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齊朝太祖爺開國大一統之前,中原江山持續了四百多年的諸國割據,正因為戰事頻繁今年可能還是李家皇室明年就是王家了,朝廷一心自保,哪有余力再去為百姓修理逐漸隨著黃河遷移而荒廢下來的古渠。
大齊朝倒是建國一百多年了,可這一百多年,也只誤打誤撞出了一個想到要修渠改善當地民生的狄雍。別的知縣可能也想到了,但他不知道該怎麼修新渠,于是就不琢磨了,更多的是既無修渠之才,亦無為民之心。
永昌帝仔細看了看這圖,有些心,隨口問嚴綸怎麼突然想到了這個。
嚴綸搬來惠王爺的那套說詞,稱他聽說有個狄獻的新科三甲進士父名為狄雍,來一問,真是提出修渠之法的那個狄雍。
永昌帝:“這狄獻存心炫耀他父親的修渠之法嗎,不然怎麼會傳出他父親的名諱?”
除非父親極有名,不然沒聽說新科進士們有見人就自報父親份的慣例。
朝廷都給否了的提案,狄獻還四炫耀,莫非在暗諷朝廷昏聵有富民良策故意不用?
嚴綸心里一樂,惠王爺自己找的爛借口,那就別怪他懶照搬了。
“這,臣見過狄獻了,此子嚴謹穩重,絕非沽名釣譽之人。”
永昌帝:“那一個三甲同進士的父親之名,如何傳到你堂堂工部尚書的耳中?”
嚴綸面猶豫,眼神左右瞟。
永昌帝示意汪公公出去。
汪公公一走,嚴綸撲通跪下了,低著腦袋道:“皇上明鑒,臣不是故意欺君的,實在是、是惠王有意舉薦狄獻修渠又不想邀功,非要臣攬下這舉薦之功。”
永昌帝一愣:“惠王?”
嚴綸就把昨日惠王突然召他之事講了個清清楚楚。
永昌帝暫且下對老二識才的驕傲以及對老二讓功的心疼,繼續問:“惠王如何認識的狄獻?”
嚴綸:“臣不知,惠王就是那麼跟臣說的,臣不敢多問,但臣推測,惠王自博聞強識,當年朝議延渠時惠王也在朝,他可能是在哪聽到了狄獻的名字,由于狄姓罕見想起了狄雍。對了,前幾日惠王單獨去了趟存放被否決提案的庫房,應該就是去翻狄雍的折子了。”
這麼一說,永昌帝也想起來了,今年老二一直都沒多關注春闈之事,偏偏在殿試之后君臣幾個商議狀元榜眼探花人選時,老二看似隨意地翻閱了一些答卷,想必那時他要看的就是狄獻的文章。
可老二平時來了工部就悶在公房,離了工部就直接回府,半路遇見老大老三或其他員也不會閑聊,他如何聽說的狄獻?
忽地,永昌帝想到了周皇后的家常,說老二媳婦打算在新科進士里選個表妹夫,打聽到不才子的消息,幫選駙馬省了好多事。
再想到老二媳婦那張百靈鳥似的一張開就能說上一大串的,永昌帝登時明白了。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老二確實有這個好記!
而且老二不記好,他是真想為朝廷百姓做實事,做了還不想邀功,不想跟大哥三弟搶風頭。
永昌帝再次看向桌面上的渠道圖。
當然要修啊,修好了不能讓當地百姓吃飽肚子給朝廷增加田賦,將來西北再有戰事,多了這麼一糧倉,朝廷就可以從外地運送軍糧過去了,一本萬利,老二通兵略,定是看了這一層才決意推此事。
沉默許久,永昌帝對嚴綸道:“既然惠王讓你出面,就當是你舉薦的吧。”
嚴綸:“臣遵旨。”
三月二十一,帝王設聞喜宴,三位親王也都隨駕出現在了宴席之上。
永昌帝臨時擬題,讓進士們以“春”為題作詩一首,待到評閱眾人詩作時,永昌帝夸了幾個,翻著翻著將狄獻的詩作拿了出來,平平庸庸,永昌帝卻還是點了狄獻上前,按照嚴綸設想的那樣一步步為狄獻造起勢來。
當狄獻揮筆在一眾員與三百多位同科面前畫出清晰明了的延渠新渠、舊渠的渠道圖,春風拂他青的細布袍,年輕的書生壯志滿懷意氣風發,一甲的狀元榜眼探花鋒芒為其所,就連兩位宰相乃至三位親王都在這一刻讓了華。
永昌帝一改之前的欣賞,眉頭鎖,問康王:“你怎麼看?”
