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東宮福妾(清穿) 第54章 同意

《東宮福妾(清穿)》 第54章 同意

第54章 同意

三四個小太監綁著袖子, 正跪在乾清宮大殿前的地磚上使勁地來回

直到將尚之傑、索爾和以及惠妃娘娘先後哭出來的淚痕都抹去了,將這大殿地磚重新恢複可鑒人、蒼蠅路過都得摔一跤的地步,這才又靜悄悄地退了下去。

乾清宮的西暖閣裏正是一片三代同堂、父慈子孝的和睦場景。

暖閣裏, 六個清秀的宮手執扇立在兩邊巨大的黃銅耳四方冰鑒後邊, 不斷搖扇子,將冰涼的風源源不斷地扇到屋子中。

康熙將太子家兩歲的大阿哥抱到涼榻上來挨著坐,和問道:“阿克墩, 告訴皇瑪法,午時可睡飽了覺?醒來喝了嗎?”

阿克墩先轉頭看了看太子,在自家阿瑪那鼓勵的眼神下, 才有些小小聲地回答:“回皇瑪法的話,阿克墩睡了,也喝了。”

兩歲的孩子,能說得那麽清楚已經很不容易,何況他竟然記得禮數,進來前十分響亮地磕頭說了一連串“給皇瑪法請安, 皇瑪法萬福金安”,康熙對他十分喜歡, 抱到自己膝上坐著, 對著胤礽喟嘆:“這孩子, 你教得好。”

阿克墩不僅是太子的長子,還是康熙膝下頭一個且唯一一個皇孫(因為老大家的又添了一個閨,現在有四個格格了, 康熙還批評胤褆盡開花不結果), 所以康熙先前對于太子寵格格程氏這個漢人, 才會頗有微詞。

幸好他的皇長孫,生母至是滿洲包, 才勉強能讓康熙滿意。

胤礽見康熙將孩子舉起來逗他笑,也跟著嘆道:“兒子是在皇阿瑪膝上長大的,多虧皇阿瑪教養才知道為人的道理,如今養這孩子,也不過事事效仿皇阿瑪罷了,只是兒子不如皇阿瑪多矣,時常覺得惶恐,怕自己做不一個好阿瑪。”

Advertisement

康熙聽了自然被勾起了不回憶,笑罵道:“你當年可沒有阿克敦三分乖巧,那是誰的胡子都敢拽,哪個皇叔沒背過你?只要被你逮到,沒有逃得過的。”

“那也是皇阿瑪疼兒子。”胤礽自然順桿爬。他正是為了激起康熙與他朝夕相的回憶,後頭才好開口。

康熙將孫子嬤嬤,讓梁九功帶孩子出去外頭空地上陀螺玩,又命宮重新沏了茶來,才有些惱恨地和胤礽說起今兒這樁事:“那彭江當朝出言彈劾尚之傑,滿朝文武有一半都在拱火,真真氣人,那淩普做下的事,朕心裏有數,也怪不得他……”

先帝爺留下一個空的國庫,不想法子弄些銀子來,那皇家面怎麽辦?三藩、苔灣哪裏有銀子去平?戶部雖管天下錢糧,但用在宮廷所的例只有那麽多,何況大多時間都在哭窮,什麽都拿不出來!淩普雖貪,卻不是不忠心的,沒他當碩鼠東邊一點西邊一點摟過來,只怕後宮裏娘娘們的脂銀子都捉襟見肘。康熙留著淩普、曹寅在務府一幹就十幾年,緣故就在這裏,誰知道竟然有人敢拿這事扇他和太子的臉皮,真是可恨!

當然,康熙是不會承認他縱容淩普犯下滔天罪行是習慣“留一手”,哪怕是對自己親生兒子也是如此。

雖然太子監國後,他惱恨那些大臣整日對著太子阿諛奉承,那喜迎新君的模樣,好像他這個當皇帝的已經時日無多了似的!連帶著對太子也生了幾分戒心,但他從沒懷疑過胤礽的能力與品,都是這些該死的奴才的過錯!

尤其太子親自揭發淩家做下的禍事,又坦然接石氏為妻,康熙那點遷怒便也煙消雲散了,他的太子如此恭敬,如今了委屈也不說,他怎麽還會有所懷疑?

