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權宦心頭朱砂痣 第145頁

《權宦心頭朱砂痣》 第145頁

襄王給這事定了,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氣,甚至有一二藩王當場以袖子遮臉,上了哭腔:“父皇啊……”

實則景順帝兒子太多,記不記得這幾個孝子還是一回事呢。

“殿下們節哀。”牛貴卻直接打斷了孝子們的哭喪,“如今眼下,旁的事都先往后放放,都不急,只有一事最急。”

他道:“請議立新帝。”

殿中又安靜了下來。

的筆便跟著停下來。兩個人抬眼觀,因錄史之時,當時景,當事人語氣神態,亦很重要。

襄王正道:“牛都督說的是。父皇西去,國無儲君,該誰登位,正該議一議。牛都督……”

襄王含著笑,問:“你認為該誰?”

代王亦開口:“正是,都督說說,該我們兄弟哪一個登位?”

趙王沒說話,只將目投向牛貴。

襄王和代王都目炯炯,都知道牛貴的支持重要,并都覺得牛貴該是支持自己的。只有趙王雖在其間,神卻十分淡漠。

孰料牛貴卻道:“議立新帝,自然有閣部。”

“殿下們實在抬舉我了。奴婢……”他撣撣擺,“乃是天子家仆,并非朝廷臣子。這等大事,并無資格參聞。”

牛貴站了起來,道:“牛貴命天子,只尊天子一人之命。這便去監察院恪守職位,只等新帝登基。”

叉手沖眾人揖了一圈:“告退了。”

袍袖一拂,轉離去了。

雖然他說的對,廢立這種事,全該是閣的權力和權利。但形勢比人強,三王重兵宮,殿外鐵甲锃亮,兵刃鋒冷,閣怎麼選!

Advertisement

牛貴最狡猾,燙手山芋竟直接甩給他們了。

閣老們心里面只把他罵了個狗淋頭。

閣滿員時七人,二月景順帝殯天時,張忠殺了兩個,后又自六部提了兩個人塞進去,現在依然是七人。

只當諸王將滾燙目投過來的時候,七位閣老額頭上都冒出細的汗珠。

陳閣老最終開口說:“此事大,閣也不能獨斷,召尚書們一起來吧。”

三王同意了。只是縱召了六部尚書來,也只多了三個人而已。因著還有三個閣老兼著尚書呢。

新被來的三個尚書,是一路從太和殿前廣場上穿過兵甲重重走進大殿的,進來的時候背心的里了。待被說明況,毫沒有參與大事的喜悅,只在心里用最惡毒的語言,問候了閣老們的十八代祖先。

因趙家的人,殺起臣子來,從來不手

71. 第 71 章 議立

第71章

襄王自稱嫡長, 認為合該“有嫡立嫡,有嫡長立嫡長”。

代王直接質疑襄王的嫡“長”。因襄王并不真的是景順帝長子,先太子才是。襄王頂多算是還活著的嫡出皇子里年長的。要非說“長”, 其實還有比襄王年紀更長的庶皇子,只不過因為生母位份不高,只封了郡王, 因膽小謹慎慣了,此次舉事也只觀, 沒有敢參與進來。

要這麼算,襄王和代王都是嫡出皇子, 一樣一樣的。

代王道:“老王兄年紀這樣大了,原該含飴弄孫, 頤養天年了。為社稷勞,為百姓辛苦的事, 還是給弟弟來吧。”

Advertisement

襄王翻了個大大的白眼。比起代王和趙王,的確他的年紀是太大了, 像差著輩分。

要知道,京之前,他可還特意用黑染料, 把頭發都染黑了呢。

趙王冷笑:“父皇若想立你,早該封為儲君, 或至留下詔。既都沒有,便說明父皇自是看不上你。天下有能者得之,孤為大周戍守國門十余年, 其中辛苦艱險,只怕二位錦繡堆里抱人的,想都想不到。怎就有臉將大位視為己?”

八九個小藩王, 各有依附,人人都想要從龍之功,又都是緣兄弟,七八舌地,便吵了一團。有的還有宿怨,差點手打起來。

爭不出結果來,自然要著文臣們表態。

然而外面重兵圍著,搞不好會掉腦袋,文臣們表個屁的態!

最后,還是陳閣老道:“開大朝會吧,由百共議。”

殺七個閣老可,殺三個尚書可,總不能連百都殺了吧。

這個事,就是參與進來的人越多,大家都越安全!

便議定三日后召開大朝會。

景順帝之死,已經定,當下便死了宮,又將蠱了景順帝的道士定了腰斬。

諸王也不出宮,直接在皇城中各自據了一,暫時落腳。

京城中陷了一種并不能讓人到踏實的“平靜”,只因諸王的軍隊一趟趟一回回地出現在京城的街道中。

且有著大量壯年男子聚集的地方,總歸不會太平靜的。

門被破了,錢被搶了,人被糟蹋了,諸如此類的事難以避免。百姓哭著去府喊冤。順天府尹一個頭兩個大。巡城史這時候都不敢出門,個個了起來。

Advertisement

五城兵馬司治理的是城市治安,平時對付的是盜賊宵小,可不是披甲執銳的兵。尤其代王的兵和趙王的兵,都是北方人,十分兇悍。相對而言,襄王的兵稍溫和些。他們個子矮,沒有北方兵那麼高大魁梧。尤其你聽他們一口南方腔,鳥語似的,聽著就沒那麼嚇人。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https://.52shuku.net/yanqing/pm/h43Q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