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宮闕藏姝 第98頁

《宮闕藏姝》 第98頁

李公公已經不敢抬頭了。

昌平公主順著謝燕的眸看下去,果然是探花郎生得最好,紅齒白不說,眉目之間干凈澄澈,他穿著一襲寶藍云錦長袍,看起來便是一個容貌清秀的年郎。

昌平公主眼睛亮了亮:“每次一甲三等游街,好像都是探花郎生得好看。”

除了那一年常恒是狀元郎的時候,他的容貌跟氣度都無可挑剔,接連兩次的一甲三等,都是探花郎生的最好,還有規律的。

謝燕是第一次看一甲三等游街,不知道以前是個什麼況,昌平公主這麼說,也這麼聽了。

看了狀元郎游街,昌平公主還央著帝王一起在外面用了個午膳,昌平公主子灑,在外面待這麼久,蹦蹦跳跳的走在最前面。

已經黑了,街市上面還是人來人往,昌平公主一眼看到馬車旁邊站在的李公公,朝馬車方向走了過去,李公公樂呵呵道:“公主,您坐這輛馬車吧,這輛馬車寬敞一下。”

“我要坐了這輛馬車,那皇兄坐哪兒?”昌平公主“啊”了一聲,面

難道皇兄不準備回宮了。

李公公皮笑不笑的解釋:“陛下跟謝姑娘坐后面的馬車。”

他這麼說,定是接到了皇兄的授意,昌平公主只得上了馬車。

帝王跟謝燕要落后一步,蕭忱負手而立,回眸看著睜眼看自己的小姑娘:“表妹請吧。”

又要單獨與帝王坐一輛馬車,謝燕心里有些別扭,正磨磨蹭蹭不想上去,帝王卻是作強的摟住的腰,將帶了上去。

他滾燙的氣息噴在謝燕姣好的鵝蛋臉上,謝燕如坐針氈。

Advertisement

帝王單手撐在馬車的車壁上,嗓音低啞醇厚,似笑非笑的問:“表妹跟朕說說,探花郎哪里好看了?”

第39章 賭約

馬車里面格外的狹窄跟擁,帝王這一俯,將謝燕纖細的子都給圈在懷里,他嗓音低啞帶笑:“在朕面前,表妹有話但說無妨。”

謝燕臉控制的紅了起來,低頭看自己的指尖,道:“因為臣以前待字閨中的時候很喜歡溫文爾雅的讀書人。”

溫文爾雅的讀書人……

他貌似跟溫文爾雅不太沾邊,帝王眉梢輕輕蹙起來,他慢條斯理的開了口:“表妹有所不知,朕從三歲啟蒙開始,便黎明即起,好讀書,五歲就能作賦了。若非生在皇家,朕參加科舉也能考出個好名次出來。”

謝燕不明白他為何要說這個,清澈的眸子眨了眨,帝王的才學本來就非一般人能比,此次科舉的題目不就是他出的,清靈一笑,道:“表哥才華橫溢,勵圖治,讓人佩服。”

“表妹此言可是出于真心?”蕭忱知道小姑娘慣會哄人高興,他一副興趣盎然的模樣,鎖著水汪汪的眼眸。

謝燕與帝王深邃的桃花眼對上,心跳慢了半拍,點頭如搗蒜,聲音溫:“比黃金還真。”

“那在表妹心里,是朕好看還是探花郎好看?”蕭忱仔細觀察的神,見此言確實出于真心,邊把玩著的小手邊問。

謝燕反應慢,這個時候后知后覺的反應過來,他該不會是吃醋了吧。

謝燕能覺到自己的心跳聲有些,若是單論容貌,那帝王的容貌也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上,嗓音溫,一本正經的回答:“表哥好看。”

Advertisement

帝王渾舒坦,角微勾,他骨節分明的手指輕輕點了點小姑娘的額頭:“這句話,朕聽進去了,那位探花郎是生得不錯,但是婚娶一事才學稟比容貌更重要,表妹莫要以貌取人。”

這世上,鮮有男子像他這樣才學稟跟容貌皆有,所以讓嫁給別人,帝王是不可能放心的。

可是也沒打算嫁給探花郎啊,謝燕有些無奈,態度卻很誠懇,點了點頭:“謹遵表哥教誨。”

蕭忱輕輕“嗯”了一聲,他靠在馬車的椅子上假寐,臉龐清俊,側到沒有一點瑕疵。

謝燕看著馬車上面的天花板,眸有些許的迷茫,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每次與帝王相的時的心跳聲都有些快,明明最開始的時候的心緒是張與局促,比起來時,回皇宮的后一段路格外安靜。

只是等路程下了一半時,帝王沉靜的聲音突然響了起來:“以后,朕會護著表妹。”

謝燕一怔,抬頭去看帝王,卻見帝王仍然閉著眼,知曉帝王是在假寐,輕輕地應了一聲,跟貓兒似的。

好像除了義父,便只有帝王跟說:“他會護著。”

謝燕抿了抿瓣,心思有些

等馬停在皇宮門口,三人一起下了馬車,帝王要回去理奏章,昌平公主則是跟著謝燕回暖閣,笑著揶揄道:“皇兄剛剛跟皎皎姐姐說了什麼?皎皎姐姐臉都是紅的。”

“有嗎?可能是外面的風太大了吧。”嚨傳來幾分干,顧左右而言他。

昌平公主沒有拆穿,因為覺得皎皎姐姐未必對皇兄無意,而且就算皎皎姐姐對皇兄無意,皇兄也不會放開就是了。

Advertisement

兩姑娘有說有笑的回了暖閣,昌平公主對認義父的事非常好奇,迫不及待的湊上前去:“皎皎姐姐,認了義父,你還會回義勇侯府嗎?”

義勇侯府這一家子都不是什麼好東西,昌平公主是不希皎皎姐姐去淌義勇侯府這一趟渾水的,驍騎大將軍府是為章二叔建的,地方寬敞不說,還在京城鬧市,皎皎姐姐之后要是直接搬進驍騎大將軍府那該多好。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