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權宦心頭朱砂痣 第142頁

《權宦心頭朱砂痣》 第142頁

省著吃,夠活一陣子的了。

又過了些時日,消息傳來,以襄王、代王、趙王為首的諸王會師,結聯盟,兵諫京城。

大太監張忠原矯詔召了北平都司、山東都司、河南都司和陜西都司諸衛拱衛京師。他的詔書自然是發往全國各省、各道,但便連他自己也知道,這詔書向南過不了江,向北翻不了山,向西不知道能不能穿過山西到達陜西,山西已經全然落了代王手中。便能順利抵達,陜西和河南離得都遠些,真正能指的,也就是北平都司和山東都司的衛軍了。

果然陜西都司和河南都司毫無音信,北平都司諸衛最早抵達京師,山東都司傳信來已經在路上。

只是山東諸衛終于抵達京師的時候,卻已經不需要再執行“拱衛京師”的任務了。

因為諸王已經率兵進京了。

終究是無無基之人,大周的宦也不像古時有那一二朝代,許宦領兵。大周一朝,宦是不領兵的。皇帝親軍除外。因皇帝最信宦,因此守衛皇帝安全的親軍,只肯給宦

監察院其實是屬于天子親軍中的一部,只因監察院名聲太盛,才蓋住了天子親軍其他諸衛。

甚至于大家提起牛貴,都習慣先想到他提督監察院事的份,而忽略了他其實掌著全部天子親軍。

在不能領兵的前提下,一個強有力的皇帝,才能給宦強有力的權力。一個被宦挾持的小兒皇帝,能給張忠的不過是一個錯覺。

Advertisement

京師的門是從里面打開的,閣老們迎了諸王京。

諸王直撲中,想要宮。

張忠卻已經死了。

牛貴斬殺了張忠,一手拎著張忠的人頭,一手牽著小皇帝的手在太和殿迎接諸王。

輝煌宏闊的大殿上滿了人,兵锃亮,時不時便有一道晃了誰的眼。稍一,便一片刺耳的金屬刮聲。

牛貴微微彎腰,將手中的人頭往前一甩。那人頭便像個球一樣,咕嚕嚕滾到了諸王腳下。滾了一路的

好幾個藩王都嚇得后退了幾步。

牛貴沒有看他們,只蹲下來,對小皇帝溫聲說,“這就是你的兄長們,去吧。”

小皇帝才三歲,是個什麼都不懂的娃娃。他看著滿殿锃亮的鐵甲、兵刃,沉沉的讓他心生恐懼。

這殿上他只認識牛貴和張忠。只張忠已經變了一個球,在地上滾,他只能聽牛貴的話,邁開小短走向年紀都能當他父親甚至當他祖父的兄長們。

走到差不多的位置,他放開一直捂著口的小手,從襟里掏出了一個東西,放在了大殿的金磚上。

那東西殿上有份的人都認識——傳國玉璽。

一時殿上呼吸都靜了。只有偶爾兵刃與甲片發出的金屬刮聲,格外刺激人。

有人喝問:“牛貴,這是何意?”

牛貴道:“先帝大行,張忠挾五十二皇子大位。我現已將其誅殺,人頭在此,請王爺、閣老們查收。”

小皇帝邁著小短已經跑回到他邊,有點害怕地抱住了他的。牛貴低頭看了他一眼,抬眸看著滿殿的王爺、閣老、將軍、甲士,淡然道:“五十二皇子自知德不配位,自愿禪位,此是傳國玉璽,諸位王爺、大人們還請收好。已經到了諸位手上,若丟了,可怪不得咱家。”

Advertisement

眾人面面相覷。

諸王之中,襄王年紀最長,他開口道:“牛都督辛苦了。”

牛貴點頭:“分事。”

他彎腰將退位了的五十二皇子抱起來,道:“五十二皇子還小,請容我先將他送回寢宮。”

他抱著這個孩子緩緩往前走,滿殿甲士,竟無人敢攔他。金屬聲一陣陣,兵士們閃集的人群便生生給他讓出了一條路來。

只忽有人喝道;“牛貴!徐振、李九頭和錢耀祖三賊何在?“

京中權宦九人,八虎一狼。

一狼可抵八虎,指的便是提督監察院事牛貴。

八虎中,馬迎春在湖廣為襄王府斬殺,馮蠻蠻在山西為代王府斬殺,樊三和王樹在景順帝殯天時為張忠等人所殺,張忠今日為牛貴所殺。昔日威風凜凜的八虎如今就只剩下徐振、李九頭和錢耀祖三個人。

牛貴漫不經心地道:“不知道,大概逃了吧。”

旁人喝道:“牛貴,你為監察院都督,如何不將此三賊一并正法!”

牛貴停下了腳步,緩緩轉過來。他目投過去,說話的閣老也不后退了一步。

牛貴這一生,為景順帝殺了太多人,死在他手里的閣老都有八/九位之多。他的名聲何止是止小兒夜啼,便是閣老們聽了,都后背發涼。

這個閹人緩緩道:“因為,沒有人給我下命令。”

“我奉天子之命提督監察院事。”

“我只聽天子一人的命令。”

“若想給我下命令,便先選出一位天子再說。”

Advertisement

滿殿的雄壯男人,此時都為一個無之人的氣勢所攝。大殿里雅雀無聲,沒人敢反駁他,或批判他。

縱然有人心里想,此時大軍匯集,比起來牛貴的三千錦番子其實也算不了什麼,也來不及調天子親軍。可也只敢在心里想想,沒有一個人敢跳出來指著牛貴喊一聲“宦休走!速來伏誅!”。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https://.52shuku.net/yanqing/pm/h43Q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