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媚君 第220頁

《媚君》 第220頁

一席話字字句句皆落地有聲,把向來伶牙俐齒的皇帝陛下竟說愣了,他低眉垂眸良久,抬眼看了看瑟瑟,一句話沒說,默默抬起筆開始勾畫籍簿上的人名。

這一畫不打,一張紙箋上竟有大半都是沈昭安進來的人,濃墨疏疏,占了大半壁江山,瞧上去壯觀極了。

瑟瑟看罷,沒忍住,又踢了沈昭一腳。

不過雖然姿態高高,對被監視一事甚為抵,倒沒有真的把沈昭安進來的這些宮人都攆出去。

沈昭那混蛋雖然心腸黑,但說話還是有幾分道理的。

一來,們來路正,足夠忠心;二來,又都得力。鈺康剛剛出生,又被立儲,朝野外不知多雙眼睛盯著,留們在邊,終歸可靠些。

葉落秋盡,長安外飄起了雪,宮闕樓閣在皎然大雪中淡淡浮起一個廓,舉目去,素寡一片,唯有檐下紅梅夭艷濃麗。

自鈺康出生,沈昭在下朝后就種在了尚殿,南北往來的奏折直接從閣送到后宮,沈昭更理直氣壯地占了瑟瑟的書案和席榻,一邊筆疾書批著奏折,一邊不時抬頭看一看瑟瑟。

瑟瑟留心著奏疏,發現除了邊關的軍報,便是來自雍州的奏折最多。

起初沈昭都是極輕松又欣,總在瑟瑟跟前夸贊鐘毓多麼得力,多麼不畏強權,敢替百姓張正義,將賑災錢糧運用得如何恰當,甚至還派了員前去褒獎。

可隨著時間的推移,瑟瑟注意到,每當沈昭翻開來自雍州的奏折,臉上的笑容越來越,額間的紋絡越皺越深,好像鐫著萬千憂慮與愁緒,總也舒展不開。

Advertisement

瑟瑟憂心朝政,剛擔心在雍州一同賑災的溫玄寧,便趁著給沈昭遞茶,隨口問了句:“雍州還好吧。”

“好。”沈昭的聲音甚是飄忽,目微微泛空,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樣。

瑟瑟愈加焦急,又問:“那既然好,你看見奏折為何會是這副表?”

沈昭默了一會兒,道:“鐘毓向我請旨,要置雍州的地方和前頭那些中飽私囊的賑災員。”

“這不是好的……”隨口而出的話尚未落地,瑟瑟猛地反應過來其中的厲害。

凝思想了想,搖頭:“不行,這樣不行。地頭蛇難應付,而先前的那些賑災員都是我母親的人,更難應付。雍州了這麼長時間,匪患不絕,很難說跟地方衙有沒有勾結。就算有小襄率兵防守,可如果把他們急了,很難說會不會狗急跳墻。”

瑟瑟越想越不妙:“那些員自持有我母親撐腰,連賑災錢糧都敢克扣,還有什麼是他們不敢做的。”

沈昭將手邊這份奏折合上,扔到書案中間,道:“這已經是第四封請求我置雍州貪的奏折了,我前邊駁回了三封,可鐘毓態度堅決,只以為我是因為證據不夠才遲遲不下旨。因而,他加大了暗查搜尋雍州吏貪的力度,送到我這里的奏折,羅列的證據也一封比一封更多。”

他這麼一說,瑟瑟也跟著皺眉。

就算前世的鐘毓是名滿天下的賢臣,人品端正,能力卓越,但瑟瑟也不認為,這個時候,未經歷練,尚顯稚的鐘毓有本事將事做得神不知鬼不覺。

Advertisement

什麼暗查……那些員都是人,你背著人家搜尋了這麼長時間的罪證,對方肯定早就察覺了。

凝重地沖沈昭道:“你得把鐘毓召回來,這麼下去,他會給你捅大簍子。”

沈昭何嘗沒這樣想過,但又談何容易。

賑災本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填了災民的糧袋子,讓他們回原籍避免流竄,還得加固河堤,防著來年的春汛。

雍州這一方貧瘠水土被貪蠶食良久,剛來了一個肯為百姓主持公道的清,賑災剛出了些績,他就急著召鐘毓回來,只怕會令流言四起,人心惶惶。

再者,沈襄給他上表,那沈旸明似鬼,防范甚嚴,自打到了雍州就開始裝病,閉門不出,邊又都是文相留給他的護衛,鐵桶一般的護著他,至今,沈襄都沒有找到機會下手。

本以為災緩和了之后,可以騰出力專心對付沈旸,但誰想到鐘毓會來這一出,沈襄生怕雍州會再起來,日夜防范,切留心著各方異,更加沒有心力去對付沈旸。

沈昭將自己的難說了,瑟瑟沉眉思索良久,試探道:“我有一個主意,只是有些冒險。”

“你且說一說吧。”沈昭嘆道。

瑟瑟道:“既然鐘毓不肯放棄追查貪,你又怕貿然召他回來使雍州人心不穩。那不如給他下一道旨,讓他對外稱病,讓他自己上表請求回京養病。他就算再固執,總不會抗旨不遵吧。”

沈昭擰眉沉思。

照目前這個形,能令沈襄如此警惕,忙著在雍州城大加布防,甚至放棄對沈旸的刺殺,說明鐘毓在雍州的活已經打草驚了蛇,如今的平靜不過是暫時的,彈不好,隨時都有可能會起來。

Advertisement

鐘毓確實不能繼續留在雍州了。

可他是監糧正使,是賑災的吏之首,如果他走了,得有知賑災事務且又能挑大梁的人立刻頂上。

沈昭默了片刻,抬頭看向瑟瑟,道:“你覺得玄寧能當起大任嗎?”

瑟瑟猶豫頃,給了他肯定答復。

“但是,你得給小襄下旨,讓他保護玄寧的安危,要像保護你的鐘毓一樣盡力。”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