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是第一種!”
“第一種!”
“第一種!”
……
眾人的回應出奇的一致。
狼群襲擊、疾病與瘟疫、部落沖突與掠奪、迷路等,輕則傷,重則牛羊直接全部死亡,財富一次清空。
除此之外還有馴馬、與狼群爭斗等等的意外傷,搞不好就落下殘疾,甚至染死亡。
除了以上外,還有白災、黑災、旱災等等。
所謂白災就是冬季的雪災,是積雪過厚且持續時間長,導致牲畜無法刨開雪層吃到下面的枯草,后果就是短時間牲口批死亡,讓富有牧民一貧如洗。
黑災與白災相反,是指冬季無雪或積雪過。
草原河流幾乎都是高山積雪融化產生的,冬季寒冷河流湖泊封凍,人和畜就要依靠吃雪來補水。
沒有雪,會導致牲畜大量死,因缺水無法消化干草而死。
旱災,則是夏季降雨稀,導致草場生長不良,牲畜抓不上秋膘,弱難以過冬,來年就慘了。
但農業就沒有這方面的自然災害了,白災和黑災在冬天,而旱災的夏季雪山融化河流有水能灌溉,依舊無法影響到農業或者影響很小。
怎麼看,穩定的農業都比游牧要安穩、合算、獲得更多的財富,只要腦子沒有病,那絕對是選擇第一種。
“巧了,諸位選擇第一種,那麼牧民們也會選擇第一種!”
朱蒙開了玩笑:“選擇耕地的牧民多了,放牧的就了,草場就不需要那麼多了,按照經驗看,一位牧民,就能節省五十畝的草場。
所以,耕地的多取決于愿意耕種的牧民的多,一萬放牧的牧民就多出五十萬畝耕地,這點諸位能明白了嗎?”
眾人點了點頭,為武將,朱蒙講的這些他們是真的知之甚。
專業的事還得專業的來。
“既然諸位都明白了,那我再來說說大將軍說的取決于什麼目的。”
朱蒙臉也嚴肅了起來:“諸位覺得衛拉特或者草原諸部拋開戰略戰之外的戰力源自于哪些方面?”
“優質的戰馬!”
“湛的騎!”
“魁梧的格!”
“彪悍的格!”
……
“非常好!”
朱蒙點了點頭:“廣闊的草原鑄就了優良的戰馬,優質的戰馬是騎兵最基本的保證;
逐水而居和狼群爭斗就鍛煉出了湛的騎和箭;
天天吃牛羊以及環境,讓他們的格遠強于漢人;
草原部落因為缺乏資相互掠奪、爭斗,鑄就了他們彪悍的格。
如果這四項按照比例分,分別是五、三、一、一。”
朱蒙講到這里,眾人若有所思,似乎明白了一些。
朱蒙也不在賣關子,繼續道:“如果說讓牧民都……或者有三的耕種,那麼看優質的戰馬就了,湛的騎的既能就慢慢的減退,彪悍的格就會被耕地給束縛和消磨掉。
長此以往,衛拉特四部的百姓就喪失了騎的技能以及逞兇好斗的格,變得和大明百姓無異,這一點可以從葉爾羌汗國得到驗證。
;耕地如此,經商也是如此,牧民看到了經商的利益后,會不會放棄游牧,改去經商、學手藝?
不用朝廷去下令強制,大量牧民就會選擇耕地和經商、手工業,因為他們想吃飽,就這麼簡單的道理。
一旦這部分人發生了轉變,另一邊固執的人想要搞事都不可能,因為改變的這部分人絕對不允許未改變的這群人毀掉他們斗而來的幸福生活。”
嘶……
眾將紛紛倒吸了口涼氣,眼中滿滿的震驚之。
朱蒙說了這麼清楚了他們若是還不明白,那就真的是蠢的不行了。
這簡直就是釜底薪、薪止沸、絕其本、斷絕源的做法。
而且這幾乎是無解的。
苦了這麼多年了,現在終于有了能過上好日子的機會,誰不想過的好一些?
