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東宮福妾(清穿) 第103章 釣魚

《東宮福妾(清穿)》 第103章 釣魚

第103章 釣魚

程婉蘊是到了暢春園才知道大福晉沒了。

收拾行李的手微微一頓, 胤礽瞧見了開口道:“阿婉,你就不必去了,等會我騎馬回宮一趟。”

按家禮來論, 伊爾覺羅氏終究是他的大嫂, 不論平日裏他和老大怎麽鬥,遇著生死之事還是要放下芥。人沒了,他于于理都該去上一柱香。

程婉蘊沉默地點點頭, 與大福晉真正的集不多,大多是遠遠行禮罷了,但也是眼睜睜看著大福晉好似一朵花, 從盛開到凋零,也不過幾年的年頭。

貴為福晉……又能怎麽樣呢?太子爺走後,程婉蘊一邊忙著打理屋子,一邊在心中嘆息。

什麽恩寵、權勢、地位,珍惜當下才是真的。

前幾天程家遞了消息進來,說懷章中了二甲第三名, 高興不已,隨後又聽吳氏說預備給懷章看媳婦了, 人如今每天都快把他們家的門檻踏平了, 吳氏在滿人姑娘和漢人姑娘裏猶豫不定, 程婉蘊就勸:“門第太高也不一定是好事,懷章這名次是一定要進翰林院的,那是清貴之地, 往了算, 都得熬五六年才能出頭, 配個好、子骨健康的姑娘比什麽都強。”

為何特意強調子呢,因為現在漢世家的閨已經有養得以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為榮的風氣了, 還有偏激些的,裹了小腳連地都不讓沾,出有人背著、擡著,真了弱柳扶風了。

而八旗滿人家的姑,說實在的,與他們漢軍旗通婚,又顯得他們高攀了。滿清八旗的人數加起來都沒有漢人的零頭多,因此八旗部是很喜歡通婚聯姻的,但卻不大和漢人通婚,尤其聽吳氏說人裏頭還有來他們家為上三旗出的姑娘說親的,讓程婉蘊目瞪口呆了都。

Advertisement

上三旗裏和皇室聯姻都不算,七拐八彎說不定還能和太子爺論上親戚,程家如何高攀得起!如今肯屈尊下嫁,也不過是為了提前燒太子爺的熱竈頭罷了……程婉蘊提醒吳氏,這樣的就推了吧。

尤其八旗聯姻歸聯姻,但背刺親家的事依舊做得十分順手,手起刀落完全不帶猶豫的。

說起來佟國維的妻子還姓赫舍裏氏呢,且不是遠親,而是實打實索尼的閨,赫舍裏皇後的姑姑。這麽親的關系,耽擱佟佳氏為堅定的反太子黨了麽?并沒有!但這也是為什麽太子爺小時候被人污蔑“生而克母”的時候,唯有孝懿皇後敢接過這個燙手山芋,放在邊短暫照顧的原因。

他們兩家是實打實的親戚。

所以指聯姻就穩固兩家的關系,這或許只是一個好的願,實際上,并沒有哪個家族會真的顧念嫁出去的兒,兩個家族一時借力合作倒是有的。

懷章的前程已經定了,他中了進士又不指著蔭封,就沒必要再將婚姻大事當做易了。何況,若要聯姻,程家不是已經聯上了暫時的最強大太子了麽?烈火烹油,實在不必再加勢了。

但懷章以後是要繼承家業的,他的媳婦也要是個能幹的才能管得好家,像吳氏這種程婉蘊就覺得很不錯啊,笑著和吳氏說:“額娘就照著您自個去選就是了。”

把吳氏都說得臉紅了。

不過吳氏的確是個聽勸的,聽說現在讓程世福在自個同僚裏尋,托額楚問到了一個姓于的漢臣,也是漢軍旗出,是康熙二十年的狀元,一直在翰林院供職,因出低微,十幾年來才任侍郎,但他是個為學嚴謹、學問很大的人,被康熙點為侍讀學士,按照值,每月兩次到上書房給皇子皇孫們講學。他膝下就有個兒,進宮選秀複選被撂了牌子,正好已經到了聘嫁的年歲。

Advertisement

程婉蘊聽了覺得不錯,漢軍旗對漢軍旗,這樣才算門當戶對嘛!而且能在選秀裏進了複選的姑娘,至樣貌、規矩、儀態一定是沒問題的,也肯定沒有纏腳,還讓添金去務府打聽了一下這個姑娘在選秀的時候有沒有什麽事跡傳出來,但似乎不大起眼,或是太過小心,那麽多秀務府裏除了的花名冊,其他人都記不起這位于姑娘了。程婉蘊就滿意地點點頭:優點再加一條“謹慎安分”。

