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階上春漪 第86章 86(一更) 妙漪,你必須要知道的是……

《階上春漪》 第86章 86(一更) 妙漪,你必須要知道的是……

第86章 86(一更) 妙漪,你必須要知道的是……

從樓外樓裏出來時, 容玠和蘇妙漪的臉上皆沒有,將候在馬車邊的遮雲嚇了個夠嗆,險些就要將他們二人一齊拉去醫館。

“不必了。”

容玠看向蘇妙漪, 嗓音沙啞,“……是想回知微堂, 還是修業坊?”

“……”

蘇妙漪靠著車壁,神木然。

“我先前攔著你, 是怕你一時沖,說出無可挽回的話,做出無可挽回的事……現在你已經冷靜了, 只要你想, 大可將方才那些話再說一遍給蘇老板聽。”

有些話, 說一次是沖, 可說第二次,就是深思慮過了。

蘇妙漪眼睫一,手指蜷進掌心, 重重地劃了幾下, “……知微堂。”

已經沒那麽急著要見蘇積玉了。

甚至暫時不想見他……

容玠點點頭, 吩咐遮雲趕車去知微堂,遮雲應了一聲。

然而馬車還未行到主街,卻在半道上停了下來。

容玠掀開車簾,就見一個容氏護院正滿頭大汗地攔在車前,正與遮雲竊竊私語。

“怎麽了?”

容玠問。

遮雲眉頭皺, 轉過來, 先是看了一眼車的蘇妙漪,隨後才回稟,“端王殿下來探公子, 公子該趕回福安巷……”

“先繞去修業坊。”

這便是要先將蘇妙漪送回去,再去見端王的意思。

遮雲面,只能附到容玠耳邊補充,“來的不止是端王,還有……”

後面的話,遮雲刻意低了聲音,蘇妙漪沒能聽清,可卻明顯看見容玠眼裏閃過了一錯愕,臉也變了。

“這裏不遠,我可以走回知微堂,不必管我。”

蘇妙漪起便要下車。

可容玠卻忽然探過手來,不輕不重地的肩,又將摁回了座位上,“遮雲會送你回知微堂。”

Advertisement

車簾落下,容玠離開。

蘇妙漪隔著車簾問遮雲,“是出了什麽要的事嗎?”

遮雲支支吾吾,含糊其辭。

蘇妙漪知道多半是自己不該知曉的事,便沒再追問。

回到知微堂時,淩長風正在店裏招呼客人,一見蘇妙漪回來便迎了上來,問去了何,蘇妙漪疲于應對,擺擺手便上了樓。

在樓上神思恍惚地枯坐了一炷香的時辰,不願見的人卻是自己送上了門。

“積玉叔?”

門外傳來淩長風詫異的問話,“不是讓你在家裏待著,輕易不要出來走嗎,你怎麽跑出來的?”

蘇妙漪眸,轉頭朝門口去。只見下一刻,蘇積玉氣籲籲地推門而

二人對上視線,蘇積玉眼裏的忐忑、膽怯還有歉疚無所遁形。

“……我聽人說,你今日去過樓外樓?”

蘇積玉咽了一下口水,才艱難地啓出聲。

“……”

蘇妙漪沒有說話。

淩長風站在蘇積玉後,詫異地過來,沒心沒肺地,“原來你剛剛出去,就是去樓外樓了?”

此話落在蘇積玉耳裏,卻像當頭一棒。

他的臉頓時變得慘白,抖起來,卻始終沒敢將“你去樓外樓做什麽”這句話問出口。

許是容玠將攔在樓外樓、發洩完緒再離開的功勞,如今見了蘇積玉這幅模樣,竟是再提不起一氣力質問他、痛斥他……

“你出去,把門帶上。”

蘇妙漪的視線越過蘇積玉,落在淩長風上。

淩長風不明所以,但還是退了出去,闔上房門。

只剩下蘇積玉和蘇妙漪父兩人。

蘇積玉看著蘇妙漪,那雙格外清冽、仿佛被什麽洗濯過的眸子裏,忽然覺得自己的問題已經有答案了,本連問都不用問。

Advertisement

“你都知道了……”

他喃喃出聲,“你什麽都聽到了……”

蘇妙漪仍是沉默不語。

知道自己該發怒,當初怎麽對著虞汀蘭發難,現在就該如何對蘇積玉。可好累,沒有一點力氣了……

的沉默讓蘇積玉愈發崩潰,“妙漪,你現在是連一句話也不願再跟爹說了嗎?”