康王環視一圈,見剛剛紛紛點頭的員進士們都出了凝重之,康王思忖片刻,對著渠道圖道:“修渠初衷甚好,但兩百多里渠道翻修耗費的勞力力極大,穩妥起見,還是請諸位大臣們共同商議的好。”
永昌帝點點頭,看向慶王。
慶王:“兒臣以為此渠當修,不過舊渠渠首距離黃河岸邊只有八里,兒臣以為,可派通河道修建的能臣前往,先行勘測直接挖八里新渠連通舊渠是否可行,狄雍父子畢竟見識有限,他們眼中的難題,放在能臣那里未必是難題。”
永昌帝還是點頭,目掠過坐在椅上的惠王,問嚴綸:“嚴卿便是治河能臣,你說說。”
嚴綸恭聲道:“六年前工部派人去核實過,舊渠渠首確實無法再直接連通黃河河岸,冒然挖掘定會引發決堤之禍,狄雍所選沙洲一帶乃距離舊渠最近的一渠首選擇。”
永昌帝:“既然如此,就把修渠一事給狄獻吧,你再從工部挑兩個堪用的協助他。”
嚴綸領旨,狄獻跪地叩首謝恩。
永昌帝擺擺手,繼續這場宴席。
康王、慶王互相看了一眼,康王自認沒有答錯,慶王則覺得他考慮地也算周全,倒是父皇,聽狄獻一番慷慨陳詞就把幾十萬兩的工事給一個恐怕連三百兩銀子都沒經手過的寒門同進士,是不是欠妥了?
第115章
永昌帝當著一眾員以及新科進士們的面定了狄獻去修延渠,那麼這事便不會再更改,工部這邊只需要再挑選兩個合適的輔并籌備勞役征召、木料等采伐運輸、銀兩核算事宜,戶部那邊更簡單,直接按照工部提供的賬目給銀子就行,畢竟工部已經得了永昌帝的旨意。
吏部倒是可以再舉薦幾個員參與此事。
當日黃昏,慶王就去探他的外祖父吏部尚書沈世彥了。
“父皇是不是喝多了,怎麼那麼輕信一個老知縣的兒子。”
左右無人,慶王低聲抱怨起來。
年近六旬的沈世彥眼皮一跳,放下茶碗,勸諫道:“王爺不能說這話,哪怕只有王爺一人,王爺也只能把這樣的牢放在心里。”
慶王淡笑,早已習慣了外祖父的謹慎,只說狄獻這個人:“他真有才,就不會才考個同進士。”
沈世彥嘆口氣:“皇上在宴上詢問兩位王爺對修渠的看法,康王那話說了等于沒說,王爺倒是肯定了要修渠,提議派人去勘察也是對的,可王爺不該輕視狄家父子,尤其是當著那麼多才剛剛金榜題名的進士們的面,要知道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都會從知縣做起,外面更有五六千落選的舉人們,此事一旦傳出去,讓天下學子如何看王爺?”
慶王抿了抿,意識到自己失言了。
可他一個親王,從小被宰相尚書們敬著,讓他如何高看民間才剛剛考上來尚未展現過真才實學的同進士?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啥?被個收音機砸穿越了?還好上天有眼,給她一個神奇空間!啥?沒爹沒孃還窮的吃不上飯?想啥呢,擼起袖子就是乾!養家,賺錢,虐渣,鬥極品,順便收了同為“後來者”的..
她本是侯門貴女,奈何痴心錯付,大婚之日家破人亡屍骨無存!再睜眼時,她是將門臭名昭著的落魄嫡女,處境艱難。涅槃重生,除小人,斬奸臣,平瘟疫,復仇之路她遇神殺神佛擋殺佛!王侯將相皆拜倒在她裙下,連退了婚的未婚夫都不肯放過她。本以為註定孑然一身,卻不想被一個壞到極致的傢伙纏上,他將此生唯一的柔情和真心給了她,還是不能拒絕的那種!「傳令下去,王妃柔弱不能自理,欺她者殺無赦!」眾人回想起因自家王妃而被抄家滅門的侯府相府,不由得瑟瑟發抖,王爺,您別開玩笑了……
【雙潔+甜寵+團寵+空間+男強女強】現代古武世家的中西醫全能圣手,一次意外,靈魂帶著武功和空間戒指穿越到東郡王朝的花癡丑女身上,醒來時就在花轎里,被皇上和她那便宜爹爹聯合當做棋子嫁給雙腿殘疾的寧王爺為正妃。幸好她空間里存了大量現代物資,她為了避免麻煩,選擇抱緊寧王大腿,逐漸展露鋒芒,立誓要成為東郡的第一富婆。她忙著治病救人賺銀子,某王爺卻老是喜歡纏著她,特麼的,是誰說這個臭男人不近女色的?
前世的她胸大、顏高,生活富足,家人牛逼,明明有一手好牌確被她打成了爛牌,晚年凄慘孤苦,最后自殺在那人面前時她方醒悟,她對得起自己,確對不起身邊所有的人。 重生后的她發下宏愿要和那個頂著女主頭銜的人成姐妹,和那個才高八斗注定發達得男人成兄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