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眼間的功夫。
原本的買方市場,就變了賣方市場。
糧商們跪在秦昊前,哀求著他買下自己的糧食。
李志大驚失,快步走上來,質問一眾糧商:“咱們不是說好了,你們全要聽我的!你們難道都跟劉典一樣,要背叛李家?”
“二公子,我們沒有背叛你啊!你讓我們幫忙推高糧價,我們照做了啊!”
“是啊!我們屯糧,就是為了高價拋售賺錢。現在糧價眼看就要跌,肯定要趕賣,否則就來不及了!”
“李家財大氣,家大業大,不在乎這點銀子。可是我們都是小本買賣,實在是扛不住啊!”
糧商們都是哭喪著臉,辯解道。
“你們...”李志簡直要氣炸了。
眼看百姓們的怨氣已經到達了極限,皇帝已經被到了絕路。
可糧商們都是鼠目寸之輩,為了眼前的蠅頭小利,本就不顧大局。
秦昊站在高臺上,俯視一眾糧商,淡淡道:“十倍糧價,已經是剛才的價格了!現在是五倍糧價!只限一位,先到先得!”
糧商們全都愣住了。
這麼快就又降價了?
這糧價漲的快,跌的也快,懸崖式直線暴跌啊!
一個年輕糧商反應最快,高呼道:“陛下,五倍糧價,草民愿意賣!草民這里有兩千石糧食!”
其他糧商頓時急了:“陛下,我們也愿意賣?”
秦昊臉一沉:“遲了!下一個賣的,是兩倍糧價!”
恐慌迅速蔓延。
糧價漲的時候,糧商們都把糧倉捂得的,一粒米都不舍得賣。
現在糧價暴跌,他們全都慌了,爭先恐后打開糧倉,想把糧食賣給朝廷。
追漲殺跌,這是人。
秦昊利用后世的票理論,把這些糧商玩弄于鼓掌之中。
拋售糧食的人越來越多,李志攔都攔不住。
糧價連續探底,屢創新低。
直到糧價了以前的五折,糧商們才冷靜下來。
糧食畢竟是剛需。
而且恰逢災年,除了英縣之外,河東道其他地方也有災。
如果把糧食全都拋售,他們就虧本了。
若是留著,以后還有漲的可能。
一位糧商苦著臉,哀求道:“陛下,五折糧價,實在是太了!我已經虧本了...能不能再提一...”
秦昊冷笑道:“五折糧價你還嫌?朕是可憐你們,大發慈悲!不怕告訴你們,朕已經命人從江南調糧過來!等糧食到了河東道,你們囤積的糧食一文不值!”
聽到這個消息,所有糧商都是五雷轟頂,大腦一片空白。
江南富饒,盛產大米。
若是陛下真從江南調糧食過來,養十個河東道也是綽綽有余。
到時候,他們手里的糧食賣不出去,真要全部爛在糧倉里了!
五糧價雖然虧本,好歹不是本無歸,他們著頭皮,也得賣!
李志徹底慌了,大聲道:“大家別相信他的鬼話!他是騙你的!江南道距離河東道山高路遠,不可能調糧過來...”
秦昊打斷李志的話,鄭重道:“朕乃天子,一言九鼎!用不著說謊,誆騙你們!”
“這...”
糧商們全都呆愣住了,一時間不知道如何是好。
他們也覺得,從江南道調糧過來,有點不現實。
可是,秦昊畢竟是皇上。
君無戲言。
他怎麼可能當著這麼多人的面說謊?
秦昊見到糧商們踟躕,對張仲文道:“張大人,你告訴他們,江南道的運糧隊到什麼地方了?”
“啊?”
張仲文整個都傻了。
哪里有什麼運糧隊?
不過,張仲文是個聰明人,很快明白過來,陛下要讓自己跟他一起說謊。
張仲文忙道:“陛下,運糧隊已到京師附近,距離河東道不遠...”
就連戶部尚書都這麼說。
糧商們全都嚇壞了。
朝廷賑災,可是免費施粥的。
等江南道的糧食運到,誰會花錢買他們的糧食?
到時候,糧食真的會變得一文不值!
“陛下!五折就五折!我賣了!”
“我也賣了!”
“哎...不蝕把米!我全部出售!”
幾個大糧商立刻拍板決定,以五折的價格,將囤積的糧食全部賣給朝廷。
糧倉打開。
全都是白花花的大米。
有二十萬石。
足以緩解英縣的災。
秦昊吩咐道:“所有粥廠立刻開啟!全力賑災!朕不要在碗里看到麩皮、草、樹皮!朕要米粥!豎筷不倒的稠米粥!”
張仲文狂喜,跪拜道:“陛下,臣立刻去安排!”
秦昊站在高臺上,朗聲道:“朕宣布!整個河東道免一切賦稅三年!讓災的百姓休養生息!”
這個消息猶如驚雷,讓整個英縣都沸騰了!
大夏的苛捐雜稅甚重,民不聊生。
這一次,秦昊不僅解決了災,還答應免河東道三年賦稅?
對于百姓來說,這可是天大的好事!
噗通...噗通...
百姓們紛紛跪在地上,淚流滿面,磕著頭,山呼萬歲!
“陛下圣明!”
“誰敢說陛下是昏君,我跟誰急!”
“我親眼所見,陛下是明君圣主!”
百姓們對秦昊的形象產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歌功頌德。
“怎麼可能...”
李志一屁坐在地上,臉上滿是震驚。
這昏君到底干了什麼?
短短一個時辰。
他不僅平息了,還解決了英縣的災。
更恐怖的是。
現在百姓全都跟秦昊站在一起。
秦昊從一個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一個大昏君。
變民心所向的明君圣主。
李志終于明白過來。
為什麼父親和大哥,會被秦昊耍的團團轉。
秦昊籠絡人心的能力,實在是太恐怖!
“李志!”
秦昊目落在李志上,笑容玩味:“朕出一文錢,買你李家囤積的糧食!”
李志一聽,整個人都懵了。
這昏君到底開什麼玩笑。
要知道,李家囤積的糧食,是所有糧商加起來的總和。
英縣的災雖然緩解,可是河東道其他地方也有災,災還在蔓延。
只要李志咬牙關,不放糧。
河東道的災,就解決不了!
更何況,區區一文錢,就想買幾十萬石糧食,這不是癡人說夢嗎?
趙子文是一個浙大的在校生,因為一次意外落水,來到一個是宋朝的時代,卻不是宋朝的國度,曆史的軌跡因何而改變? 秦觀,李清照,蘇軾一一出現,趙子文該如何與他們相處。 趙明城的牆角,該不該挖?可惜還是被趙子文給挖了,咱總不能讓李大才女守寡吧! 誰說百無一用是書生,就看小小書童趙子文如何穿越曆史忽悠忽悠古代人…… 是肚裡能撐船的宰相還是那個冷血英武的將軍?隻能說這個書童不是人……
貞觀三年。趙牧身帶點石成金係統穿越到長安。於是,他發達了。吟詩作賦,某女子道:詩仙,趙牧堪比詩仙。談論軍事,李靖:陛下,趙牧有帥才,將來成就比在微臣之上。商議政務:房玄齡:恭喜陛下,得到此等賢臣良將。懸壺濟世:孫思邈:陛下,皇後孃孃的病,唯獨趙牧能治。治國安邦:李世民:趙牧,朝廷缺錢,趕緊設法解決。趙牧很忙,長樂公主逮到他:趙牧,求求你,當個駙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