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撩春 第1卷 第314章 夫人可有什麼遺憾

《撩春》 第1卷 第314章 夫人可有什麼遺憾

沈令儀的話讓李嬋側目看向了姬瑤。

在李嬋的記憶中,似乎已經很久很久沒有看到過姬家的人了。

想當時況危急,從沈令儀口中聽到“桐山巷七號”這五個字的時候,還以為自己這是聽岔了。

但讓李嬋沒想到的是,沈令儀竟真的認識姬瑤,而且不僅認識,這位素來深居簡出的“姬家末”竟會親自帶著人過來救他們于水火。

這事兒若非是李嬋親眼所見,只怕是怎麼都不會相信的。

而面對沈令儀的萬分激,姬夫人卻很是從容淡定。

只見虛扶了沈令儀一下,冷靜開口道,“你我之間不用如此生分,其實這一次逆黨們的靜鬧得很大,傍晚的時候我就收到消息,說上京城里很多朝臣的夫人們全都被請進了宮,直到夜了還沒有回來,我就知道,城里肯定出事了。”

李嬋吃了一驚!

完全沒想到看似不問世事已避俗塵的姬家人其實對上京城外的況依然是了如指掌的。

“是皇后。”李嬋立刻應說,“借口宮中設宴,將那些夫人全都扣押下來,意在威脅權臣獨攬大權。”

姬瑤看了李嬋一眼,思忖片刻后又問,“除了南疆人,五日前還有一撥異族人了城,是什麼人?”

姬夫人的這一問,讓李嬋終于有些坐不住了。

姬家的實力,遠比周宣文預計的還要更深不可測!

可是一旁的沈令儀聞言就真的是一頭霧水了。

見姬瑤和李嬋面面相覷之下誰都沒有再開口,沈令儀只敏得察覺到屋子里的氣氛仿佛在一瞬間就起了變化。

就在這時,門外忽然響起了輕輕的敲門聲。

沈令儀連忙站起沖兩人微微一笑,一邊試圖緩解眼下這有些凝重的氣氛,一邊連連跑過去開門。

Advertisement

門外站著秦歸雀,神有些焦急,卻又好像打擾了們而顯得局促。

“怎麼了秦姐姐?”沈令儀忙問。

“孩子睡得有點不踏實,我怕……”秦歸雀皺著眉直嘆氣,“公主沒有啊!”

沈令儀聞言一跺腳,回過頭看了一眼還端坐在桌前的姬瑤和李嬋,只能著頭皮清了清嗓子先開口。

“皇妃,姬夫人,我得先幫公主去找個娘,孩子不起。”

李嬋聞言回過神,笑著示意先不要慌,“公主府里早就住下了兩位娘,眼下外面大已平,你找個可靠的人速速去把娘們帶過來就是。”

“好!”沈令儀聞言松了一口氣,和屋里兩人行了個退禮后拉起了秦歸雀就走。

秦歸雀自然覺到沈令儀的急迫,滿以為是因為擔心公主和孩子,還忍不住出言寬

“倒也不用這樣著急,公主的狀況好的,方才喝了一碗稀稠的小米粥,這會兒已經睡了。孩子也沒事兒,也睡著,我也是未雨綢繆嘛,這萬一要是孩子醒了,沒有,咱們都是兩眼一抹黑,抓瞎了。”

“姐姐說的是,娘這事兒我都忘記了,哎,得虧姐姐提醒了!”

沈令儀連連點頭,拉著秦歸雀往前走的時候還忍不住回頭看了一眼后那間門窗閉的偏廳。

說實話,方才在那屋里,有那麼一刻,是真有擔心過,李嬋和姬瑤會不會一言不合打起來。

不過沈令儀確實是多慮了,按著李嬋和姬瑤的涵養,“打起來”是絕對不可能的,但是兩人之間那劍拔弩張的氣氛倒也不是假的。

隔窗傳來陣陣風聲,時不時地還夾雜著紛的腳步和呼喊聲,屋滴答,有飛蛾繞著桌上的燭火,仿佛下一刻就要撲進罩子里去。

Advertisement

靜坐的兩人似在比誰的耐心好,自沈令儀離開以后,誰都沒有再說一個字。

不過李嬋和姬瑤都很清楚,很快就要天亮了,宮里這會兒應該也已經江山即定了,所以留給們說私話的時間不多了。

想到這里,姬瑤不抬起頭去看李嬋,巧的是,李嬋也正坦坦地看著

姬瑤不由輕輕一笑,“雖也不算意外,但是我沒想到,最后竟是三殿下坐上了這個位置。”

“殿下只是順應天意罷了。”李嬋也跟著姬瑤笑了笑,不卑不從容不迫的。

“堯山李家,果然名不虛傳。”姬瑤口吻中不乏欣賞贊之意,“我年時隨父出征,曾在堯山住過兩日,因此有幸聽過你祖父的課,李老先生懷天下大義不傲,令人益匪淺。”

李嬋聞言微驚,沒想到姬瑤和自己祖家竟還有如此緣分,不有些激道,“我很小的時候祖父就病故了,我……對他老人家印象不深,只拜讀過他后來游歷九州各域時隨手寫的一些手札。”

“你祖父為兩朝帝師,勞了一輩子,最后能卸榮歸故,安養晚年,也是沒什麼憾了。”

李嬋聽出了姬瑤這句話的言外之意,便傾問道,“那夫人您避世至今,可有什麼憾?”

姬瑤一愣,忽地笑了起來。

“當年我曾聽聞三皇子求娶李氏的時候是費了一番口舌和心思的。你父親會同意這門婚事,除了有皇上為均分幾位皇子的勢力而向李家施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你父親一度以為這就是一樁平平淡淡能終老此生的良緣吧。”

見李嬋聞言不語,姬瑤繼續道,“只是眼下姻緣依然,卻注定將不再平淡了,那麼,皇妃可會后悔,這一路走來贏得了天下卻即將失去平淡的生活?”

Advertisement

四目相對之下,李嬋輕啟薄不答反問,“所以,這就是姬夫人您的憾嗎?替姬家贏得了安穩一世,也永遠失去了平定世輔佐明君的權利?”

見姬瑤聞言雙眸驟然一斂似心有搖,李嬋順勢就站起了

“夫人說的沒錯,當年我父親為我謀的確實是一條夫妻和睦白首相依的路,然而嫁夫隨夫,我的夫君懷天下壯志未酬,我為他的妻,除了敬他他,更應助他一臂之力!所以,不知待天明之時,夫人可愿意隨我一同宮?”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