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現代言情 女心理師之第二個我 第121章 漏網之魚是誰

《女心理師之第二個我》 第121章 漏網之魚是誰

改名!

林大剛的話驚醒了蕭如瑟和莊嚴。

所謂百一疏或許便是如此吧,他們幾乎將所有的況都考慮到了,唯獨忽視了“改名”的可能。如果兇手現在的姓名和讀書期間所用的姓名并非相同,的確存在著排查困難,甚至無法進行的確定。

新世紀之初,國家加大了中學生學籍管理的力度,這為那些追求更好學校的家長們增加了難度,他們選擇花錢借讀,甚至直接借用別人的學籍。因此,部分地區誕生了倒賣學籍的勾當。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各種尋常人無法想到的辦法都冒了出來,冒名頂替、制假售假,顯得十分混。等到2013年全國統一建立小中大學籍信息管理系統之后,這種象才得以慢慢解決。

如果2007級的那屆學生中存在著“冒名”現象,那麼任憑莊嚴手段再高明,也無法查清楚了。彼時,這種學生一般都不會記錄在案的,以免被相關部門查到。所以,岳躍記憶中的初中同學是51人,而實際查詢的數量僅僅是48人。

蕭如瑟在腦中不斷分析著,片刻后,開口說道:“或許,對我們來說,這并不是一條壞消息!”

莊嚴道:“怎麼說?”

蕭如瑟道:“你想一想,什麼樣的學生需要假冒他人的份讀書呢?單單這一點,就為我們篩選出了不信息。如果兇手是網的兩人之一,那麼他必然滿足兩個條件,第一,此人沒有學籍,也就是說他不是慈云本地人,屬于外來人口;第二,他有強大的家庭背景,要麼有錢,要麼有勢。”

莊嚴激道:“不錯,言之有理。普通家庭的孩子,如果沒有學籍,就算想要去慈云縣讀書,也很難辦到!十多年前的慈云縣中那可是全縣排名第一的學校,甚至在全省都數得上號,絕非一般人想進就能進的。”

Advertisement

蕭如瑟道:“如此說來的話,丁山是兇手的可能就不大了。我們還要查他嗎?”

“查!”莊嚴道:“寧可我們辛苦一點撲個空,也不能過一線索。丁山是慈云本地人,老家在丁家堡,最近幾年才搬到縣城來居住的。丁家堡距離案發地點也不遠啊,開車的話不會超過二十分鐘。”

蕭如瑟道:“有道理。”

莊嚴道:“先回去吧,弄個熱的吃一下,得不行了。”

吃過晚飯,蕭如瑟三人回了慈云招待所。

莊嚴住的是間雙人房,正好可以讓高住進來,警察出門辦案,對住宿條件都不講究,能對付一晚就行了。其實啊,警察的辛苦遠遠是外人無法理解,無法想象的。

正在整理東西,蕭如瑟敲門走了進來,端著一盤子水果,道:“來,來,吃點水果吧。”

毫不客氣,拿起一顆削好的蘋果就啃了起來,邊吃邊說道:“有陪著一起出差就是好。以前和頭兒出去辦案子,哪有削好的蘋果吃啊。”

莊嚴道:“早點休息吧,這幾天你夠累的了,干嘛給我們削水果吃啊。”

道:“傻了吧,蕭專家是心疼你。”

“吃你了吧!”莊嚴拍了拍高的頭,道:“蘋果堵不住你的啊?”

蕭如瑟道:“沒關系,我還得住。我在心理診所工作的時候,也經常加班,很多病人都有失眠的困擾,預約在夜間看診也是常有的事。”

莊嚴道:“看來每行業都有每行的辛苦啊。”

蕭如瑟道:“人生如此嘛。總是一帆風順也沒有意思,多點波瀾,多點樂趣。”

莊嚴被蕭如瑟的心態折服,豎起大拇指道:“向你的樂觀學習。”

Advertisement

“我也要向蕭專家學習。”高炫完了一個蘋果,又抓向了芒果。

莊嚴笑道:“你那不樂觀,你是沒心沒肺。”

“哈哈。”

三人說笑了幾句后,開始分析案的走向。

聊了一個多小時,也沒聊出新的花樣,只得暫時分開,希明天能有新的線索。

第二天,天還沒有亮,林大剛已經買好了早點出現在招待所門口。

“莊隊,給你們準備的早點。”林大剛遞過去幾個紙袋,道:“對了,我們隊長讓我轉告你們,那個吳銘的行程查了,5月18日那天他有確鑿的不在場證明,現場有很多人可以為他作證。”

不出所料,像出席婚禮這種場合,很容易找到人證。

吳銘排除。

“大剛,你吃過了嗎?”莊嚴問道。

“吃過了。”

“那我們走吧。”莊嚴道:“車里吃。”

“去哪兒?”林大剛問:“慈云縣第一人民醫院嗎?現在才7點不到,丁山應該還沒上班吧。”

“不。”莊嚴道:“去長樂路78號,丁山家里。”

林大剛不解地問道:“為什麼去他家?去醫院不好嗎?還可以順便問問丁山的同事。”

莊嚴剛剛塞了一個大包子,噎著了,正大口喝著豆漿。

蕭如瑟笑著回答道:“丁山上的嫌疑正在不斷降低,莊隊不直接去醫院,是為了降低影響。萬一是個誤會,對丁山造的影響不好。”

“哦。”林大剛恍然大悟,原來這里面還有這麼多說道。從程序上說,莊嚴直接去醫院詢問完全合法,但他選擇去嫌疑人家里,則顯得人化了許多。

“做好啦,出發了!”

林大剛的車技非常出,一路平穩,約莫半個小時候,他們在長樂路停了下來。

Advertisement

長樂路78號是一棟老舊的筒子樓,原來是慈云縣化工廠的職工樓,后來化工廠倒閉了,原住戶陸陸續續賣房走人,現在還住在這里的大多是租戶。

筒子樓的墻皮落了,遠遠看去,好似一張白癜風的臉。

樓下一大排賣早點的手推車,散發著裊裊熱氣。

蕭如瑟皺了皺眉頭,疑道:“丁山怎麼會住在這里?”

林大剛也有些困,他好奇道:“長樂路位于北城區,說得難聽點,這一代就是棚改區、貧民窟。丁山是個醫生,按理說工資不低,公積金也很充裕,怎麼會住在這兒?”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