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人學習漢地的禾黍耕種,哈娜跟著蕓娘學種桑麻,帶領婦們編織,民生漸漸好了起來,漢羌一家,共衛云州。
待羌王桑多繼位,邑都一人一刀去了極北之地,將近衛之首的重任給了莽機。
敬山道人趙羨四游歷,超度了不亡魂,攢下了無量功德,最終又回到嶗山繼續修行。
沈今鸞倚在顧昔肩頭,聽完他念完一封封信,輕聲道:
“還有三日。”
數著日子,一直在等八月十五,錢塘信來。
顧昔眼睫微,輕散開來的鬢發,點頭道:
“嗯,還有三日。”
錢塘縣之江畔,有塔名曰六和,取“天地四方”之意,史傳為鎮江而立。
六和塔頂,乃是觀寶地之最。視野開闊,一覽無余。
只那塔底的六和寺乃清修之地,歷來從不對外,眾生不可及。
顧昔顧忌魂魄之,本不打算佛寺觀。
卻聽笑道:
“我曾聽地府判道,我可是有萬千功德在。”
果真來去自如,不佛所害。
六和寺的方丈識得大將軍顧昔。
昔日戰神將軍,蔭蔽一方,威名遠播。方丈一聽知客來報,便親自奔下山門,迎他寺。
“施主若要觀,可來對了地方,六和塔頂,乃是天下第一觀之地。若施主不棄,可敝寺一觀。”
沈今鸞見寺中古跡,心中歡喜,自顧自飄去塔樓觀數丈之高的壁畫。
方丈引顧昔主殿,二人相談甚歡。
小僧奉上明前龍井,方丈請顧昔品茶,道:
“佛門有金剛生殺,亦有菩薩救渡,有一念佛,一念魔,亦有放下屠刀,立地佛。施主,與佛有緣。”
“然我并無慧。”顧昔遙塔樓上翩躚自在的魂魄,淡淡道,“佛陀教人跳出回,求得解,而我卻祈盼回,想要與一人再相逢。”
方丈暗自點頭,又忍不住問道:
“十五觀之后,將軍往何?”
顧昔微微一笑,道:
“聽而生,觀而寂。”
去何,他便去何。
方丈聽得這一句讖語,領悟過來,雙手合十,默念一聲“阿彌陀佛”。
待到八月十五月,錢塘水最盛之時,車馬塞道,席地無間。
顧昔與沈今鸞登六和塔頂,遙見水遠出海門,一道銀線,如云橫雪嶺而來。
鯨波萬仞,氣勢萬鈞,聲如雷霆,吞天沃日。
波濤翻涌之中,輕聲道:
“代云隴雁浙江,我有迷魂招不得。”
“待到千般恨消去,代云隴雁浙江。”他和道。
萬里水奔涌而來,最后退去。
挑了挑他垂落的那一縷銀,嗔怪道:
“說好了要長命百歲的。你又說話不算數。”
顧昔輕笑一聲,伏在耳畔,道:
“得償所愿,一年與一百年,并無分別。”
他們如尋常夫妻一般,一道渡過了這一年,賞遍人間繁華,看見天下風,已是得償所愿,一生圓滿。
一年就如一生,一年勝似百年。
稀稀落落的退聲中,他將一抹紅繩系在腕上,溫地注視著漸漸模糊的影,道:
“我問趙羨又討了紅線。”
“無論你去何,碧落黃泉,人間百代,我都能找到你。”
魂一點一點升起,落下,最終消散在萬頃水之中,無可尋,卻又無不在。
靜夜浩,顧昔闔上雙眸。
第二日天明,三倆小僧登塔,照例灑掃塔頂的高臺。
高臺之上,迎著錢塘江水,一個男人席地而坐,俊面蒼白如雪,神靜謐溫。
他的袖在風中翩飛,環繞的雙臂已經僵,姿勢像是在擁抱逝去的水,無形的人。
手中握著的一株燭火,只剩一灘淚冢。
千里之外的云州,荒漠黃沙的西域,白雪皚皚的嶗山頂,還有重重宮墻的室之中,一個又一個故人,揭開其中一樽靈位上的紅布,在滿堂香火里,點燃新的一炷。
祈盼回,祈盼再相逢。
……
連綿無盡的水在耳畔漸漸淡去,沈今鸞從一片漆黑中醒來。
四面久久地陷一片沉黑,竟有一暗了進來。
借著這一微,抬頭四顧,形搖搖晃晃,發現自己又一座行進的轎子之中。
沈今鸞全然驚醒了,見自己又著一襲紅。
掐了掐臉,低頭發現上的不是嫁,而是一件俗不可耐的大紅遍地金襦。
裳料子的時候,自己一飽滿,是實,而非魂魄。
應是往生后了回,轉世為人了。
可轉世為人,怎麼一來就是個大人了,不該從嬰孩做起嗎?
沈今鸞萬分不解,想要掀開帷簾一看。
“京都的貴出門都做轎子,不會騎馬在街上跑的,十一啊,你就忍一忍罷……”
一道萬分悉的聲音從轎外傳來。
沈今鸞抖的手終于開面前的帷簾。
外頭日高照,朗朗景,好一個清明世間。
故人回首笑看,相逢猶似在夢中。
“二哥……”一眼看到日思夜想的廓,失聲喚道。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命運的齒輪開始緩緩轉動… 四百年的輪迴… 那一場 愛恨情仇 你是否仍在那裡 一如既往地等我?對於小說原有的情節不會有太大變動,修訂內容主要針對的是漁獵民族的民風、生活以及風景描寫等等,也不排除可能會加人物互動情節描寫.
蘇千荷是前途大好的醫學院吉祥物,沒想到有一天不幸穿越了。揣著僅有的十兩銀子,撿漏買下古代“豪華別墅”,哪知道還附贈一個病秧子王爺。“恭喜您成功獲得殉葬王妃稱號。”展灃:娘子的救命之恩無以為報,本王只好以身相許蘇千荷:我再也不貪小便宜了,現在…
蘇蘊本是不起眼的庶女,因忠毅侯府嫡子被人算計,才得以高嫁侯府。 侯府世子顧時行樣貌俊美,為人端方自持,注重規矩,眼里容不得一粒沙子。 他一直誤以為,蘇蘊為嫁給進侯府,不惜毀壞自己的清譽,故在成婚后,夫妻二人無愛無情,形同陌路。