覺得好,但最終也要吳氏和程世福覺得好才行,目前正打聽這于夫人的脾呢。

太子爺回去,騎馬來回大約一兩個時辰就回來了,說是回宮裏看了一眼,又去大阿哥府一趟,那頭已經搭起蘆棚來了,按照欽天監的吉日,約莫停夠二十七日就要下葬。聽說惠妃特意去求了康熙,這葬禮就辦得很風,還特意請了三福晉、五福晉兩個妯娌幫著料理喪事。

太子爺是半君,平日裏不需要做什麽,等出殯日再去送一次,已盡了心意。

等大福晉的喪事徹底辦完,暢春園裏的荷花已經開得很好了,程婉蘊也完全適應了在園子裏的快樂生活。太子爺隔三差五還是要回宮裏去刷康熙這個NPC的好度的,但不用。所以,今兒一早,可以趁著太還不熱烈,就帶著貓貓狗狗(含咪媳婦三花及三個圓滾滾的崽)、弘晳和額林珠,每人提個小木桶、頭頂著荷葉,拿著釣竿,沿著河堤去釣魚、撈蝦,或是泛舟在接天蓮葉無窮碧之中,哪怕無所事事,也能被曬得渾都暖融融的。

咪咪和旺財由于型較大,專門分配它倆坐另一艘小船,咪咪怕水,頂著個荷葉就趴在旺財上不下來,可是又想拿爪子去抓水裏的小魚,一只爪子勾住旺財的,另一只極限往外頭探去抓魚,然後就直接帶翻了船。

Advertisement

程婉蘊聽到後頭一聲嗷的喵以及撲通撲通的落水聲才發現,然後就見咪咪胡撲騰著被旺財從水裏頂起來,非常慫地用兩只前爪住了旺財的脖子,落湯一般,嚇得扯著嗓子“喵嗚喵嗚——”直喚。

“哎……”程婉蘊和兩個孩子都愣了一下,隨即笑出聲。

實在是從一只貓臉上看見這樣驚慌失措的表,太好笑了。

“汪汪!”旺財反倒很喜歡水,四只腳在水裏刨著,背上頂著嚇破了膽子的咪咪游過來,程婉蘊連忙把這倆淋淋的小可憐拽了起來,又讓添金劃船回去取巾帕,結果旺財上了船,直接一個劇烈抖甩幹,把全部人都弄得驚一片,渾

魚一條沒釣上來,就出師未捷先死,灰溜溜上岸換裳。

太子爺打馬進了園子,就看到一溜噠噠的大人小孩和貓狗,不論人還是寵,頭上的荷葉都曬得蔫蔫的,阿婉臉上還有泥點子,提溜著鞋子從那高高低低的蓮葉裏鑽出來。

他本想生氣,阿婉這麽大人了還帶著孩子胡鬧,別看夏天熱,這樣風一吹也容易著涼!但看著他們在夏日濃濃的下,笑笑鬧鬧還不忘高舉網兜追捕蜻蜓的樣子,心又了下來。

這樣的日子總是的,罷罷罷,別跟個老學究似的掃興了。

蜻蜓振翅低低掠過水面,停在一朵半開的荷中,程婉蘊就見到還騎在馬上含笑看他們胡鬧的太子爺了,兩個孩子追蜻蜓追得上了頭,竟然沒有分神往邊上看去,差點一個網兜扣在太子爺頭上。

然後兩個孩子都慫了,連忙剎住腳。

額林珠扔了網兜沖過去抱住太子爺的馬脖子,嬉笑著撒:“阿瑪,你回來了,和我們一起來捕魚吧,都怪剛剛旺財和咪咪把魚嚇跑了,如今顆粒無收呢!”

