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胡將軍一拍桌,對馮婞道:“沈郎君,你從前來過西北吧。”
沒等馮婞應答,他兀自又篤定道:“你肯定來過,我想起來了。那年我應馮元帥號召,帶兵去沙海關敵,那個時候見過你。”
馮婞一聽,來了興致,轉頭看看沈奉,道:“是嗎?我還真忘了。”
胡將軍又對著沈奉唏噓道:“/將軍,你也見過,你忘啦?”
沈奉亦轉頭看著:“……”
馮婞:“……”沒想到聽熱鬧聽到自己頭上來了。
于是沈奉也順著話頭道:“怎麼我沒印象了?”
胡將軍道:“那個時候你才多大來著,好像才十一二歲出頭吧。沈郎君也不過十幾歲的年郎,/將軍你記不得太正常了,你天天跟著馮元帥在外跑,見過不知多他那般年紀的年郎。”
馮婞便又順著話頭撬沈奉的故事,道:“老將軍,我也記不得了,以往我還去過沙海關嗎?”
胡將軍道:“去過去過,那個時候沈家造反,沈郎君的爹稱帝,清剿各前朝余孽,兵力不足,就派了兩位沈家公子來借兵,其中一個就是你吧,我越看越像。”
馮婞問:“那我借兵了嗎?”
胡將軍道:“哪能啊,造反是沈家的事,我們馮元帥可不摻和。再說了,那時候外族來犯,元帥正帶兵各敵,平定外患,不然這一國早就了。”
馮婞道:“那我豈不是無功而返?”
胡將軍嘆道:“別說無功而返,還差點折在這里哩。”
馮婞:“為何?”
胡將軍正要說,沈奉就道:“胡叔,你是真喝多了,話這麼多。”
胡將軍趁著酒興道:“/將軍你莫管,我且講與他聽聽。沈郎君,那個時候你人還沒到沙海關,就被人野匪給劫道了。
“那些可是外族人逃竄結的野匪,兇悍無比,痛恨關百姓,遇到就燒殺搶掠,你能撿回一命,屬實是了天大的運氣,要不是到了我們/將軍……”
沈奉微微一震,然后再順著話頭撬馮婞的故事:“你說什麼?到我了嗎?我的確是一點印象都沒有了,胡叔不防展開說說。”
他當然忘不了,那時初來西北,還沒等見到馮元帥,他和永安王便遭遇野匪,混之際與永安王失散。
那一次周正另有要務,沒有跟在他邊,而那時候永安王得以逃一劫,可他卻落了野匪手中,邊護衛全被殺了個干凈。
他俘于野匪,野匪見他面相生得好,一時才沒有殺他。為了自保活命,他絞盡腦、費勁力氣與野匪周旋,他謊稱自己與西北馮家的親戚關系,拖延時間,后來還是被識破,為此遭到非人的折磨。
就在他意識模糊不清,命懸一線之際,以為自己這次定是命喪于此了,卻終于等到了西北軍的救兵……
當時他眼皮重逾千斤,只恍惚聽見很多馬蹄聲,等他醒來時,他已于西北軍暫設在海沙關的大營中。
胡將軍就洋洋灑灑地說起來:“我們/將軍,四歲打軍拳,八歲騎戰馬,十歲時就能跟著馮元帥東征西戰。可不能因為年紀小就小瞧,可也能帶兵,而且還帶著士兵到巡查,清剿了不匪,保護了當地百姓。”
沈奉問:“是怎麼到沈郎君的?”
胡將軍咂了一口酒,道:“還不是因為/將軍正帶著人在附近巡查,找到了流匪的窩點,就發現窩點里還有個年郎。只不過找到的時候,年郎已經半死不活,傷得很重,就讓人把那年郎帶回營地去,則繼續去巡查下個地方。”
馮婞呲道:“聽胡叔這麼一說,好像我有了那麼一點印象。”
胡將軍:“與沈郎君同行的還有一個兄弟,那個兄弟倒是無甚大礙,先行抵達營地向馮元帥求援。只不過他前腳才說明況,后腳/將軍的兵就把沈郎君帶回來了……
“所以說,他們中原人不曉得利害,西北這麼大,匪這麼多,等他去找援軍怎麼來得及,要不是/將軍出現得及時,沈郎君早就死于流匪刀之下了。”
傅瑤要嫁的是個性情陰鷙的病秧子,喜怒無常,手上沾了不知多少人的血。賜婚旨意下來后,不少人幸災樂禍,等著看這京中頗負盛名的人間富貴花落入奸臣之手,被肆意摧折。母親長姐暗自垂淚,寬慰她暫且忍耐,等到謝遲去后,想如何便如何。傅瑤嘴角微翹,低眉順眼地應了聲,好。大婚那日,謝遲興致闌珊地掀開大紅的蓋頭,原本以為會看到張愁云慘淡的臉,結果卻對上一雙滿是笑意的杏眼。鳳冠霞帔的新嫁娘一點也不怕他,抬起柔弱無骨的手,輕輕地扯了扯他的衣袖,軟聲道:“夫君。”眾人道謝遲心狠手辣,把持朝局,有不臣之心,仿佛都忘了他曾...
「皇上許我后位,世子一往情深,王爺勝在何處?」 她俾睨天下,踩血為花,站上權利之巔。 郡主謀刺太后?他命人將太后架走:「郡主箭法不精,還需勤加練習」 郡主將小侯爺扔進護城河?他輕笑一聲:「堂兄妹之間互相打鬧,無傷大雅」 郡主要殺未來皇后?他滿眼寵溺:「放手去做,出了事,我給你兜底」 她自信可以壓住任何風浪,偏有個人要寵她驕縱任性。 他薄唇輕挑,眸色幽邃逼人:「不管你有多少選擇,最終只能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