只要朝廷開始制定各種惠民策略,有人仇視也好,有人觀也罷,一定就會有牧民第一個站出來支持。
那麼這第一部分的人就會有真金白銀的到賬,無論是耕種還是手工業、經商等等都是賺的盆滿缽滿。
大家都是下層百姓,都是被貴族迫的,日子都是只能勉強糊口,一眼不到頭的生活,憑什麼你現在就過的比我好?
觀的百姓就會抱著‘打不過就加’的心態,跟風加。
三種狀態的百姓按照比例來看,大概是三、六、一,只要觀的加,那麼這事兒就算是了。
至于說衛拉特四部的百姓學會了大明的農業技以后會不會暗中積蓄力量來造反更不用擔心。
有戰馬和騎兵都能給他們打殘了,沒有戰馬和兵那就是壯一點的豬而已,敢齜牙,就再打殘一次。
“伊犁河谷的地形地貌從東向西呈現出高山峽谷與草原、山河相間、開闊平原的過渡,末將以為最后朝廷的規劃是東部以畜牧業為主,西部則以農業、商事為主。
諸位對這第二條的建議有沒有其他的想法?”
眾人陷沉思,這種釜底薪的做法是從源上掐斷了造反的可能,他們有什麼反對的?
孫應元則是出聲了:“朱總兵,您這個提議非常的好,但在下有一點擔心……或者說疑。”
“大家今天是討論,有什麼話但說無妨。”
“是這樣的……”
孫應元神凝重了幾分:“按照之前的推測,衛拉特男戰部族的四五,年男占了男的五五,
而我們斬殺了他們十七萬人,算下來,他們幾乎每個家庭都有親人被我們干掉了,甚至很多家庭的父子兩人都被我們干掉了,
殺父之仇、殺子之仇、殺夫之仇,可以說消息傳出他們會對我們恨之骨的。
這種狀況下,即便是朝廷給予種種的惠民政令,他們會認同繼而倒向我們嗎?
失去至親之人,可不是一些錢財等等就能抵消的。”
“好問題!”
朱蒙很是認可的點了點頭:“只靠惠民政令自然是不行的,在公布這些策略之前,我們還要做一些準備,這就是我要說的第三點,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
陳通最近加入了一個奇怪的聊天羣。動不動就聊歷史大事,起的名字也很中二。大秦真龍,雖遠必誅,千古李二,人妻之友,基建狂魔,反神先鋒,幻海之心等等一系列中二的網名。千古李二:陳通,唐太宗應該算是千古一帝吧?陳通:你怕不是誤解了千古兩字?比起殷紂王這種蓋世雄主來說,他都差得遠,頂多算是個盛世明君。“什麼?紂王也能算是聖賢之君?”“紂王你瞭解嗎?隋煬帝你懂嗎?不懂請不要黑。”“誰第一個向神權發起抗爭?”“誰真正做到了依法治國?”“誰才真正使得南北貫通,打破階層固化?”“知道什麼纔是真正的歷史嗎?誰纔是在皇帝這個職業中的頂級大佬嗎》?”“始夏,烈商,禮周,霸秦,強漢,弱晉,雄隋,盛唐,婦(富)宋,猛元,硬明....瞭解下。”顛覆你心中的千古一帝。大秦真龍:“知寡人者,陳通也,不裝了,攤牌了,........把寡人的太阿劍給陳通砸核桃吃吧!”
至尊歸來,本想安穩過日子的他,卻處處被人瞧不起,結婚當日,他振臂一呼,九大戰神奔來,跪喊師父…
穿越大唐,張諾隻想安安穩穩地經營好酒館,到時候經濟改善了就買個丫鬟,娶個漂亮媳婦過上好日子,結果,他營業的第一天就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李世民。作為穿越者,他擁有著遠超這個時代的目光與見識,隨口閒扯兩句,聽在李世民的耳中都是振聾發聵。不久後,張諾發現,自己隨便說說的東西,居然就變成了大唐的治國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