Advertisement

“額娘還說晚上吃自己釣的魚,這下晚膳也要發愁了。”弘晳也玩得臉紅撲撲的,幫腔著說。

胤礽被兩個孩子生拖拽下了馬,只好一邊念叨著沒點統一邊了靴子子,很誠實地接過倆孩子的網兜,一家子重新殺回湖上。胤礽捕魚種田都還算有經驗,畢竟每年康熙都要帶著他們下地秧種稻,澤園裏的稻田裏也有稻花魚呢,只是那時候他們都得假裝技藝不,胤礽要輸給康熙,其他兄弟又要故意輸給他,實在沒什麽意思。

何保忠原本是想跟著太子爺上船的,結果他才踩上去一只腳,那船頭就撬了起來,還有種馬上就要翻倒的趨勢,最終被太子爺無地趕了下去,塞了個小桶去附近花叢裏挖蚯蚓,而花喇得意地陪在了太子的船上,氣得何保忠拿了個小鏟子蹲在那把花喇當蚯蚓似的剁,好氣好氣!

程婉蘊看得捂直笑,心很輕松。

知道太子爺為什麽要把和兩個孩子都接出來,這回出來也是明目張膽把後罩房都搬空,伺候的人全帶走,就留了兩個太監看屋子的那種。

約莫還是為了讓避嫌啊……畢竟太子妃有孕,萬一後頭又有什麽不妥,怕們擋不過外頭的謀詭計,傷及自,還不如直接而退。不過程婉蘊更好奇太子爺是怎麽替的,還能順順利利讓在康熙那兒過關,只領著和兩個孩子到園子裏住也沒說什麽。

或許是因為太子爺臨走之前跟康熙請旨,讓石家安排人進來陪太子妃住到生産之時吧?雖然程婉蘊知道太子爺依舊不踏正殿一步,但至明面上,太子妃的面子還是保住了。

還有弘暄。之前太子爺和說過,弘晳年紀小,在上書房本來就是湊合的,去不去都一樣,但弘暄不一樣,他已經正式進學了,不能一下荒廢兩三個月的學業,所以才不帶他。這話他也跟弘暄明明白白說過了,免得弘暄心裏有想頭。

程婉蘊有時候覺得太子爺心思真細膩的,他會顧忌到弘暄一個孩子的想法,還願意特意去解釋給他聽,這種舉就已經擊敗了清朝九的“父親”了。

鼓的,太子爺不管是留下的人還是出門的人都安排好了,程婉蘊原本還擔心出來以後會讓太子妃生氣,但真的出來以後,才知道這能夠“自由呼吸”的好,哪怕回去以後要太子妃的白眼,都認了!

有句話說得好,自家直系領導不在的團建,就是好團建啊。

正出神呢,忽然鼻尖被漸上了幾點水,額林珠和弘晳在一邊哇哇,太子爺釣起來一只手臂那麽長的草魚,肯定有三斤重了!程婉蘊也誇張地輸出一頓彩虹屁,把太子爺誇得耳發紅。

他們一直釣到太快要下山的時候,太子爺釣魚技果然不錯,在何保忠的蚯蚓餌料加持下,很快就釣滿了一桶,大多是鯉魚、草魚,也有鰱鳙,釣了魚,就讓人在湖邊的亭子裏擺上烤架,吃起了天燒烤來。

頭頂是晚霞漫天,眼前是湖,鼻腔裏還有木炭的火燎味與香,程婉蘊領著額林珠烤,太子爺和弘晳父子倆在一旁起開了一壇玉泉酒,于是香酒香織在一,吃著喝著酒,這裏真的好似隔絕了外頭的所有煩惱一般,額林珠和弘晳搶吃,兩人追著跑下了亭子一會又跑回來。

太子爺讓人拿來一把馬頭琴,給程婉蘊塞了個馬鞍子鼓,手握拉弦拉起蒙古的曲子來。

程婉蘊不是頭一回聽太子演奏,太子爺還會笛子、箏與長蕭,而馬頭琴據說是跟皇太後學的,五阿哥也會拉,兩人還在皇太後的壽宴上親自演奏彩娛親了一回。

那時候程婉蘊還不是側福晉,所以沒資格去參加皇太後的壽宴,也就沒聽過。

今兒算是大飽耳福了,額林珠聽見樂聲,也連忙跑上來,抖著小肩膀,給自家阿瑪跳起蒙古舞助興,在寧壽宮住的那段時日,也沒跟皇太後學蒙古的東西。

程婉蘊笑著胡拍著鼓,馬頭琴的琴聲天生低回婉轉,自帶一遼闊蒼涼,又雄渾又奔放,覺自己好像又回到了木蘭,在寬闊的草原上馳騁。

與太子爺在園子裏吃吃喝喝,玩鬧彈唱,一片其樂融融。

而毓慶宮裏,卻又是另一種氛圍。

利媽媽忍著怒氣,站在門廊的,聽見有兩個小太監在說閑話。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