蘇妙漪扯了扯角,終于說出了蘇積玉進屋後的第一句話,“爹,原來你會談生意啊……”

蘇積玉僵住。

蘇妙漪向別,緩緩道,“我從前一直在想,虞汀蘭是那樣不食煙火的一個人,你又是個不為五鬥米折腰的子,為何會生出我這樣明算計的兒。如今看來,我還是隨了你……”

蘇積玉神張、心如擂鼓。

“不過虞汀蘭說得也有道理,既然當初你已經拿閆如芥的要挾過裘恕,那今日我就不該再拿這置他于死地了,否則便是不仁不義……”

蘇積玉一愣,“妙漪……”

“我會和你一樣,守口如瓶。你大可放心向虞汀蘭差了。”

靜了好一會兒。

蘇積玉才結結地問道,“沒了?除了這些,你就沒有別的話要說了?”

蘇妙漪收回視線,靜靜地看向蘇積玉,,“……我今日想吃驪塘羹。”

這麽些年來,蘇妙漪和蘇積玉之間有個約定,若是誰做錯了事,想要求得原諒,便會做一碗驪塘羹給對方。

蘇積玉錯愕了片刻,才後知後覺地反應過來,又驚又喜,甚至還有些惶惶不安地,“好,好!爹現在就回去做……”

就仿佛劫後餘生般,他渾的神經倏地一下松了,轉離開,開門時還被門檻絆了一跤,不過很快就爬起來,跌跌撞撞地跑了出去。

蘇妙漪聽著他下樓的腳步聲,不自覺又想起容玠臨走時留下的話。

Advertisement

「你越執念,越求,就越會被困在原地……別在意他們,就像當初不在意我一樣,往前走吧,別回頭。」

蘇妙漪閉了閉眼,似是冷笑,又似是嘆息,“呵,往前走……”

***

福安巷。

容玠匆匆趕回來時,就見一常服的端王站在樹下。而不遠的石桌邊,坐著一個悉的消瘦背影。

聽得腳步聲,端王轉頭,飛快地向容玠使了個眼

端王從前來找他,無一不是避人耳目走暗道,這是第一次青天白日、堂而皇之地站在院子裏。只因今日,他并不是主客,而是陪同另外一位……

“微臣叩見陛下。”

容玠垂眸,一邊低行禮,一邊喚道。

坐在桌邊的人也轉過來,竟是微服出宮的皇帝!

“你上還有傷,免禮吧。”

皇帝擡了擡手,今日倒是顯得十分隨和,和那日在朝堂上大發雷霆、下令杖責容玠的帝王判若兩人。

容玠仍是行了禮,起作有些遲緩,還是端王走上前扶了一把。

容玠道了聲謝。

在皇帝面前,二人刻意表現得有些生疏。

皇帝神不明地打量容玠,見他臉難看,忍不住皺眉,“傷還未好全,還出去滿汴京跑?莫不是因廷杖的事對朕生了怨氣,所以拖著不打算回史臺,也不想回去上朝了?”

“……微臣不敢。”

容玠剛站直,便又要告罪行禮。

皇帝擺擺手阻止了他,語氣微沉,“那日在朝堂上,你應該已經心知肚明,朕為何要放過裘恕、放過騎鶴館,為何還偏要站出來與朕作對?”

“微臣不敢。”

容玠一張口,仍是這四個字,“只是臣蒙皇恩,史臺、升侍史,主理這樁貪墨案,若不進言,便是職失責……”

聽出他的話裏沒有毫反省之意,端王心裏一咯噔,驀地看向容玠,搶在皇帝怒前呵斥道,“容大人!看來那頓廷杖還是打得輕了,竟是沒讓你長記……”

Advertisement

“琰兒。”

這一次,皇帝打斷了端王。

端王噤聲,不地觀察皇帝的神,見他臉沉,卻沒有怒意,這才松了口氣。

皇帝幽幽地著容玠,像是在過他看著旁的什麽人,半晌才嘆了口氣,“你這孩子,子太直太犟。不像你爹,也遠勝你祖父……倒是更像扶……”

容玠抿不言,心中猜測著皇帝今日來此的用意。

皇帝看了一眼跟隨而來的劉喜。

劉喜會意,將院中除了端王以外的所有人屏退。

待院中只剩下皇帝、端王和容玠三人後,皇帝才咳了兩聲,問容玠,“你以為裘恕為何會留下賬簿這樣大的把柄?”

