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現代言情 笙笙悅我 第214頁

《笙笙悅我》 第214頁

云笙了一把的腦袋,“什麼時候變得這麼懂事了。”

鹿鹿膛,“鹿鹿一直都很懂事。”

不能把零食帶往學校,鹿鹿每天下午放學一回家就先去零食屋拿零食然后看畫片。

陸承宣看鹿鹿喜歡吃零食,又怕去外面隨便買零食吃,就在家里布置了個零食屋,都是些比較健康的零食,每個月更換一次,里面還有水果,水果是每天更換的,保證新鮮。

云笙和杜煙說陸承宣是在家里開了個超市,太慣著鹿鹿了。

杜煙反倒說這樣不錯,鹿鹿吃,小孩子嘛,誰不貪,讓鹿鹿吃。

都說隔輩親,云笙現在是徹底“失寵”咯,哪比得上鹿鹿小公主在長輩面前的份量。

不過云笙可不會放任不管,小朋友吃多了零食對沒有好,而且放學后吃多了零食鹿鹿只吃一點點晚飯,晚上又喊,這個臭病,云笙可不會慣著。

所以云笙想出個辦法,制定每周的零食卡片,一周七天,每天憑借零食卡才可以進零食屋,按照規定拿多,吃完就不可以再拿了。

當即鹿鹿就不高興了,癟著小控訴,“媽媽你欺負鹿鹿!”

云笙靠在沙發上敷面,“我怎麼欺負你了?”

“你給鹿鹿的零食卡上面好多都是水果,”而本不喜歡吃水果,“可是哥哥的上面好多零食。”那是因為哥哥本就不怎麼吃零食,云笙不用約束他。

水果寫在零食卡上是云笙有意為之,看起來好像很多零食的樣子,其實大多數都是水果,可是水果不用零食卡也可以吃,云笙當然不會攔著兩人吃水果,偏偏鹿鹿不吃水果,除了西瓜,西瓜是的最

Advertisement

“多吃水果好,媽媽是為了鹿鹿的健康著想。”云笙忽悠

“那哥哥為什麼可以吃零食呢?”鹿鹿皺著眉頭。

“那是因為哥哥比你高,比你重,你看看自己才幾斤幾兩,要多吃水果長高高。”

雖然是雙胞胎,可從出生起,妹妹就比哥哥瘦小,之后哪怕妹妹吃的比哥哥多,還是沒趕上哥哥,現在鹿鹿已經比小森矮半個頭了,重更是跟不上。

“媽媽,你說的不對,”鹿鹿雙手叉腰,氣的擺道理,“我是孩子,哥哥是男孩子,男孩子本來就比孩子高,也比孩子重,我永遠也追不上哥哥的,媽媽你別欺負我還小就不懂。”

云笙看這個模樣笑的面都皺了,從臉上撕了下來,的額頭,“你這個小鬼頭,懂的還多。”

“哼哼,我不管,媽媽不可以欺負鹿鹿。”鹿鹿小臉一橫,表達著自己的決心。

正好陸承宣從屋外進來,提著公文包,今天有個應酬,回來的晚些。

鹿鹿一看見爸爸,像是看見了救星,馬上跑了過去,“爸爸!”

陸承宣鞋子都沒換,鹿鹿就撲了過來,熱的讓陸承宣招架不住,放下公文包將抱了起來,“今天鹿鹿這麼熱啊。”

“爸爸,媽媽欺負鹿鹿。”鹿鹿抱著爸爸的脖頸,一臉委屈的蹭了蹭他的肩,那小可憐的樣子啊,誰見了都心

陸承宣看向云笙,云笙聳了聳肩——好好管管你閨

陸承宣了然,應該是零食卡的事,昨天晚上云笙就和他說了。

Advertisement

“媽媽怎麼欺負鹿鹿了?”陸承宣抱著鹿鹿坐到沙發上。

鹿鹿嘟嘟噥噥的把零食卡的事說了,“這不是媽媽安排的,這是我安排的,鹿鹿覺得安排的不好嗎?”

鹿鹿仰頭不敢相信的看著爸爸,“爸爸你也欺負鹿鹿!”

“爸爸沒有欺負鹿鹿,你還小,要吃零食。”

“那為什麼哥哥可以?”

“鹿鹿,你自己問問自己,哥哥會吃零食嗎?平常是你吃的多,還是哥哥吃的多,就算零食卡上寫了那些零食,哥哥會吃嗎?”

鹿鹿低下了頭不說話了,因為哥哥的確很吃零食,家里的零食大多都是吃的,這樣一講,就沒話說了。

雖然最后還是有點不高興,但陸承宣答應周末帶去農家樂玩,鹿鹿就高興了起來,和爸爸媽媽一起出去玩也喜歡。

本來云笙以為這件事就這麼過去了,誰知道還有后續,云笙發現小森突然喜歡上了吃零食,零食卡一周七張用了五張,往常一個禮拜兩張都用不上。

這個禮拜,居然用了七張,這也太反常了。

云笙和陸承宣一說,陸承宣心中了然,“八是給了鹿鹿吃,你又不是不知道,鹿鹿一撒,小森本就抵擋不住。”

準確來說,鹿鹿一撒,也沒幾個人能抵擋得住,也就只有陸承宣和云笙為了教育鹿鹿,可以狠下心板著臉。

“唉,這個小壞蛋,鹿鹿到底像誰啊,我們小時候都沒有這麼調皮。”真是養出朵小霸王花了,腦瓜子轉的快,就是總往不正經的地方轉,想壞主意的時候轉的最快。

Advertisement

陸承宣搖了搖頭,笑說,“鹿鹿聰明的。”

對于自家閨,當然什麼都覺得好,哪會有不好的地方。

“他們兩個都聰明,可是小森顯然好管的多,鹿鹿就像是個不溜秋的泥鰍,一會一個招,你快想想要怎麼辦,吃多了零食不好,都怪你,搞什麼零食屋,就是你太慣著了。”

云笙躺在床上,一雙腳在他后背作怪,“不教,父之過,你快去教導。”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https://.52shuku.net/yanqing/b/bjLik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