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現代言情 知夏 第九十九章 有興趣嗎?

《知夏》 第九十九章 有興趣嗎?

方才的出神拋之腦后,知夏第一時間回復男友。

【知夏:那現在方便打電話了嗎?】

答案是對方回撥的電話。

“敘白哥!”的喊出聲,仿佛對方人就在眼前。

“沒在宿舍嗎?”聽到電話約傳來的風聲和談聲,周敘白有些意外的看了眼時間——快十點了,還在外面?

知夏有些不好意思,吶吶的說道,“晚上和舍友吃多了,在外面溜達著消食呢!”

話筒傳來對方低聲音的取笑,知夏的表更不自然,滿腦子只剩下“丟人”二字,匆匆岔開話題。

“最近很辛苦嗎?”總是早晨睡醒,才看到周敘白凌晨2、3點鐘回復的消息,等再問,再回復的時間十分不固定。

明明生活在京城大學城這同一片小小的天空下,卻似乎隔了幾個時區的時差。

“是很辛苦,但也很充實,”他坦然承認,沒有說冠冕堂皇的假話,“努力了快兩年,終于到了最關鍵時刻,每個人都很拼,大家都不想留下任何憾,我也一樣。”

知夏有些恍惚,這充滿激和斗志的語氣,和剛才秦學長談起助學項目時幾乎一樣。

“敘白哥,你一定可以功!”

拋掉男友濾鏡,他們擁有的都是不曾擁有的,羨慕、欽佩卻不嫉妒。

“下個月國有一場業竟會,如無意外,工作室會帶著的產品亮相。”

國?愣了一下,下意識問出聲,“那豈不是又好久不能見面了?”

“傻丫頭,等我從國回來,你就該放暑假了,還怕沒機會見面?”

這忙忙碌碌的一個月,總有工作室其他人的友們上門送吃送喝送安,他不想知夏辛苦來回跑,也就就沒告訴

對方大概也完全忘記他這是加班而非坐牢,也從來沒提過來工作室看看自己。

Advertisement

不過暑假請偶爾給自己送送溫暖,應該不過分吧!

知夏停頓了下,沒有接話。

離開曲源村快一年了,很想念那座偏遠的小鄉村,村里的房子 、村里的人都是思念的對象。

最重要的是,親生父母和爸爸,都埋葬在村后的山上,等著回去看看。

本來都做好了打算,今年暑假回曲源村住上一段日子。

可如今……想了想,沒有選擇在男友如此繁忙疲倦的時候討論這件事。

反正離放假還有一個半月,還是面對面的時候再告訴男友這件事比較好!

“還不回宿舍?”周敘白打了個哈欠,有些無力的倚靠在工作室的窗邊。

他昨晚熬了個通宵,今天又是一白天,剛才是借著煙勁跟小丫頭聊天,可使用過度的神經一,提醒他趕快去休息,實在不能再熬下去,“這麼晚還在外面…”

知夏這才反應過來,自從接通電話,自己站在路中間再沒彈。

重新起步,朝宿舍走去,一邊回答他的問題,“就在宿舍樓下,現在就回,幾步就到了。”

所說,不過十幾秒的時間,話筒的風聲消失,環境音也變得安靜。

“到了?”得到肯定的回應,周敘白僅剩的一點神也臨近關機,“那你早點休息,我實在有點累,得去睡了。”

“敘白哥也早點休息,”雖然沒有見面,但知夏僅從聲音里就能察覺到對方明顯的疲倦,“羅馬不是一日建的,不要過度~晚安!”

“晚安…”有些模糊的吐字道別,周敘白直接躺回工位旁的折疊床上,一秒睡。

電話另一端的知夏,則意猶未盡舉著電話,遲遲沒有上樓。

覺自己忘了什麼……

【未知號碼:知夏妹妹,我是周宜年。明天下午幾點結束?需要我去蔣家接你嗎?】

Advertisement

壞了!忘記說明天要去敘白哥家吃飯了!

有些懊惱的拍了拍腦袋,手指回復消息的節奏倒是很快。

【知夏:周大哥,不用接我的。我五點半結束,自己走過去就好,我認識路的。】

【周宜年:那我就不跟你客氣了!有問題打電話。】

知夏長舒了一口氣,幸好沒再跟自己客氣,對禮節上的拉回拉扯十分怵頭。

家人的關心是很好,但盛難卻也真的很耗費心力。

話說回來——忘記告訴男友明天要去周家過生日,要不再打個電話回去說一聲?

想了想對方疲倦的聲音,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

敘白哥最近吃飯時間不能保證、睡覺時間也不能保證,何必再浪費半天時間在意義不大的事上呢?!

生日而已,自己都不重視。

做了決定,心里就輕松,連上樓的步子都快了許多。

唔……明天就當是去親戚家吃個飯吧!

#

第二天下午,蔣家的家教進行的十分順利,準時結束課程之后,知夏像往常一樣禮貌道別。

往常只是簡單打個招呼的主人,這次卻特意住了,“小方老師,請留步。”

“我聽小秦說,你也是木市北郊縣人,不知道你有沒有聽他說過,蔣家基金會今年在北郊縣的助學項目?”因為不知道是否知道,蔣太太沒有直接進正題。

“秦學長有跟我提過,”雖然不知道蔣太太為何會問起這件事,知夏還是照實回答了對方的問題,“實際上,我不僅是北郊縣人,這次助學項目落地的兩個村子之一——曲源村,正是我的家鄉。”

“因為村子里沒有中學,我當時就需要去縣城讀書,如今托您的福,曲源村馬上自己的中學,學弟學妹們再不用跋山涉水異地求學,我替他們萬分謝您和蔣先生的好心!”

Advertisement

一邊說著,一邊標準的90度彎腰鞠躬,知夏的話中充斥著滿滿的敬意。

這份激沒有毫的作假,很早就想謝對方,但蔣太太沒有主提,覺得貿然出聲也不禮貌,就拖到了今天。

“快起來!”蔣太太扶了一把,并不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沾沾自喜,“我母親信佛,認為做善事是在替自己消業,因此自小就帶著我扶貧濟困、助人為樂,耳濡目染我也上了這份事業。”

“我雖然不是虔誠的佛教徒,但也相信,我所做的每一樁好事,都會收獲到福報。”

蔣太太沒再寒暄,直接說出了自己的目的,“其實,我是想問問你,有沒有興趣參加今年的助學項目?”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