Advertisement

聽著殿外孩子的歡呼聲:“再快點,再快點——”康熙那氣慢慢平了,看著太子低頭苦笑不語的模樣,心裏也十分過意不去,這回可是他這個兒子擋在前頭,替他這個當皇阿瑪的背了一口黑鍋。

“這事給皇阿瑪……不會你白委屈……”康熙說這話的語氣森森發寒。

胤礽知道背後做這些手腳的人就要倒黴了,但他所求卻不是這個,因此垂下眸子出自責的神:“這事兒也是兒子下不嚴,才淩普如此猖狂敢做出這等禍事來,當初皇阿瑪為了全兒子的臉面才而不發,如今被史彈劾,還連累皇阿瑪為兒子擔心,這全都是兒子的錯……”

康熙拍了拍太子肩頭,對他以示安,忽然又道:“那程世福……”

胤礽心想:鋪墊了這麽多,終于到這了。

他立刻換上一個憨厚的笑臉:“程家這事,兒子還要跟您請罪呢。”

康熙挑了挑眉頭:“噢?”

“兒子後院那格格程氏,如今又有了子,平日裏侍奉兒子也十分得力,只是這家世實在不堪,兒子就想著擡舉擡舉程世福,好歹他還是皇阿瑪贊過的人,聲也好極,好給程氏一些臉面。”胤礽故意說得十分輕松,“您不知道,程氏的弟弟也是個有出息的,三年前,他才十二歲就中了秀才,今年還要下場去試舉人,兒子更覺著這樣的人家,不要埋沒了才是。”

康熙點點頭,對于太子的話他沒太往心裏去,這會兒卻明白了為何這事會扯進一個程世福來了!原來醉翁之意不在酒,那起子踩高捧低的人果然是沖著太子來的!

下去的氣,騰的又起來了。

康熙用指節輕輕敲了敲桌面,擡眼瞅了瞅兒子:“你想晉程氏的位分?”

Advertisement

胤礽怔了怔,隨即坦然笑道:“什麽都瞞不過皇阿瑪。”

“不過一個格格,伺候雖得力,也別太上心才是!”康熙一針見地指出來,“我看你對多有偏恩寵,何必非要晉位分?多給些賞賜也就是了,那李氏已經不堪用了,你又趕在太子妃進門前立個側福晉,往後要讓太子妃怎麽立得住?”

胤礽開口細細解釋道:“皇阿瑪說的是,兒子倒不是要行那寵妾滅妻之事,以後石氏進門,兒子肯定得多顧念嫡妻,給面與尊重,這一頭顧得多,另一頭便得冷落了。雖說程氏位卑不足惜,但兒子就怕苦了膝下兩個孩子,有這樣的生母倒被人小瞧,與其說是擡舉程氏,不如說是為了孩子。”

他刻意貶低阿婉,也刻意做出對阿婉混不在意的模樣,他希皇阿瑪看不見他的真心,這樣對阿婉或許更好一些。

康熙沉片刻,心覺也有道理。當年,他也是為了老四老六才進了烏雅氏為德嬪,不然那些奴才秧子都得怠慢這兩個孩子。

石氏日後進了毓慶宮,最多將阿克墩養在邊就是了,庶長子總是不同的……但人的力總是有限的,為太子妃不僅要打理毓慶宮,便是後宮雜事也得擔待,這便不好將其他侍妾的孩子都要過來養,自個也得為了生下嫡子而努力才是!反正那程氏如今膝下只有兒,肚子裏也不知是男是,即便是男胎,一個庶次子也礙不著太子妃……

太子說得對,程氏微不足道,卻不能讓太子的孩子跟著委屈,好歹也生了個皇長,如今又懷有子,說明是個好生養有福氣的,為人又心思妥帖細致,沒鬧出過什麽事來,安守本分……

Advertisement

因著對太子的愧疚之心,康熙也在心裏尋些理由說服自己,罷了,這孩子了委屈,難得有事求到跟前,也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他不好再拂太子的面子。

“正好之前宜妃來說,老五想給他府上那劉格格請封側福晉,既然如此,你們兩兄弟正好一塊兒報宗人府,回頭欽天監和禮部一塊兒選個吉日,擬好冊文就是了。”

