑤的那個狂熱捧為“為民除害的英雄”,稱“替天行道”,為星芒掃清了前進的障礙。
三個月后,星芒宣布加新員——星瀾。
就是星禾那位曾經因落選而抑郁的朋友。
發布會上,五個孩彩照人。
星瀾站在C位,臉上帶著恰到好的與堅強。
講述著一個“戰勝心魔”、“為夢想永不放棄”的勵志故事,語調輕卻清晰,每一個停頓都恰到好地引人同。
星禾在一旁適時地遞上鼓勵的眼神,甚至配合地泛起淚。
星澈、星沅和星芮也完地扮演著熱歡迎、團結友的隊友角。
重組后的星芒以全新的形象回歸,五個孩在鏡頭前展現出無比的默契與和諧。
死后的星瑤靈魂仿佛懸浮在練習室的上空,看著那五個孩在鏡頭前笑容燦爛地排練新舞。
音樂激昂,舞步炫目,確實比之前“整齊”了許多。
;因為所有人的水平都被拉低到了星瀾能夠輕松跟上的程度。
星瀾站在曾經屬于星瑤的C位附近,作略顯生,但臉上的自信和甜笑卻毫不遜,的每一個失誤都被鏡頭巧妙帶過,或者被隊友“默契”地遮擋。
“Cut!非常好!”導演滿意地喊停,“星瀾進步神速,和大家融合得非常好!這次的回歸舞臺一定會!
星澈親昵地摟著星瀾的肩膀:“那當然,我們瀾瀾可是天才,而且特別努力!
星芮遞上水瓶:“是啊,比某些占著位置不努力的人強多了。”
星沅則保持著隊長的沉穩:“好了,休息一下,準備下一個采訪,記住,統一口徑,我們現在是全新的、團結的星芒,過去的不愉快就讓它過去,我們要向前看。”
星禾站在稍遠的地方,看著被眾星捧月的星瀾,臉上帶著淡淡的、真實的微笑。
的朋友終于得償所愿,抑郁癥也似乎真的好了,這就夠了。
至于星瑤……那份微弱的愧疚早已被“為了朋友好”、“為了團隊好”的理由到了心底最深,不再泛起波瀾。
們輕松地談笑著,分著送來的昂貴禮和甜品,討論著下一個通告要穿哪個品牌的高定。
沒有人再提起那個曾經站在這里,汗水浸廉價訓練服、對著鏡子拼命練習到凌晨的孩。
而在星瑤死后,城市的另一端,破舊仄的出租屋里,星瑤的抱著冰冷的骨灰盒,眼淚已經流干。
桌上擺著星瑤出道時拍的寫真,笑容燦爛,眼里有。
枯槁的手指一遍遍過照片上孫的臉頰,渾濁的眼中沒有淚水,只有無盡的茫然與絕。
“瑤瑤……我的乖孫兒……你說要賺大錢,讓住大房子,福的……你怎麼就……怎麼就說話不算數呢……”
老人喃喃自語,聲音嘶啞。
不懂什麼娛樂圈的黑暗,什麼霸凌謀,只知道從小帶大的、懂事孝順的孫沒了。
公司的人來過一次,丟下一點所謂的恤金,語氣冷漠地提醒不要鬧事。。
鄰居看不過眼,幫上網想討個公道,發出的帖子卻石沉大海,偶爾有幾個回復,也是惡毒的詛咒:
“老不死的還想蹭熱度?”
“孫自己作死,也不是好東西!”
“滾啊!別瓷我們星芒!”
絕像冰冷的水,徹底淹沒了這位風燭殘年的老人。
而重組后的星芒,正如公司所期的那樣,一路高歌猛進。
星瀾豪門小公主為夢想堅持不輟,戰勝抑郁終登舞臺的勵志故事被大肆渲染,吸引了大量同。
團隊資源傾斜嚴重,最好的詞曲、最炫的編舞、最大牌的代言……
雖然整業務水平眼可見地下降,但資本的力量足以掩蓋一切。
熱搜買著,通稿發著,水軍刷著,控評做著。
們越來越紅,越來越狂熱。
很快,們的首支單曲《重生之》迅速登頂各大排行榜,MV點擊量破億。
通稿紛紛稱贊:“這才是星芒本該有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