聞言,容玠和端王的神皆是一凜。

二人不約而同地擡起眼,看向皇帝。

“裘恕并非是不謹慎的人。容玠,你就沒有一一毫地懷疑過?”

容玠眸

拿到賬冊的第一時間,他的確起過疑心,甚至懷疑這會不會是裘恕和齊之遠聯合放出來的煙霧彈,可稍經探查,他便知道,賬簿是真的罪證。

“騎鶴館與汴京府尹的行賄分贓,已經不是一日兩日。在裘恕之前,在齊之遠之前,甚至在朕還未登基時,便早有風聲。只是此事牽連甚廣,難以連拔除,若無人伏,便沒有鐵板釘釘的罪證……”

頓了頓,皇帝終于鄭重其事地吐出一句,“此次彈劾齊之遠,以局的可不止你容玠一人。”

此話一出,一切都明了了。

端王面錯愕,“所以裘恕做這些,都是父皇您授意?!”

皇帝看向容玠,緩緩道,“這些年他如何經營的騎鶴館,又是如何與齊之遠打道,朕都知,只是引而不發。”

為何引而不發,皇帝沒有繼續說下去,端王和容玠卻都了然。

大胤與北狄休戰的盟約已經持續了三十多年,可近年來北狄卻蠢蠢,朝堂上,文武百針對是和是戰,遲遲爭論不下,沒有一個定論。而若想要戰,最實際的困難便是錢糧不足。

國庫空虛已不是一年兩年,若不使上一些另類的手段,恐怕是無論如何也補不上這窟窿的……

養貪殺貪、罰沒贓銀,便是皇帝的手段。

原來如此……

容玠微微皺眉,若有所思。

原來裘恕一直都是皇帝的人,他蟄伏數年,就是在等待一個時機,上繳罪證,扳倒齊之遠,重創樓家。

至于蘇妙漪……

至今還被蒙在鼓裏,還以為裘恕就是個行賄貪贓、該被繩之以法的商……

“這或許不是個好法子,但短時間,朕別無他法。原本裘恕會尋一個更好的時機,出賬簿,將此事揭,誰料你們兄妹二人半途殺出來……便只能提前收網。”

皇帝看向容玠,神莫測,“這件事,朕本不必同一個臣子解釋……但今日,朕還是特意出宮來尋你,你可知是為什麽?”

容玠擡眼,對上皇帝的視線,“……微臣不知。”

皇帝的眼神愈發複雜,張了張,似是有些難以啓齒,可醞釀了片刻,到底還是下定決心地說了出來,“因為朕,問心有愧。”

話音既落,院一片死寂。

端王眼裏滿是驚詫,他下意識看向容玠,卻見容玠面上也有些愕然,只是那愕然與自己的不大相同,可他也說不上來,究竟是哪裏不同。

皇帝雙手搭在膝上,低垂著頭,模樣有些頹唐,全然不複方才那副喜怒無常的帝王之相,“當年那場矯詔案,朕……愧對你祖父……”

端王的神愈發詭異,不敢發出毫聲響。

“你祖父是朕的授業恩師,朕敬他重他,萬事倚仗他,也只敢對他倒些苦水……朝堂有樓岳,後宮有貴妃,所有人都在控制朕,迫朕……忍字頭上一把刀,朕那時年紀還輕,還有幾分氣,熬著熬著,實在是忍不下去了……”

他停頓了片刻,有些痛苦地擡起手,支著額,一下一下地著眉心,喃喃道,“千不該萬不該,朕不該在那夜喝醉……朕若是沒醉,絕不會不計後果地寫下那道罷相詔書……是朕害了容相……”

皇帝忽地哽咽了一下。

在端王驚愕的注視下,這位帝王竟是抖著肩,頗為失態地落下兩行淚來,“是朕,害了容相……”

容玠眉峰微,似乎是有些容,但張了張,卻沒發出聲音。

靜得只剩下皇帝極力抑卻仍著痛苦和歉疚的嗚咽聲。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