思來想去,雖不大願,但康熙最終還是答應了。

胤礽心底大喜!得康熙松口,往後阿婉可堂堂正正陪伴他,再無需人白眼與貶低!他卻強忍著沒出來,只是控制著、恰當地流出一點欣喜:“多謝皇阿瑪恩典,回頭兒子帶程氏來給您磕頭,您不知道,日裏給兒子和孩子們做些裳鞋,也悄悄問了兒子您的鞋樣,給您做了幾雙鞋墊,只是沒好意思拿出來,一直在箱底呢。”

康熙大笑:“可是你去圍場打獵時靴子裏墊的那鞋墊?倒還算孝順,手也巧,那卷餅朕昨個還吃呢,膳房換了不口味,朕昨兒吃了個夾魚的,竟然也不錯。”

程氏若讓太子將鞋墊送到乾清宮,就越了份了,一個格格,連正經孝順康熙的份都沒有,殷勤過頭更會讓康熙不快。但若只是這樣惦記著,默默無聞地表達著孝順,卻讓康熙心裏覺得有幾分舒坦。

方才答應胤礽要晉位分的不願,便也化作了幾分願。畢竟康熙自個對位分這東西就摳門得很,他後宮裏的四妃哪個不是在庶妃上頭熬了近十年才封了嬪。他對四妃也深,都沒著急擡舉們。

但太子邊伺候的人本就不多,罷了,罷了!就當是他這個當皇阿瑪對孩子的優容吧!程家既然不是爛泥扶不上牆,太子要扶就扶吧。漢人不足為慮。

康熙下意識將太子跟滿清八旗勳貴割裂開來,他不願再回到八旗共治的時代了,他不想制于人,這也是他絕不願意讓太子娶八旗勳貴之後的原因。

這天下是他新覺羅玄燁的天下,他不是先帝,不需要任何人指手畫腳!

阿克墩學著陀螺,玩出了一汗,乾清宮裏沒有他的裳,康熙便讓胤礽趕帶孩子回去洗換服:“別著涼了。”

胤礽應是,帶著阿克墩跪安,正要牽著他出乾清宮,但這孩子頭一回在非年非節的時候來乾清宮玩,有些不舍地問胤礽:“阿瑪,阿克墩以後還能來找皇瑪法玩嗎?”

康熙聽了眉頭舒展,將孩子又抱過來,親昵地摟到前:“當然!皇瑪法喜歡阿克墩,想什麽時候來乾清宮,皇瑪法都歡迎!”

早就沒有這待遇的胤礽流出幾分眼熱的模樣,不由酸溜溜道:“兒子不值錢了,皇阿瑪如今眼裏只有孫子。”

這話可把康熙逗得大笑,指著胤礽笑罵道:“沒統!你這都當阿瑪了,怎的還跟孩子爭寵!”

胤礽又適當表現出“不慎失言”的懊悔,但康熙見他這副樣子似乎更高興了,一手拉著阿克墩,一手拽著胤礽的胳膊,親自送他們兩個出去,回憶往昔嘆道:“你呀……盡胡說,小時候朕疼你疼得連史都上奏彈劾,朕也固執不改!誰能與你相提并論,你是朕的保啊!”

胤礽心頭一,眼眶微微紅了。

“皇阿瑪……”

“回去吧,朕還有政事,明珠都在偏殿喝掉朕兩壺上好的龍井了,朕得趕堵了他的才行!”康熙微微笑著,眼角皺紋如歲月刀刻,“別多想,一切有朕呢。”

胤礽在這一刻,卸下了所有心防,真心誠意為康熙道了一聲謝。

毓慶宮後罩房,足足睡了有一個半時辰的程婉蘊著懶腰起來了,睡在床下的旺財也長前爪翹起屁了個大大的懶腰。

一人一狗又一齊打了個哈欠。

就在頭發蓬、眼神呆滯地坐在床上緩緩神時,就聽碧桃進屋來幫掛起床帳,說:“格格醒啦?您之前讓造辦做的什麽小丸子模送來了!您一會兒要不要試試?”

程婉蘊還迷瞪的眼睛立刻就亮了:“要!讓鄭太監過來幫忙!”

的章魚小丸子!早就想吃了!

章魚小丸子烤爐程婉蘊也是不懂怎麽做的,反正就知道大概樣子,是鐵做的,然後啥也不知道了,造辦的工匠現在看到這個無理的甲方爸爸估計胡子都能愁禿。

但碧桃說造辦大師傅們還喜歡的,因為務府這些工匠哪個在外頭沒有鋪子?拿那些小東西小發明做了在京城裏賣,竟然還暢銷!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