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你裝紈绔,我裝瞎,看誰能演 第1卷 88-打人~~

《你裝紈绔,我裝瞎,看誰能演》 第1卷 88-打人~~

憑謝謙對沈氏的了解,楊氏想做什麼心里都門兒清。依著沈氏的本事,絕對能勸住楊氏。

不勸,只能說明不想勸。

沈氏見他冷著臉,心里仿佛針刺了一樣,也冷聲道:“大哥抬舉我了,我在這家里只是個管家婆罷了。”

謝謙想起沈氏被自己那個混賬弟弟欺負,他的語氣放緩:“是我失禮了。”

說完,他拱了拱手,然后繞開沈氏繼續前往福壽堂。

沈氏站在原地,等聽不到謝謙的腳步聲,這才抬腳繼續往前走。

謝謙走到福壽堂大門口忽然停下腳步,對后的謝墨棋道:“去把管家過來。”

沒多久管家謝福戰戰兢兢地過來了:“世子爺回來了。”

謝謙眼神犀利地看著他:“福叔,今兒哪些人跟太太去的西院?勞煩福叔幫我都找出來。”

謝福知道今兒這事兒不能善了,斟酌著回道:“世子爺,我已經命人去通知侯爺,侯爺應該很快就回來了。”

謝謙立刻放棄他,轉而對謝墨棋道:“墨棋,去把太太的兩個陪房嬤嬤過來。”

謝墨棋只聽謝謙的話,聞言立刻去人。

楊氏的兩個陪房也戰戰兢兢地趕來福壽堂門口,楊氏聽到靜也走了出來,氣勢一點不弱:“謙哥兒這是給你兒報仇來了?”

謝謙拱手:“請二娘安,今日二娘去西院教導孩子,這些人不知勸太太,其心可誅。墨棋,給我打,一人五十板子!”

楊氏氣得差點背過氣去:“我看誰敢打,先把我打死再說!”

謝謙仍舊堅持:“二娘,不過兩個奴才罷了。們不知勸導二娘,任憑二娘打孩子。

聿修那孩子看到君兒的臉腫的跟饅頭似的,已經去京兆衙門把二娘告了,莫大人記了案底。

Advertisement

二娘還是讓開好一些,先把們打一頓,才好給董家一個代。”

楊氏冷笑:“好啊,我家里好吃好喝供著這個狼崽子,他才來幾天,就會咬人了!”

謝謙面平靜道:“二娘,他是我母親娘家僅剩的獨苗,是貴客,不是狼崽子。墨棋,打!”

謝墨棋作利索地帶著幾個人把楊氏的兩個陪房嬤嬤按在長凳上,噼里啪啦打開了。

管家謝福知道世子爺今兒必定要給兒出頭,打兩個陪房嬤嬤,總比去打二爺要好。

他干脆也不阻攔,只假意勸兩句:“墨棋,墨棋你輕點,別打那麼狠!”

兩個嬤嬤被打得鬼哭狼嚎,楊氏罵謝謙:“你這個不孝的東西,我打了你兒,要我賠命是吧?好哇,你來打我,我就在這里呢!”

謝謙拱手:“兒子不敢,二娘把兒子養大,兒子對二娘從無不敬。兒子擔心二娘,所以才出此下策。

一會子我爹回來了,二娘趕讓我爹著人去把莊子上欠的田稅了為好。”

楊氏哼一聲:“你們父兩個干干凈凈,沒欠一文錢是吧?這些人被朝廷追賬,你如意了是吧?”

謝謙一直心平氣和:“二娘冤枉兒子了,兒子告訴過二弟,當時福叔在場。”

謝福有些尷尬,世子爺確實當著他的面提醒過二爺,可二爺沒當回事。

實話實說,謝福自己也沒當回事,誰家沒這事兒呢。

要是連林軍統帥家里這點小事兒都要大張旗鼓,那這京城一多半的人家都要殺頭。

可誰也沒想到西北戰事剛起,陛下就要查京畿一帶匿田產和田稅的事

實話實說,京城權貴家里的好日子,大部分都是從這上頭來的。

要是老老實實稅,一個莊子一年都沒多節余,那各家各戶都要跟陛下一樣勤儉度日才行。

Advertisement

可是這滿京城的老爺爺,哪個都比陛下過得舒服。

謝福打哈哈:“世子爺,世子爺,不能再打了,們兩個也上了年紀。”

謝墨棋下了死手,兩個年過五十的老太太哪里能招架得住,兩個嬤嬤已經是出氣多進氣

楊氏一邊哭一遍罵:“你這個不孝子,早知道你這樣狼心狗肺,當初我就不該養你,讓你大冬天凍死在雪窩子里!”

謝謙聞言跪下:“請二娘進屋,今日之事已經鬧得滿城風雨,兒子正在想辦法補救。

二娘說兒子不孝順,兒子不認。兒子這樣做,正是為二娘著想。

二娘可知道,滿京城都盯著這事兒,難道二娘要去衙門應訴?

兒子打了這兩個婆子,明日董家若是還要告,兒子帶著兩個婆子去衙門應訴,替二娘去見。”

楊氏氣得連話都說不利索。

就在此時,謝侯爺趕回來了:“住手!”

謝墨棋終于停下手。

謝侯爺大步流星走了過來,他連看都沒看一眼那個陪房嬤嬤,而是對管家道:“謝福,著人把太太田莊上的賬本全部挪走,你親自查,缺多稅,一天之即刻去衙門補

從賬上劃五千銀子送去戶部,算作我謝家捐給朝廷的軍費銀子。

讓人去天齊寺給大姑娘送些裳。

我在月牙胡同里的那棟二進宅子,立刻過戶到聿修名下,讓他搬過去,那里以后就算董家。

遂寧街的那個小鋪子也過到聿修頭上,一個月也有個幾兩銀子,夠他過日子。

給聿修調兩個干凈的小廝一并送過去,再給二百兩銀子。

所有人給我記住了,往后聿修再來我們家,就是親戚來做客,不是借住。我再聽到誰說他臭要飯的,立刻送去窯干活!”

不得不說,謝侯爺雖然經常被夏元帝喊大傻子,可他真不傻。能做林軍統帥的,哪能有傻子。

Advertisement

他這一回來,快刀斬麻,立刻解決了四個主要矛盾。

一是補田稅,不讓衙門來追著要;

二是給朝廷捐銀子,算是給孫壯聲勢;

三是給孫送東西,算是家里送孫去寺廟,不算是瑞王送去的,避免影響孫的名聲;

四是給董聿修一些財產,幫董聿修真正在京城扎

而且他出手大方,上來就是一棟二進宅子和一個小鋪子,還有兩個小廝和二百兩銀子。

董聿修從一個借住的窮親戚,一下子變京城小富家庭。

楊氏哭了起來:“老爺,董家是寶,我就是草是吧!”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